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中的应变艺术

2013-04-29 03:50金圣张秀平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偶发事件艺术性艺术

金圣 张秀平

课堂教学是有序的,因为课堂教学是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循序渐进地展开的。但是,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个人的身心发展水平,道德情感和思想认识是千差万别的,这又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一个无法预料的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料之外的各种偶发事件,这就需要教师掌握教学应变艺术,及时妥善地对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处理。这样才能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可见教学应变艺术对提高教学质量颇为重要。正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指出:“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学应变艺术是教师聪明才智和教学经验的有机组合,是教师情感意志与才华的结晶,从实质上讲,教学应变艺术是教师在短暂时间内面对偶发事件,敏锐地“激爆”出多种处理方案,并能迅速地选择最佳方案、妥善解决问题的教学艺术。下面,我就音乐课堂中出现的一些偶发事件粗浅的谈几点应变方法。

一、沉默法(停顿)法

由于中小学生注意力保持不长久,所以课堂上往往会出现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或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或搞小动作等。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批评这些学生,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影响课堂教学按预定计划进行,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时,教师可以突然停止讲课,沉默片刻。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思维,还能起到维持教学秩序的作用。

二、接近法

教学的应变艺术不仅是维持教秩序,使教学过程得以正常进行,更是融洽师生关系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对学生不遵守纪律的行为大声呵斥,不仅收不到教育的效果,甚至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此讨厌教师,甚至再不喜欢上这门课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当发现学生中有不安定的苗头,如有人坐立不安、玩东西、看图书、打瞌睡,甚至想搞恶作剧时,教师可一边讲课,一边不动声色地走到有关学生身边站站,或轻轻拍拍肩膀、摸摸头。教师只要露出开始向行为不当的学生走近的意向,就会使该生的不当行为迅速改变,而教师的这种行为维护了学生的自尊,他会很感激教师的这种关爱学生的暗示行为。

三、表扬法

真正的教学应变艺术具有巧妙性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通过恰当的策略消解教学中偶发事件的消极影响,而且要化消极为积极,通过表扬给学生以深刻的启发教育。

有一次,两学生上课铃响时才去倒垃圾,回来时“飞奔”到教室门口,两个人一趄趔,垃圾篓飞进教室了。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他们两个人也低下了头。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说:“大家不要笑,他们是飞奔而来的,说明他们根本不愿意迟到,有进取心,让我们为他们的进取心鼓掌吧!”话音刚落,响起了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他们俩又羞又愧又感动,那节课,他们俩学得特别认真!从此,他们班再没人在上课时去倒垃圾!

四、提问法

教学应变艺术的要旨不在于使学生哑口无言或无地自容,而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教育,从而端正学习态度,达到认真学习的目的。

有一次在教《唱脸谱》的时候,最后一句的拖腔特别长,京味十足,开始学的时候很带劲,后来,有同学就耐不住了,悄悄的动起来了,这时候,我如果停下来批评这些同学,效果一定不佳,一则面积太大,二则我也不愿意打断教学秩序,这时候我一般会采用提问法。

我把刚刚分神了的同学点起来,这时他总是唱不到。这时,我不会批评他,只是笑着他说:“你不要太紧张了,你是知道我为什么点你的,接下来好好学,等会再给你一个机会,好吗?”我这句话其实是对所有思想开小差的同学敲了警钟!他们马上就会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

五、因势利导法

毕加索之所以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艺术家”,就在于他从不肯重复别人,也不肯重复自己。同样,教学应变艺术的成败也在于创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着千差万别的教学现象,既不能刻板地照搬别人成功的经验,也不能以一成不变的模式去应对一切教学突发事件,而是因势利导、创造性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情况,让课堂绽开美丽的花朵。

有一次音乐课讲的是《速度与力度》。影响歌曲感情色彩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速度,一个是力度。讲完以后,我要求学生做笔记。教室里静悄悄的。

正在这时,一个学生连打三个喷嚏,这三个喷嚏打得那个有艺术性呀,一气呵成,长短不一,抑扬顿挫。在这么安静的环境中打了这样的喷嚏,自然引起了反应,很多同学都哄笑起来。打喷嚏的同学感到特别不好意思。我知道,同学们的笑声伤了他的自尊心了!

于是,我惊叹地说:“这三个喷嚏打得太有艺术性了!一气呵气!我们唱歌时气息要求是怎样的呀?”

大家齐声说:“气息连贯,一气呵成!”

“对!他这喷嚏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哪?”

一学生大声喊起来:“速度不一样!很有节奏感,这是刚才学的,速度能影响歌曲的感情色彩,这说明他的喷嚏像歌儿一样动听!”

我带头鼓起掌来,全班掌声雷动!这个打喷嚏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抬起来,眼睛亮晶晶地看着我。

我继续引导学生:“影响歌曲的感情色彩只有速度吗?这喷嚏的艺术性还表现在哪?”

这时候,大家都明白过来了,异口同声地说:“这喷嚏力度得当,打得抑扬顿挫!”

“那你们说这喷嚏打得妙吗?”我大声地说!

全班同学都齐声说:“妙……!”并且都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这个打喷嚏的学生也自豪地鼓掌了!

课堂上偶发事件的表现变化莫测,以上所列举的应变策略只有一般意义,不可能囊括所有情况。事实上,在具体的应变中,任何一种策略都不可能是绝对单纯和万能的。运用时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课堂具体问题情境,准确把握有关对策,绝不能将其孤立化、公式化和模式化。唯有着眼全局,在符合课堂教学活动具体需要、符合教学基本原则下灵活运用,才能取得应变的最佳效果。

教学中突发事件的产生,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为和谐的教学气氛添加了不和谐音符,使得教学增添了悬念,而此时,深谙应变艺术之道的教师如同高明的乐队指挥一样,不仅“化险为夷”,而且将教学突发事件作为整个教学乐章中最激动人心的环节,使得课堂教学起伏跌宕,妙趣横生,这无疑会增强教学的美感,让音乐课堂成为一篇篇美妙华丽的乐章!

参考文献:

[1]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第一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7.

[2]汪刘生等,《教学艺术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141.

猜你喜欢
偶发事件艺术性艺术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纸的艺术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论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精彩,在“意外”中绽放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方法及思考
把握电视编辑的艺术性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