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波
一失范行为的界定
“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最早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在当时,由于社会处于变革期,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这就是失范。如今,高校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制度的行为等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等。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一般性违法行为数量很大,比如小偷小摸、打架、流氓行为、赌博、违反交通法规等。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最主要区别是前者的社会危害性还不足以用刑罚来惩罚。普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显然比越轨行为的后果严重,因而遭到的惩罚方式、执行力量也截然不同。
二高校学生失范行为的表现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的高校暴力事件也屡屡发生。而在学校内恃强凌弱、诈骗钱财、挟持他人、从事不法行为等更是屡见不鲜。所有这些,都令人不寒而栗,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恐慌,给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除了青春期本身具有暴力倾向外,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失误、不良大众传媒的毒害以及其他社会问题是主要原因。据调查,多数暴力学生在心灵和肉体上都曾遭到父母或教师不同程度的伤害,结果变得感情冷漠、自我中心、与人疏远。
(二)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行为
由于受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盲目追求高消费、讲排场、摆阔气、贪图享受、不思进取的倾向。学生本身又缺乏经济收入,拜金思想和享乐主义往往驱使他们为满足个人私欲而不顾一切地去犯罪。
(三)高校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从近些年来大学生的违法行为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众多事件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演化为以生命为代价的心理疾病。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某大学学工部两次对入学新生进行全面的测查,结果表明,25%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统计,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学生已占总休、退学的学生人数的50%左右。
三高校学生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无论我们怎样同情和谴责,残酷的事实还是无情的摆在我们面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大学生的失范行为发生呢?高校学生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主要的问题是当前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导致行为规范失控。其中最典型的原因有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失范,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失误。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有着多种表现,其中主要表现为社会规范失控,文化的商品化、城市化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以及人口流动问题等。
1社会规范失控
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疲软,往往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在旧有的计划经济下,许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被推翻了,而新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法制建设又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腐朽、自私的价值观念在侵蚀着年轻一代的心灵。
2文化的商品化
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的泛滥、失控。社会上的各类武侠小说、色情、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禁而不止,在社会上泛滥、毒害大学生,而真正催人泪下、激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高雅文化、艺术作品则不能满足需要,使整个文化娱乐市场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
3城市化的影响
城市化为世界范围内失范行为猛增提供了空间。城市化使得原有的社会控制力削弱,人际关系疏远,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随着核心家庭化趋势的扩大,各种违法行为的隐蔽性、自由性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
4价值观多元化
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性观念、金钱观等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比物质形态的变化更为复杂多元,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对失范行为的产生具有深远的影响。
5人口流动问题
人口流动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也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途径。我国在较长时期内是以户籍制度来建立社会控制机制的,当人口流动数量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控制就显得苍白无力,这使得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流动人口中的犯罪、流浪、拾荒、超生、乱搭乱建、小偷小摸等失范行为,对当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二)学校教育中的问题
学校教育中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缺失。
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出现了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和冲突,学校德育又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大学生需要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无法满足,干脆把德育拱手让于社会,把德育看作软任务,甚至放弃其应有的责任。
2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目前,我国各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开设心理咨询服务,还未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如何有效地自我疏导和调节。高校法制教育薄弱,往往使学生不能正确地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如果不接受法制教育,就不可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他们一般只有道德判断的标准,而没有法律判断的标准。学生的违法犯罪究其根源都是生活中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法制教育,使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是公民的义务,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为他们今后更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中的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和过度照顾;二是家庭中出现由于各种问题导致的无人管教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本身又有其原因。当前社会核心家庭已成为家庭结构的主流,单亲家庭也大量出现,随之是离婚率的迅猛上升。大量材料表明,因家庭结构破裂后出现的种种家庭问题,对儿童的成长明显不利。
四关于高校学生失范行为的教育策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防是减少失范行为最有效的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预防是一个涉及大学生个人、学校和家庭等多方主体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多方联动,才能防患于未然。第一,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应向大学生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第二,加强法制教育。高校应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法制讲座、法院庭审、集体观看法制影视资料和进行观摩等活动,使大学生能够在耳濡目染中更加深刻了解国家法律、法规知识结构,明确其威严性,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在生活中能够自我认识、自我领悟和自我矫正其错误言行,从而不断提升个人法律意识。高校对于做出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大学生个体应分别给予及时、适度的惩罚,以此警告其他预谋实施暴力事件的大学生要以此为戒,从而起到惩前毖后的作用,避免暴力事件的发生。第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历来承载着社会稳定器的职能,家庭的和睦对社会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每个人生活的起点,对个人的影响最早、最直接也最持久。事实证明,民主开放型家庭,更容易培养出知书达理、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子女。因此,改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净化家庭环境,才能有效预防大学生失范行为发生。
参考文献
[1]潘启雯,吴婷,郭潇推.保障校园安全要有长效机制———校园恶性犯罪事件频发背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5-27.
[2]王雯霞.社会失范是造成大学生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