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老师说:“语文教师手中两个实际须牢牢把握,一是教材的实际,一是学生的实际。”教学时,不考虑教材的实际不行,但光是钻研教材也不行。很多教师对教材钻研得很透很深,但当教师在课堂上把这盘精心烹制的菜肴端给学生时,学生却并不叫好买帐,教师又不懂得临时变换口味,最后只得一个人一吃到底,学生们只有打起精神陪吃的份。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意孤行闭门造车式的备课方式注定是行不通的,因为从根本上说,钻研教材、使用教材的目的正是为了教学生,为了教学生学好学会。说白了,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的对象是学生,教的效果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必须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坎上。
1.把学生放在心坎上,为学生而选择。把学生放在自己的心坎上,就是要紧贴学生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就是要弄清哪些内容需要教师教,哪些内容不需要教师教。
《晋祠》教学中,哪些内容是不需要老师讲和教的呢?文章的总分结构和比喻的修辞格学生早已熟悉,不需要老师再讲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这些套话几乎每篇说明文都讲,也不需要老调重弹,喋喋不休!那么学生真正需要教师教的是什么呢?课文为什么不作全面介绍;为什么不用空间上的横式结构;为什么要使用这样的说明方法和顺序;既然是说明文为什么要用那么多的描写呢,等等,这些语言形式的问题,是属于“所以然”的问题,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想明白,因此,学生就有学的必要,教师也就有讲的必要。比如,教师在让学生比较《中国名胜词典》和课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不同点之后,设问:“请你们判断一下是文章写得好呢,还是词典上说明得好?”这一有点深度的问题,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思考探究的兴趣,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学习积极性高涨。只有选择了合宜的教学内容,学生自身才会想学、爱学、努力学,从而取得良好效果。
如果我们还是习惯于一篇课文,字词句语修逻文什么都要讲,习惯于“我不讲,学生就不懂;我多讲,学生就多懂;我少讲,学生就少懂”的老观念,只能是教者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者哈欠连天、怨声载道,原来不懂的依然不懂,原来懂的可能倒给讲糊涂了。
2.把学生放在心坎上,为学生去设计。著名教育家钱梦龙说过:“我在备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怎样讲文章……有时候自己在阅读中遇到难点,估计学生也会在这些地方发生困难,就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多想想。”钱梦龙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坎上,把突破学生的疑难,作为自己备课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于漪老师在备课时感到,要深刻体会《晋祠》一文的个性魅力很难,一般学生对此的理解往往浮于表面,比较肤浅,因此,在设计教法时就想到了运用比较的方法。因为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完全可以写成个性迥异的文章,通过比较,就能更为清晰地把握各自的特色。于是,引入了《中国名胜词典》中介绍《晋祠》条目的相关文字,与课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比较,整个教学一下子从平面沉闷走向了立体灵动,文章的个性和精妙之处深深印入了学生的脑中,学生真正触摸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他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良苦用心,真正把课教到了学生的心里。
3.把学生放在心坎上,为学生而停留。《晋祠》的教学中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大家看看,这段话写得好呢,还是这篇文章写得好?[学生议论纷纷][指定学生]你说。
生69:就作为词典要给读者以说明以简练的概括来说。
师:[笑]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学生笑了]话没有说通啊,重来。
生69:作为词典来说,那段文字是和它的作用相符合的,而作为文章选进我们的课本要我们阅读,这篇是很适合我们阅读的。[多数学生笑了]
师:大家笑了,可能因为他说得不清楚,你胆子大一点讲。
生69:[继续发言]这篇文章把说明和描写结合在一起,在说明中插入描写,以描写来作更加具体的说明,这样就能够使说明更具有形象和生动。
师:更形象,这个“具有”就不要了,更形象、生动。
生69:词典上这段话,就其说明性来说,它是很好的,很概括。
师:这句话说清楚了,对吧?[笑]
