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灵莉
《爬山虎的脚》出自叶圣陶先生之手,这一课教学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课文的教学曾让我担忧,也带给我感动!课堂中出现的一幕幕,让我不禁感叹:“我的可爱的孩子们!”
一、叶子引出的担忧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取了边学边画图的方式。
如学叶子一段时,先画三片叶子:刚长出来的叶子、长大中的叶子、长大了的叶子。课文中的描述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得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根茎,让学生上来画叶子。
在请学生上来之前,我问他们:三片叶子的位置在哪里?想不到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下面是嫩红的叶子。他们把顺序搞混了!我大吃一惊,重复问了几次:“是吗?”这时,才有个别学生反应过来,说:“植物由下往上长,越下应该越老。”这时,同学们才纷纷“醒悟”:“哦,对哦!”孩子们终于明白了,我的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开头的异口同声呢?
是生活经历不够,还是思维的懒惰使然?我决心找找原因。
1. 生活经历不够?
城市学生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不多,而当下社会大环境下学习的巨大压力,也削弱了他们接触大自然的兴趣。他们很难有机会像我们小时候那样满山满地里疯跑。那么,是他们对大自然已经淡漠了吗?生活环境的好转,玩具的高智能化,让孩子们还会去关心路边的小花小草吗?还会去跟踪蚂蚁的家吗?是不是社会的进步阻隔了孩子们与大自然的亲近呢?
没有了与大自然为伴的生活环境,孩子们每天见到的植物充其量不过是花瓶里的花,人行道上偶有的几棵树;而且孩子们每天行色匆匆,忙着学习、做作业、上特长班,稍有空闲也是用来看电视、玩电脑,哪有时间与花草交朋友呢?
这样一想,就有点理解孩子们的不熟悉植物了。然而,身为大人,真的能如此下结论吗?
学完这课后,我布置孩子们写观察昆虫的周记。在讲解作业时,我提到了蚂蚁(我没法提蜻蜓等其他昆虫,因为孩子们对它们根本不熟,身边最多也最友善的,也只有蚂蚁了)。谁知,话音刚落,孩子们就大都面露难色,提出可否观察小乌龟、小狗。原来,昆虫的世界已离他们那么遥远。这是谁之错呢?
2. 思维的懒惰使然?
这篇文章是按爬山虎的生长顺序来描述叶子的。当我问孩子们怎样画叶子时,他们知道要按顺序画,按植物的生长次序画,由下往上画。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的确,孩子们在回答时已经按顺序了,但问题是这个植物由矮往高的顺序与叶老先生所写的叶子的成长顺序是相反的啊!孩子们没有联系生活实际,没有进行仔细思考就给出回答了。这属于思维的懒惰吗?后来,我连续追问两次,同学们才明白过来,才仔细进行了思考,才想起树是“下老上嫩”的。这种想当然的逻辑推理惯性真令人担忧!
这是我的错吗?我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是否缺少了什么?带他们接触大自然太少?设置陷阱太少,导致他们思维懒惰?时时让他们处于思维的警惕状态才是对的?
想想平时的教学,安排得确是太顺了点,只告诉他们对的、好的,很少告诉他们错的、坏的。再想想现在的家庭教育,何尝又不是这样呢?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安排好了,以让他们少走弯路,与危险隔离。这些幸福的孩子,因为被安排、被确信,危患意识自然甚弱。再想,如果这样做不对,难道要孩子们读《盛世危言》吗?
思及此,我不禁摇头笑了,这样也未免有点太过了!应该培养孩子做思维的主人才对!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见解,不依附于大人,不盲从于强势,不全然听信于权威。
另外,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孩子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日远,造成了他们与自然的脱节。这方面,家庭有责任,学校也有责任,整个教育制度都有责任。
二、树根引起的感动
这一课的教学,我结合课文学习来画叶子,先画三片不同的叶子,让孩子们明白了叶子的颜色,然后再画一大片叶子,让孩子懂得了叶子的排列:叶子一顺朝下、均匀。画完之后,回到课文读句子,孩子们谈感受,再看图,背诵句子。这样的学习,孩子们学得兴趣盎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也感受到了作者观察的仔细,对叶老也越加佩服了。
然而,画叶子只是前奏,主旋律是爬山虎的脚。因此,我让学生自读第3自然段,然后尝试画爬山虎的脚。经过“前奏”的“熏陶”,孩子们明白了要先判断它的位置,它是“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他们很快就在文章中找到了关键词句,也再一次感受到了叶老先生准确细致的描述。当他们把这些文字演变成画面时,一下子就画对了位置。
这时,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把文字画出来,这是多好的阅读效果检测啊!可是,当林琳在黑板上画好爬山虎的脚后,问题又出现了!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林琳却画成了 !看着她画的爬山虎的脚,我几近晕倒!怎么会这样呢?我回过神来,回看课文中的文字。“枝状”,可以理解成 ,也可以理解成一根根的树枝,就如同林琳的理解!
我突然茅塞顿开,文字给人想象的空间是无限的啊!画面又怎能穷尽文字的内涵呢?我想,那些名著拍成影视剧后,总招来大片谴责,大概也是这个缘故吧。仅仅凭借这些文字,我又怎能说林琳画的是错误的呢?林琳的画,正说明她对文字进行了思考!想到这,我忽然觉得很感动,为中华文字的魅力所感动,也为我所教的这些可爱的孩子而感动!
这篇课文的教学很快就结束了,叶老的文采,大自然的奇妙,我天天面对的可爱的孩子们,却带给我久久的回味!我想,这不正是教学的魅力之所在,不正是教育的伟大之所在吗?
(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华侨小学 广东广州 510160)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