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仁学思想的现代意义

2013-04-29 00:44刘云
博览群书·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借鉴和谐社会孔子

刘云

摘 要:中国儒学的核心观念是提倡“仁”,“仁”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理念和 基本精神,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观。以仁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美德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衰,融化在民族精神的血脉中,成为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和信仰。当今社会,仁学思想的传承发展对于提升公民个体和社会的道德水准,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风气,提高整个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仁学思想;和谐社会;借鉴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原则了。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它包含关于人己关系的一种重要观点,即确认自己是人,亦确信认别人也是人,肯定对自己有立、达的愿望,也承认别人也有立、达的愿望。应该承认,这是道德的一种最根本的原则,所以称为古代的人道主义观点,这是孔子所谓仁的中心含义,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理解孔子的“仁”的思想:

(一)仁爱,仁爱是“仁”的基本含义,孔子提倡“仁者爱人” ,它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指“爱人”,孔子主张在不破坏等级名分的前提下对包括一般劳动者在内的众人给予尊重、同情和爱护。“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是“仁”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要有爱心,四海之内皆兄弟。第二,指“爱天地万物”,孔子认为,天所生之物,都是值得尊重和爱护的,人的德性之所以尊贵,不在于凌驾其他生命之上,任意支配和施暴,而在于同情和爱护一切生命。作为现代人,与别人交往时,首先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对待他呢?这就需要进行理性分析或判断,一般人在与他人交往时,常常感情出发……但用“仁”的情操来行事的人,首先是把握仁的思想原则,即不论对待任何人都要按平等待人的原则去做,人们之间才能结为友爱和睦的集体,也才能激发起“爱人”的意志和力量,构建美好社会。(二)仁德,仁德简单来说就是律己。具体来说,就是在“爱人”的基础上,克制自己的欲望,自觉地维护伦理道德规范。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说:仁德是礼乐的前提,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礼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作为一个人却没有仁德,那乐还对他有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为仁矣焉,”为此,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他提倡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献身,并指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克己爱物,将欲望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精神享受。(三)仁政,仁政是一种道德政治。子曰:“为政以德”,德治,是孔子治学说的核心。它要求统治者必须先具备道德的修养,才有资格行使统治权。相对的,政治的目的也是要使道德落实在人间。他主张举贤才,认为“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他追求使民服的政治局面,并把举贤当做使民服的重要条件。“政者,正也。” 孔子好正名,认为“政”即是有国有家者(掌握国家政权的人)运用政权力量以身作则进行全民修身,使全社会的人格都“正”起来的国家行为。依此,能称为真正的政治家者,是指能按照实现天下归仁的需要行使国家权力以“正”的目标和要求实施社会人格创造工程的国家领导者。“仁者爱人”,是人之为人的基本价值准则。“爱人” 不仅要关爱与自己亲近的人, 而且要关爱社会上所有的人。孔子在构建自己的仁学思想体系时,主张以血缘宗法为基础,建立和保持一种有着严格等级秩序而又充分体现“仁爱”精神的社会关系。孔子这种以“爱人”为核心的仁学思想始于亲而非终于亲,“仁”自亲始而发展为爱他人。以“爱人”为核心的孔子“仁学”思想, 既包含着 “人本”思想的因素, 又体现出“民本”思想的精华。虽然孔子极力维护周礼,反对以下犯上, 但是他更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 反对国君对百姓的横征暴敛, 主张徭役赋敛要有节制, 要“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那么孔子的仁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首先,在人际关系方面。儒家提倡以“ 仁”来处理家庭关系, 通过父慈子孝兄良弟梯这样一些伦理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实现家庭关系的和谐。这种家庭伦理观念对于今天我们重建家庭伦理规范、重建道德价值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其次,在个人修养方面。孔子的德育以"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里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务本"就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仁爱之心,能"泛爱众"和"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即能为人民大众谋福利)的人,才是具有最理想,最完善人格的人。最后,在做官从政方面。孔子希望通过政治活动,通过政权行为使仁的思想原则成为全社会所信奉的生活准则。《颜渊》记载: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居之无倦”,就是能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行之以忠”,是一切按公正的原则办事的意思。孔子反对利用政权为少数人或某些集团服务的行为,并认为,只有那些愿意为全社会服务的人才有资格掌握政权。

孔子的“仁”的思想作为影响了中国人五千年的生活与思维方式的一种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对中华民族所独特具有的整合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维系世代中国人心的有力纽带,表现出了中华文化超强的凝聚力。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的这种“仁爱”理念不仅可以作为个体的人处理我———你关系的重要原则,更由其所发展的“仁政”学说成为了代表国家利益的统治阶级处理君民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有效手段。更深刻的在于,这种对社会矛盾冲突的控制并不是基于强制性的暴力之上,而是通过激活人的自然同情感来促进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里的“同情”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用法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共同之情,而不是西方文化所指的怜悯、施舍之意。)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时代,不同国家、民族甚至不同的个人之间,价值观念都不尽相同,甚至互相冲突,为了避免或减少矛盾,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最大限度的价值判断标准,而这个标准不能是单一的,也不能是局部的。孔子的这种“和而不同”的思想,正可以借鉴之以作为解决这样的矛盾问题的原则。孔子强调“和”,不仅包括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甚至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有序。当代中国正进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一个新的更高点的历史时期,他的仁爱哲学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建立于关注人、保障人、凝聚人与引导人的目标之上,以人的自身和谐为出发点,正确处理个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实现人际的和谐,为寻求和谐社会的建构寻找了一条现实的好途径。现代的历史状况已经向我们预示着伦理制度得以实现的现实条件已经渐趋成熟,孔子这种以伦理原则来构建社会管理制度的理念应当可以让我们对其进行重新的审视和借鉴。

如今,回归传统文化,重新整理传统思想中的精髓,以作为构建有特色的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已经是当代学人的共识,相信凭着对中华传统中的优秀文化的继承以及对世界上其他优秀文明之借鉴, 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使仁学思想渗入人心,从而更好更快的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2]李翔海.《生生和谐——重读孔子》.蒲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3]韩卫东.《孔子学术思想与和谐社会》.学习时报.2007.

猜你喜欢
借鉴和谐社会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群众文化之我见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