黄志煊
鲁洁教授曾指出:“德育课堂要引导儿童去不断拓展他们的意义场域,使许多原来对于他们不具有意义的生活现象得以进入他们的意义世界之中。”[1]品德课堂要有效,应该成为有意义的课堂。如何构建有意义的品德课堂?对此,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以供同仁进一步探讨。
一、多角度审视,重构教材的意义世界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儿童的生活是构建意义世界的基础与前提条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和真实道德冲突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良好品德的培养必须在儿童的生活中进行。”有意义的品德课堂应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远离急功近利的“表演”。
由于每种教材都是面向全国发行,而全国各地的地理、文化、经济等环境各有不同,一套教材很难完全适应各地学校的教学情况。为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审视教材,选取其中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连接点,挖掘其中儿童有可能生成的意义。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去伪存真,对教材进行重构,避免盲目拓展教材和增加学生负担,从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在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人民的代表》教学中,教材的内容比较程式化,缺少生活气息,笔者就大胆调整教材内容,开展了一次“与人大代表的亲密接触”的交流会。课堂邀请本区的市人大代表,与同学们一起互动交流。人大代表介绍怎么样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学生积极反映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借此传达他们的心声。学生通过真实地接触人大代表,亲身感受到身边的民主,初步感知民主的意义。又如,在执教《爱护集体荣誉》一课,笔者没有采用教材中“真情互助”的案例,而是基于本班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我为班级献一计”“我为班级做事大家谈”的交流活动。学生积极投入活动之中,既解决了班集体的建设问题,又增强了他们热爱集体的情感。
有意义的品德课堂,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对教学内容合理取舍、科学重组,继而生成恰切的教学内容。但是教师必需清楚认识到,删繁就简绝不是轻易剔除教学内容,随意降低教学要求,而是根据课程标准、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追寻“洗尽铅华呈素姿”的理想教学效果。
二、拓宽教学时空,延展课堂的意义
品德教学不仅限于学生当前的生活,还指向他们未来的生活。为此,品德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而要从教室走出校外,延伸到社会生活,让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得到有机的融合,从而让学生拓宽认知领域,增加心灵感悟,陶冶情操,继而形成良好的公民素质。
如在教学《腾飞的中国》(北师大版)这一单元,其中《春天的故事》系列“四大件的变迁”“按满手印的契约”“从小渔村到大都市”“变化着的人,变化中的家园”“祖孙三代话汽车”“现代工业产品的诞生”“中国制造”等话题反映了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的变迁。由于学生生活经历的缺乏和所处年代的限制,如果只是囿于教材,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调查、实践、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大胆走出课堂,以便开放性地获取更多的信息。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生活中不能没有他们》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深度感受每种职业对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依存。笔者设计了“请让我来帮帮你”的游戏,以下是教学活动片段。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职业,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假如我们每个人选一个职业,想想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其他的人可以来帮助他。先让我来采访一位同学,请问你想做什么职业呢?
生:汽车司机。
师:假如你是一个司机,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生:汽车没油了。
师:汽车没油了,车开不了。谁来帮帮他?
生:我是加油站的加油员,我可以来帮他加油。
师:哦,谢谢你!我们的司机可以继续开车了。请问加油站的加油员,你会有什么困难呢?
生:今天早上发现,我的钱不见了。
师:钱不见了,怎么办呀?谁来帮帮他?
生:我是警察,让我来帮他把东西找回来。
随着帮助链爱心的继续传递,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游戏中,真实体验到社会上各种职业存在的重要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和尊重各种不同职业的品质。
如此,拓展教学时空,既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丰富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真实感受,又创造性地发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媒体已有的资源,引导学生适时开展体验、考察、调查等活动,有效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意义,学生品德的生成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
三、有效反思,建构学生的意义世界
教育学意义上的建构是“将吸收的信息与原有的经验进行重组”,而建构体验是“一种在反省中创造的感受”,其核心是“反思和研究”。[2]的确,内省性是品德形成的内在机制,而研究或者探究是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新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就特别倡导“帮助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反思,让“师生在对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意义思考,利用各种资源和自己的主体因素对教育活动做出最佳的选择和重新建构”。[3]可见,在教学中经常激励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或者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反思,正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如在教学《学做有道德的小公民》一课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纲要要求:哪些地方做得好,还存在哪些不足,以后如何改进,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还可以设置反思性研究课题,开展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加深对公民道德的理解,形成优秀的道德品格。
又如在二年级下册《我为集体添光彩》一课时,恰好前段时间全校师生外出春游回来,很多学生将零食袋扔在校门口,风一吹漫天飞舞。笔者出示这些照片让学生讨论。强烈的视觉冲击,激起了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深刻反思。当学生讨论“垃圾到处飞是谁的错”“由这件事情可见,我们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高”“以后再见到有人随手扔垃圾,我们该如何做”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学生纷纷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明白了“集体建设靠大家”的道理,从而更加注意严格规范日常的一言一行。
总之,建构有意义的课堂,创设富有意义生成和经验反思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促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将有利于引领学生品德的自主成长。
参考文献
[1]鲁洁.行走在意义世界中——小学德育课堂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06(10):20-24.
[2][3]王彦.解放学习中的人:教育学行动与体验的人文追求[J].教育研究,2009(10).
(作者单位:中山市东区水云轩小学广东中山 528400)
责任编辑 王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