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兰
新课标指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实践活动平台,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从实践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1.情境创设陷入形式化,沦为为课改的标签
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中一个亮点,情境创设已越来越被教师所重视,在各级优质课、公开课的展示中教师都大量运用情境教学。然而,随着课程改革实验的到来和深入,一些教师只是一味跟风,在自己的教学中简单的加入所谓情境,为情境而情境,不顾及情境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无视情境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只是为了课堂上能有这样一个环节,像一个标签,告知听课的教师教学中用到了课改理念。
2.缺乏吸引力,走入无效化
有些老师是从成人的角度创设的情境,距离学生现实生活太远,却忽视了是否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忽视了教学对象是小学生。事实上,他们并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件大事都感兴趣,比如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等。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又有什么新的游戏、《蜡笔小新》有没有续集等。为了顺应社会舆论,投听课教师所好,以博得专家、评委的赞赏,生搬硬套,其结果只能是削足适履。强调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源于学生在熟悉的、现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容易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促进知识建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所说的现实,不是成人的生活现实,而是儿童的生活现实,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生活的视野。
3.创设情境方式单一,以多媒体创境为主。
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多了电教,少了体验。电教媒体的使用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平台,为创设情境教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许多教师把它当成了万金油,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于用电教媒体。
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中如何避免走入误区,真正体现情境创设的价值呢?
1.情境的真实性
情境应该是实际生活中真实或可能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情境而情境的人为编造。情境可以虚拟,但在生活中要可能发生。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然而,小学生关心、易于探究的往往是那些贴近他们日常生活的问题。因此,数学情境应更多地关注他们所关心的内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儿童的经验数学化。童话故事是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把数学问题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出来,能够给数学问题赋予情节,甚至赋予生命,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老师可以用语言描绘、画面再现、音乐渲染三者有机结合来创设情境。这种方法适合在低年级的学生中使用。而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更多地乐于参与活动性情境。
例如在六年级上册《倒数》的教学中,教师先与学生谈话,同学们会打倒立吗?学生马上被吸引住了,接着出示一张打倒立的图片,说说与正常站立有什么不同?学生马上抓住了倒立特征——头脚颠倒交换位置。接着安排给汉字和数字打倒立,从而生动地引出了倒数。这样的情境教学,使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满了趣味。
2.情境的有效性
情境如果妨碍了学生学习的正常有序进行,那这样的情境就缺乏有效性。我们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如能力上的差异、需要和动机上的差异等等;应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在真实可信的现实背景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能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而且能应用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基础,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及心理特征,有意识地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要逐步培养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品质,让学生在充满疑问的情境中,明确探究的目标和思维的方向,使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情境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如同现实情境需要具体的现实生活画面或场景作支撑。因此,一个富含数学信息的场景使情境创设成为可能,也从可能转为现实。
因此,以问题创设情境要有明确目标,同时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利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把学过的知识用于新的情境,或者用新的视角去审视旧的知识,便会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的学习中,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可以说数学知识是一环套一环的。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设置障碍,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从而产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欲望,来吸引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统计》一课,教学的重点是用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教师先让学生利用一年级学会的方法一个方格表示1个单位绘图,学生很快发现格子不够用,这时教师适时提问:在这张方格图中怎样能把这些数直观准确地表示出来?通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很快讨论出可以用一个方格表示2个单位。在这里可以看到教师充分利用学生新旧的冲突,以及数学知识本身所具备的魅力,创设出学习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探究的欲望。
(3)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创设操作情境
实践操作能使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和规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操作情境,尽量为学生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掌握思维方法,促进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学生思维的保姆,不能简单地将知识传授给他们,而要努力地拓展研究的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开发性的时空中,让学生通过摸摸数数、折折拼拼、剪剪补补、比比、量量等演练,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果实。如教学圆的认识时,不要简单地采用老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去告诉学生圆的特征,而是根据学生急于动手的心理,让学生把圆形纸片折一折,再把折痕画一画,然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说一说。在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揭示圆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在这一新知的获取过程中,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又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和自主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开发。
(4)让学生自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活动情境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同时运用于生活实际,不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发展和延伸,同时,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所以,在学习新知后,可以创设一些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及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