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曾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近来又被选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中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和语文出版社《〈论语〉选读》教材。作为一篇经典的教学文本,学生对全篇的行文思路“问志――述志――评志”不难把握。但孔子对“三子”述志的评价,曾点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的“暮春咏归图”的真实内涵,“吾与点也”的喟叹表现的孔子的心态,以及文末的问答等的理解一直是困扰语文老师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些问题,应明辨四弟子“言志”与孔子政治主张的关系,从而明确这篇文本既是四子“言志”,更是孔子“礼治”理想的展现。
一.礼治的明确
从开篇到“吾与点也”,记述了包括孔子在内的五个人的对话。在孔子的循循善诱下,围绕“各言其志”,四弟子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理想。在子路“率尔而对”后孔子“哂之”,并未有言语的评论,冉有、公西华述志后孔子也未发表意见,曾点描述了“暮春咏归图”后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这样的描写很容易让读者形成这样的认识:孔子批评了子路,肯定了曾点的志向。那么孔子在对话一开始所营造出的轻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已遭到了破坏。如果文章到此结束的话,我们几乎要制造出一个冤假错案。
幸好文章接下来有了曾皙的疑问:“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从孔子的答话“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来看孔子这句回答并没有解决曾皙的疑惑,曾皙不明白的是老师既然肯定了“三子之言“都是言志,那为什么老师只对自己的回答做了评价,所以有了进一步发问“夫子何哂由也”,“哂”是“微笑”,而微笑的表情也不同于其他笑容,很难让人明白真实用意,因而有曾皙的这一问。三子所述从事政治方面的具体事业或工作,与孔子的推行周礼,建立一个“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的方向是一致的。那为何“哂由”?我们应注意到孔子答话中的“礼”“让”两个词,“让”是“谦让”之意,孔子笑子路太率直,不谦让。实际上孔子在解答曾皙问题时己经把“言志”这一话题提升到了“礼治”的层面。《论语·为政》中孔子明确的表达了自己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的治国思想:“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里仁》:“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孔子认为立身治国非有礼不可,在《论语》一书中有74处记载礼。孔子认为实行“礼治”或“仁治”,把仁、礼施之于民,是治国的理想方案。
二.礼治的实现
曾点谈自己志向的一段话:“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后“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赞成曾点,关键要弄清曾点描述的“暮春咏归图”的意义。学者们对此的解说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分歧主要是对曾点述志文字解读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认为曾点所描绘的“暮春咏归图”表达了“太平社会之缩影”(杨树达《论语疏注》)。“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暮春踏青、沐浴祓禊、舞雩求雨、咏歌馈祭(王充《论衡·明雩》篇中把“咏而归”的“归”解释为“馈”)中的场景正是周礼的再现,“暮春咏归图”表达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理想。一类认为曾皙描绘的充满田园之乐的画面勾起了奔走列国、四处碰壁的孔子的浮海居夷之思,触动了心力交瘁的孔子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与孔子“无道则隐”的主张相合,表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
正如匡亚明所说,孔子在政治上“最杰出的品格即是坚定的原则性,他自己的政治目标、政治原则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形成之后,从来没有动摇过”。(匡亚明《孔子评传》)孔子致力于恢复周礼,挽救衰颓的世道,“学而优则仕”是孔子所首倡并身体力行的,在匡人误以为他是阳货“拘焉五日”之时,他自信地说出“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在宋司马桓魋欲杀他时自信地说出了“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在陈绝粮七日,仍“慷慨讲诵,弦歌不衰”。(《孔子家语·在厄》)难能可贵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已知抱负不得施展之时仍坚持自己的志向而被称为“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论语·宪问》)。所以孔子不可能成为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一样的人,因为“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不会在道无法行的情况下产生避世隐居的想法的。
这样看来,我们应把四子言志与孔子评志看作一个整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可看作是孔子就“礼治”理想所写的一篇论文,这里有“礼治”的明确、“礼治”的具体实施步骤以及实现“礼治”理想后的社会图景。《论语》的编撰者把孔子与四子间的对话编排在一起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
李舒平,教师,现居内蒙古巴彦淖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