在这个片段中,于漪老师为了让这个学生的想法更清晰,表述更规范,舍得花时间,停下教学的脚步,耐心鼓励和引导,一小步又一小步,最终师生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里有两点特别值得思考,第一,于漪老师是“指定学生”来回答的。从起来回答的这个学生的情况来看,程度显然不是很好的,如果从教出发,教师完全可以叫一个语文水平好一点的学生,而不是一个说话都不通顺的学生,以免浪费时间,教学过程也将会更流畅,听课教师也会给予好评,但于漪老师没有那样做。因为于漪老师知道,如果从学的角度出发,越是这样的学生,教师越需要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加锻炼,让他们多问,多说,多解答,多分析。课不是表演,不是教给别人看的,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让他们扎扎实实进行语言文字的实践,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于漪老师完全可以直接指出并帮助其清晰思想,修改表述,但于漪老师又没有这么做,她要让学生自己去领悟去修改去享受成功的笑。这个笑是发自内心的,而这堂课也必将沉淀在这位学生的记忆中。
如果教师舍不得时间,唯恐学生讲得不对,讲得不完整,七扯八扯,浪费时间,教师完全可以越俎代庖,但是这样长此以往的话,这些学生就永远没有锻炼成长的机会。其实,学生解答得不完善是正常的,理解错了也是常事,思考、讨论、辨别、判断,正是提高的有效途径,从不正确到正确,从不完善到完善,这是学习的正常规律,学生只要真正投入,就能学到知识,学到本领。
课堂上的时间本来就是属于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因此,作为教师,说到底,就是把时间如何给学生,给哪些学生,怎么给,这才是关键。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无所谓舍得不舍得,因为,时间本来就是学生的。教的艺术,就是处理安排时间的艺术。
4.把学生放在心坎上,为学生而等待。课堂上一位学生提问,即晋祠的水到底是发源于难老泉、善利泉,还是只是难老泉,大家一时不能解答。这时教师并没有马上急着组织学生专门讨论,也没有急着把自己的思考结果告诉学生,而是静下心来耐心等待。于漪老师眼中,课堂教学有时就是等待的艺术。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推进,不等教师点名,有一位学生自己站起来再次发表了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瓜熟蒂落,至此,“这些水到底是来自难老泉,还是来之于难老、善利二泉”这一问题,在学生的不断思考之下,水到渠成地解决了。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自然成熟的甜果,而不是生涩难咽的苦果,那么就让我们学会等待。
5.把学生放在心坎上,审视学生之间的差异。于漪老师认为,要让“每名学生应成为学习的‘发光体”,即使语文水平较差的学生也能发挥聪明才智,成为学语文的“发光体”,作用于教师,作用于其他同学。例如学习《晋祠》一文末尾“园中小品”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印象,品味语言的形象精当,采取了学生用自己的手势加以描摹体会的方法。让谁来描摹呢?根据于漪老师平时的观察,选择了班级中活泼好动而又调皮的一位小男同学来描摹,一方面是因为那位小男同学的性情形象和“石雕小和尚”有一致之处,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这一选择不仅可以满足他喜欢表现的愿望,还能让他体会到即使做一个简单的动作,要按文中所说,按规矩做也是不易的(课堂上师生帮助他纠正了多次),对学习上的浮飘有所触动(活泼好动调皮的学生,对任何事情充满好奇,但又往往做事不太认真,缺乏恒心),而且这个触动教师是有的放矢的,因此,学生的触动必定是发自内心的。我们能够肯定的是,因为于漪老师把全班同学都装在心里,所以在设计描摹这个环节的时候,一下子就想到了这个调皮可爱的同学,让他成为了全班学生学语文的“发光体”。
课堂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谁更有发言权?是我们的一线教师。王栋生老师曾经讲述了这么一件事情,说自己在某地听课,评课的时候,有学者指出这位老师有两次提问是无效的,提的问题水平低得不得了,而这位老师竟然还表扬了这位学生。王栋生老师认为那位老师一定有他的道理,后来问这位老师,这位老师说,这个时候,这个课堂,这个班上的50多个人里面,在这会儿正好有一个学生需要有一个难度比较低的问题。谁知道呢?只有这个老师知道。听课的人不知道,这个班上的很多同学也不知道,可是这位老师知道,在他的课堂里面,有那么三四个同学,他们的理解能力,他们的语文能力不是很强,他们没有什么自信心,他们想发言,但每一次都错过了,有难度的问题他们回答不出来,这时候需要一个难度不高的问题。
同样,可能只有于漪老师知道这个教学环节,有一位活泼可爱的同学需要它。我想这个时候,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是相通的,也只有师生之间的这种相通,才能弹奏出和谐激情的课堂乐章。眼睛只盯着教科书,以为钻研了教材,写好教案,把课文讲出了一点名堂来,就完成了任务,这样的教师终究和学生的心灵隔着一堵厚障壁。
要把课教到学生的心里去,真的不容易,于漪老师做到了。把课文装进教师的心里,把学生放在教师的心坎上,才能把课教到学生的心窝里。看似简单朴实的道理,扪心自问,我们做到了吗?
最后我想用于漪老师《语文教学谈艺录》封面上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候,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挂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的和谐共鸣,我想这,永远是我们共同追求的本色本真的艺术境界。
贾龙弟,语文教师,现居浙江平湖。责任编校:洪 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