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裕伦
现行初中教材九年级上册选入鲁迅的一篇小说《故乡》。这篇小说从开篇“我”回故乡到离开故乡之时,总是充满着淡淡的悲凉和个人情感的悲愤,给人一种难以呼吸的抑郁感。正是这种抑郁,给人以追求“新空气”的感情萌动。而文章的结尾部分自然达到这一效果。正如《药》的结尾处,在革命者夏瑜的坟上放一个花环一样,给人一点希冀。
《故乡》的教学自然离不了小说教学的一般原则,但在分析人物典型意义去挖掘主题思想的同时,更侧重于人物的前后对比,这是不同于一般小说教学之所在。
《故乡》的对比“镜头”较多,但主要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这几方面的对比的否定意义把握好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就突现了。
第一是“我”与闰土关系前后的对比。先前“我”与闰土“不到半日,便熟识了。”在那以后,闰土教会了“我”不少知识。闰土晚上跟他爹去管西瓜也约“我”同去,真是亲如兄弟,他叫“我”“迅哥儿”更突出了这一关系。这是何等的亲密无间,何等的哥们,毫无隔膜。但二十年后的闰土与“我”的再次见面,本该有很多很多的亲密话,可他却“恭敬”地叫“我”为“老爷!……”这种关系的悲凉令“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难怪夜间“我们谈的都是一些闲天,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因为“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而造成人际关系这种隔膜的,正是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这种等级观念造成了原先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变到了令人心寒的隔膜!这是一种怎么样令人窒息的等级观念之悲!作者正是抱着否定封建等级观念的态度来写这一关系的,作者的“呐喊”自然跃然于纸上。
第二是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少年闰土的活泼聪慧,重情多知,使“我”从他身上“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而中年的闰土已变得麻木迟钝,“只是摇头”,苦不堪言。造成闰土如此巨大变化的自然是“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但更主要的,这些都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军阀混战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制度所造成的。农村经济已破产,农民的唯一出路只有在于这一黑暗社会制度被推翻,别无选择。作者正是抱着否定旧制度的态度来写这一对比关系的。目的正是为引起人们的警醒和疗救者的注意而呐喊的。
第三是杨二嫂前后变化的对比。先前的杨二嫂是个“擦着白粉”而“终日坐着”,安分守己的“豆腐西施”“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几十年后,“而今”的“豆腐西施”却变得自私自利,甚至污闰土的清白乃至尖酸刻薄了。依理说,她的豆腐经过二十年的加工所积累的经验,应该越做越好,生意自然越做越旺才是。但是什么原因令她连豆腐生意都做不成了呢?很明显,一是做豆腐的原料已短缺。为何原料短缺?给人沉重的思考!二是别人已无力再买得起豆腐了。可见农村破产到什么程度!农民苦到什么程度!连做豆腐的小商贩杨二嫂也不得不破产了。农民无法生活,小商贩无法生活,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病入膏肓的社会啊!就连是知识分子的“我”也“展转而生活”。作者写杨二嫂的前后对比,更深一层地剖析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程度,回应了开篇的“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的的确确是“没有了一丝活气”了。可见,作者对旧体制,黑暗社会的否定态度是极其鲜明的。作者正是通过上述的一组组对比的镜头,给我们警醒,希望水生和宏儿“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从而呐喊人们要推翻黑暗的社会,追求“新的生活”,踏出一条“希望”的路来。 这才是《故乡》的积极意义所在,也是《故乡》的思想所在。
今天我们学习《故乡》,更觉鲁迅的可敬和伟大。他所希望的水生和宏儿“有新的生活”不正是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么?这正是当年的“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更应倍加努力去实现中国梦。这正是《故乡》积极意义的永恒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