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宏伟 单笑
建设特色数字文献资源库将遵循“特色化、实用性、规范标准化、可扩展”的原则,统一特色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
特色文献数据库图书馆数字化在知识经济的崛起中,中国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特色数据库建设也将是图书馆今后发展的品牌。在建设期间将遵循“特色化、实用性、规范标准化、可扩展”的原则,统一特色库的建库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在资源广泛、专业技术强硬的运作下,有信心有实力让特色数字文献库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高等教育特色和资源特色,有效的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和国民经济建设、更加方便实用、更代表技术先进性。
一、方案分析
在学校内部,各个院系内部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特色信息资源,由于本项目的专业性决定了数据收集面非常宽泛,如何挖掘、收集到这些新、准、全的特色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深一步的整合,有效保护和利用信息资源,保证数据的完整齐全,最后向用户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成为关键。
1.大量相关专业的灰色文献纸质历史数据,出于充分利用的考虑,都需要实现数字化,进行标引和分类,实现有序的内容组织和高效的全文检索。
2.还有大量专用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如各种商用信息资源库的名录、期刊、论文等,通过定向抽取、筛选、分类,按照指定的元数据规范,将其添加到文献库中。
3.自建的一些特色资源库,可以将校内独有的特色库资源,包括课件、作品、视频等,通过数据规范和专业分类,将其添加到文献库中。
4.从关系特色数据库的业务系统中获取有用数据,由于关系数据库比较成熟,而且提供了强大的权限认证和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能力,有必要与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合。
二、方案建设原则
1.建库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建特色数字文献库工作中,统筹规划建设数据库的各项工作,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特色性原则。建数据库时要突出专业特色,不贪大求全,只求在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专题的知识信息搜集上有独到之处,亦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2)实用性原则。建库时应遵循用户至上的原则,始终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要满足用户需求,充分考虑特色数据库的实用价值及是否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全面系统性原则。数据是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因此,数据的全面收集是数据库建设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另外,还要保证数据库的延续性,数据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不断地进行数据修正、数据维护和数据更新,这样才能保障数据库的生命力,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标准化原则。数据库建设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实现资源共享,因此,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显得尤其重要,它是以后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的技术保证。包括:a.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分类;b.严格按照CNMARC标准著录格式进行标引和著录。
2.选题原则
原则:不重复、有特色、专题性、注重灰色文献的收录。
三、方案建设流程
(一)特色库基础系统
此部分包括特色库数据的浏览、检索、高级检索、联合检索,系统基本配置、用户管理、权限控制、文献模板管理、分类管理、数据的录入、数据审核、流量统计等功能。
1.系统配置管理,可以通过配置建立多个子库板块、对首页的个性定制、系统基本信息和简介的完善等。
2.文献模板管理,系统内置了一些常用的文献类型模板,管理员使用内置模块,也可以自建和修改模板。
3.用户、权限管理,可以限制访问IP范围、添加和管理资源录入员、资源审核员等。
4.资源管理,录入员和审核员用户可以在此录入资源和对已经录入的资源进行审核。
5.分类管理,可以批量导入分类,也可以手工创建分类、管理分类和子分类。
6.检索功能,可以进行全部检索、按照字段检索、高级检索、分类检索、联合检索等。
7.其他。流量查看,可以按照多种方式查看对系统的使用情况,以便了解系统的使用情况和下一阶段有针对性的引进数据。提供了咨询管理、新闻管理等功能。
(二)系统二次开发
系统平台是特色库的基础,即使是再优秀的平台,也很难满足两个用户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满足特色数字文献库的需要,以及更好地保证特色库的可持续发展,平台需要进行适当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的范围包括两方面,样式和色调的调整、功能的添加和改进。
1.样式和色调的调整。每个特色库包含的内容和模块划分都不同,特色库将本着数字图书馆的方向建设,在首页上可以根据特色库的模块划分、信息展示给予重新设计、开发。
2.功能的添加和改进。可以根据专家的想法做功能的拓展开发,比如做到和学校用户的统一认证、广大用户的统一数据录入功能等。
3.配套软件。包括格式转换工具、数据迁移软件等。
(三)数据加工
数据是特色的根本,挖掘抽取数据商数据库的数据、加工灰色文献、规范图书馆自身数据、教师课件、老师或者学生作品等内容储存并添加到特色数据库中。数据加工分以下内容:
1.学科数据。包括期刊、论文、图书、标准、专利等文献类型,此部分数据可以学校单独购买,其中为了保证数据的特色性、专业性、准确性,需要学校的专业老师对数据进行专业的审核,审核通过后做统一整合到特色库系统中。
2.自建数据。包括图书馆内自有电子资源,教师课件、老师或者学生作品等。
3.灰色文献数字化。资源主要是特有的资源,对于数字资源可以对其进行规范处理,并入库,对于纸质资源,可以对其数字化并入库。
数字化处理介绍:
(1)数据加工流程:图书——元数据加工——校对——元数据——数据封装。
图书——图像加工(数字化处理、检查校对)——识别(版面分析、版面还原)——对象数据——数据封装。
(2)加工流程:a.扫描;b.图像文件的编辑。编辑可分为:纠斜、去污、裁剪。
(3)加工方式。对原件的直接扫描:平板式、滚筒式、数字相机、页面向上扫描仪等直接数字成像的加工方式。对原件的间接扫描:先对物体进行照相摄影,然后用缩微胶片、缩微平片扫描仪或普通胶片扫描仪或高端滚筒式胶片扫描仪对摄像胶片进行数字扫描的加工方式。
(4)加工标准:前瞻性。尽量考虑未来的需求,以便提高数字化产品在将来使用的可能性;专指性。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资源特点和对其进行数字加工的特殊性因素。
标准化:直接引用和采纳国际上已经普遍应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四)数据规范
特色库采用都柏林核心元素集对元数据经行规范,所有的数据规范后格式统一,便于统一检索、统一显示。
(五)数据发布
平台页面信息的发布是对特色文献资源库建设的表现窗口,以统一认证、统一高效检索,快速、方便为目的,通过对转换平台、资源传输平台、资源检索发布平台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特色资源优化、高效、准确、即时的发布。有效地突出“特色资源,特色服务”这一最终的建设理念。
参考文献:
[1]黄桂凤.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若干对策.图书馆杂志,2005,(12):45-47.
[2]崔旭.论西北地区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国图书馆学报.
[3]王兰.关于西部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3,(4):41-42.
[4]侯玮青.怎样利用网络建立特色书评数据库.山东图书馆季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