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离碰让

2013-04-29 00:44刘有林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3年9期
关键词:黑体字外框灵性

刘有林

字的笔画与笔画之间有很多细微的连接关系,例如“永”字,第一点与横折钩的横有一点距离,横撇也没有碰到横折钩;右上的短撇轻轻地碰到捺画;而最后一捺,则牢牢地“粘”在横折钩的竖上。这里的粘、离、碰的笔画都是为了让字变得更有灵性,写字不可以忽视这些变化。

我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先看“粘”,笔画粘在一起,这点容易理解。这是最常见的笔画连接方式。

粘,要注意“粘”的位置。如果该“粘”的地方不“粘”,字就显得散乱无章了。

“离”指的是两个笔画之间留有一定的距离。历代书法家都讲究“离”,例如“目”字,很少有书家把这个字的笔画全部粘住。一般在“目”的外框左上角留一点空,仿佛开个小窗户,让里面透一点气。

如果把“目”的外框全部封住,那里面的横就会写短一些,一般不会写得像黑体字那么死板。

另外,“走之底”的点与下面的笔画也很少粘在一起;一点下面有一横,也很少粘在一起。这种“离”是为了突出“点”的精彩。

写字不一定每一笔都实实在在。所谓虚实相生,笔画的“离”就是常见的“虚”,“虚”可以让字更加生动、有灵性,特别是小字、硬笔字,密密麻麻的,偶尔注意一些“虚”,就会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下面这几个字中红圈的位置,是我们一般很容易忽视的地方,“虚”一点,是不是更合适呢?

信息时代,我们满眼看到的都是整齐划一的宋体、黑体字,这些电脑字为了排版,往往不会有“离”的。正因为如此,书写中的“离”常常被忽视,汉字的灵性也在不经意间消失。我们书写时要注意到这些区别。

如果说“粘”“离”如同人与人交往一样,有亲有疏,那么“碰”的接触就非常有分寸了。“碰”是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一个笔画“碰”到另外一个笔画,粘得太多了就太亲,离得太远了则显得疏。

我们来观察下面这组字里的“碰”:

红圈圈出的部分当然可以粘在一起,也可以离一些,但都不如“碰”合适。“碰”可以恰当地显示出用笔的轻重缓急变化,体现出笔画的精神来,如“去”,第一碰是撇折的起笔,可以表现出起笔缓重,第二碰则展现出“提”快速出锋的爽利。

最能体现汉字人文精神的是“让”。“让”指的是笔画、部件之间有避让、穿插,这是汉字的谦让、合作。例如“树”字:木字旁最后一点的位置下移,挪出位置,留给“又”字左上角,这是避让;“又”字横撇的撇,撇到木字旁点的下方,这就是穿插;木字旁、又字旁最后一捺都改成点,这也是避让;“寸”的最后一点,恰巧处在“又”的空档处,这种补空也是穿插;整个字两边稍大,中间偏小,这是避让。“树”字正因为合理地运用避让、穿插,才显得紧密团结,结构紧凑。

“让”的现象在合体字中尤为常见。汉字结构紧凑、团结、抱成一团,上下左右如同人一样,有合作,有谦让,才能无懈可击。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笔画连接方式,笔画的形态正因为有这些细微变化才显得丰富多彩,我们平常练字时要注意观察这些细微变化,但不可以简单机械地理解这些原则,临习时还要灵活运用。

请你来分析一下下面几个字的粘离碰让,然后跟我写一写。

猜你喜欢
黑体字外框灵性
五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一种新型环保用废弃塑料回收利用造粒机
让小学作文课堂充满灵性
1978年邓小平指示取消黑体字语录
汉字文化圈黑体字设计比较
浅析汽车配电盒结构优化设计
《相似》易错题专练
荷花
借助电子白板构建富有灵性的数学课堂
美妙的音乐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