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一议

2013-04-29 13:57
地理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低云高云多云

整体来说,2013年安徽高考地理试题立意高、创新强,受到社会舆论一致好评。但同样因为创新较强的缘故,部分试题值得思考和商榷,如下面一组题。

图1(原题为图9,本文编号为图1)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所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读图完成28~29题。

28.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A.3月12日 晴朗 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 D.6月20日 多云

29.该地可能位于:

A.祁连山地 B.大兴安岭 C.南沙群岛 D.帕米尔高原

图1横坐标表示北京时间,纵坐标表示辐射强度。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6:00~20:40之间有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两部分。因为晨昏蒙影的原因,日出前20分钟地面就可以接受到太阳的散射辐射,直到日落后20分钟结束。据此可大致估计该地昼长约14小时,正午时刻出现在北京时间13点前后。也就是说,该地大致位于东七区105°E附近,因此可以判定29题的正确选项为A。

对于28题,因为昼长达14小时,昼长远大于夜长,时间应为夏季,因此AC两个选项不正确,只能在BD两个选项内进行选择。但是,多云还是晴朗并不容易确定。在气象学上,云层可以分为高云和低云,高云透光性好,低云透光性差。天气预报常根据云层面积占天空总面积的比例来确定是晴天还是多云。一般来说,当高云面积占比在60%~100%之间,低云面积占比为30%~70%,即为多云天气;反之,低于该比例为晴朗或少云,高于该比例为阴天。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作用,高云的反射率在25%左右,低云的反射率为65%,平均反射率为50~55%。

理解纵坐标太阳辐射的强度,还需要了解太阳常数的概念。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平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太阳常数。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数据,太阳常数大约为1 368W/m2。

图1中曲线为折线,图中太阳辐射的数值应是整点测量得来,并不是连续观测的数据。图1中最大太阳辐射值出现在14:15前后,数值约为1 180W/m2,这个数据与太阳常数比较,已经非常之高。因此,把正午13:00的太阳辐射确定为1 200W/m2左右是合理的。在完全晴朗无云的条件下,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应该大体上以正午为界,上午和下午基本对称分布,这条曲线称为标准曲线,对应各时间段地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数值为标准数值。把标准曲线A和试题中的曲线B做个比照(见图2),就能正确进行分析。

从6:00~12:30之间,曲线B位于A下方,表明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比标准数值低,约为标准值的70%左右,由此可以判断天空分布有面积不等、厚度较薄的中高云层;在13:15前后,B曲线大幅降低,表明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仅为标准数值的35%,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天空出现比较浓密的低云;14:15以后,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和标准曲线基本相同,由此可以判断天气是晴朗的。

在天气预报中,把一天中时而晴天、时而多云的天气,表述为晴到多云;把一天中上午多云下午晴天,表述为晴转多云。由此看来,该地该日的天气应表述为多云转晴或晴转多云。题目要求考生在晴和多云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实有不妥之处。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涉及天文、气象、地质、人口、经济等多方面知识,但地理不同于天文学、气象学、地质学、人口学、经济学等。地理试题要突出地理特色,要用相邻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问题,特别是从人地相互作用的角度,探讨自然地理要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果把地理题设计成气象题、天文题、地质题等,这不仅超出学生的解答能力,也让教学一线的地理教师无所适从。继去年安徽高考地理一道天文类试题引争议后,今年这组关于天气的试题再次出现争议,这说明偏离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会给地理试题的命制带来很大风险。

康体鹏/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30601)

猜你喜欢
低云高云多云
2007—2020年威海机场4—9月平流低云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晋江机场低云天气统计分析
走进新疆
遗爱湖畔看雨
向日葵·成长·礼物
人生之秋也当天高云阔
迷宫闯一闯
何氏“十全大补粥”
Our Lovely School
高云连环画 《长生殿》选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