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应邀到重庆市渝中区为学科教师集中培训做讲座。在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如期见到了人和街小学的邓江华老师。一如他的网名“行者老邓”,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信息技术课程实践的道路上默默地、艰难地前行,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用双脚在荆棘之中走出了一条道路。我们的话题也自然从信息技术课聊起。
说到这两年的信息技术课,有着太多的无奈、困惑、甚至让人窝火的事情。但最令信息技术教师们痛心的是,以往我们最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信息技术课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如今渐渐不那么被学生喜爱了。不少调查都显示出学生一如既往地喜欢信息技术,却不那么喜欢信息技术课了。
这真是课程最大的隐忧。作为一门在学校本来就有些边缘化的课程,如果再失去学生的喜爱,它的地位就真的堪忧了。说到这里,老邓坚定地告诉我,也是他在一个下午里重复最多的一句话——一定要把课上出特色,让学生再爱这个课程。从那时起,老邓就开始寻找最能吸引学生的内容,直到他尝试开设Scratch,大受学生的欢迎,甚至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场景:毕业两年的学生重回学校,找到邓老师要求拷走上小学时的信息技术课程作品。学生的认可才是对课程最大的认可,这让老邓一班人颇感欣慰。
从某种意义上说,老邓是课程的先行者,但并不是一个独行者。放眼全国,还有不少这样的行者为探寻课程的未来艰难前行着,这从近年来在民间大量涌现的信息技术课程新的探索中就可以一目了然。为了同样的目标——让学生重新喜欢上信息技术课,让课程焕发新的活力,多少教师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课程建设的道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几年来全国各地这样一批先行者的艰苦探索,信息技术课程在民间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至少在以下三类内容上,课程重新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追捧,未来的前景令人鼓舞。
第一类让学生喜爱的内容是程序设计。作为自计算机课程时代就存在的教学内容,程序设计在课程中的地位可算作“老资格”。但枯燥、难以记忆的程序代码,以及种种语法细节使得程序设计与学生渐行渐远。而近年来开源、可视化编程语言以及直观形象、搭积木式编程方式的出现,让程序设计教学真的“复兴”了,从易语言的小试牛刀到Scratch的异常火爆就是明证。
第二类让学生喜爱的内容是数字艺术。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进而用信息技术工具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一直以来都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这一类内容理所当然受到学生的喜爱,动漫设计、借助电子绘画板开展的数字艺术课都成了信息技术课程的新宠。
第三类让学生喜爱的内容是硬件技术。从计算机课程转向信息技术课程后,硬件方面的内容受到的冲击最大,甚至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而转变首先来自人们对硬件的认识,硬件不再是原先人们头脑中的计算机外部设备了,正在变得无处不在。硬件的学习也变得时尚起来:机器人、传感器、物联网、互动媒体……在学生眼中,这些新兴技术代表着IT技术的潮流,理所当然受到追捧。
信息技术课未来的道路就在我们脚下,它终将要靠每位教师用自己的双脚去走。让我们大家都来做一个课程实践道路上的行者,课程的羊肠小路就会变成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