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素华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朱自清在《国文教学·论教本与写作》中说:“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应用于这种种假想的读者,写作练习可以没有教师,可不能没有读者。”同时,朱自清先生还认为缺乏“读者意识”必然会削弱教学效果。为培养学生写作中的“读者意识”,朱自清主张把报纸文字作为写作学习的范文,学生容易从中看出读者与文字的关系,“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也便渐渐会留心他们假想的读者”。同时他还特别提到书信文体,认为这是培养学生“读者意识”的一种好方法。因为书信比其他文体有更确切的读者对象,有明确的传达目的,在教学假设的情境中,更具有逼真性,更易诱使学生进入角色。
一、作文材料展示(出示投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作家在《不小心睡着了的光阴》一文中写道:在成长的途中,或许你偶尔打一个盹儿,就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而更令人失落的,是你原本并不想睡,只是装睡,或只想眯一会,可竟真的睡着了。
也许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者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二、分析材料(出示投影)
发生了什么事——“错过了许多美好的事情”
原因——“偶尔打一个盹儿”,“只是装睡,或只想眯一会”
结论——小错误导致了大代价
1.“小错误导致了大代价”,引申一下,即细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从这个事实本身,我们可以立意:细节决定成败。
2.再者,“小错误导致了大代价”,如何避免?①保持清醒的大脑;②做事要一心一意;③珍惜时间。
三、确定写作的读者
确定好材料的几个角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任选一个角度给自己假想中的读者写一封信以达到劝说的目的。他们的文章将刊登在本校文昌文学社的社刊《文昌报》上。学生随即展开了讨论。
学生A:上次考试,我做题目的时候,拖拖拉拉,总觉得时间还很宽裕,没想到,到了规定的交卷时间,才发现自己还有一小半题没有完成。所以我要告诫同学,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合理分配时间,千万不能跟着感觉走。
学生B: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说中国人现在得癌症的人很多,我就想起自己的外婆,她去年就是因为癌症去世了,当时我妈妈伤心得不得了,一直说外婆在世的时候没有好好陪她出去玩玩。所以,我要劝我的爸爸——他和我爷爷的关系不太好——对爷爷好一点,珍惜眼前的时间。想想古人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唉!
学生C:我们都知道那个蜘蛛织网的故事。蜘蛛之所以能织成那样一张大网,就在于它本身对于织网这件事的执着。所以,我想劝我们班的几位同学(一一点名,其他学生笑),学习的时候就学习,玩的时候就玩(提出他们偷偷上网的事,其他学生又笑),别三心二意的,不然到最后学习没学好,玩也没玩痛快!
四、学生习作展示
做事要一心一意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最近我读了薛峰《不小心睡着的光阴》这篇文章,有一点心得想跟大家分享。在这篇文章中,有个小孩子,他本来是装睡的,可一不小心就真的睡着了,结果错过了一场电影,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事实上,有很多时候,我们也都曾不小心睡着过,把光阴睡过去了。所以,我想,如果我们不想错过美好的事情,就要学会一心一意地去做每一件事。
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高秉涵一心一意地守护了50年回乡梦,把夜半哭醒的思念化为信念,最后在73岁高龄之际颤巍巍地坐上了那艘驶向大陆的航船。努力付出的50年光阴换来了一把钥匙,一把解开50年乡愁郁结的钥匙。一心一意,他实现了自己的回乡愿望。
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美国流浪孤女罗斯幼时遭父母遗弃,只能与哥哥相依为命。依靠微薄的救济金生活,在世人看来,或许她一生的命运已就此定格。但她不向命运低头,一心一意,永不言弃地继续着自己的学业。在学校里,她又当清洁工又当学生,忙碌的生活并未摧垮她的意志。而是使她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学业。因为一心一意求学,她进入了举世闻名的哈佛大学,成为哈佛学府中的一颗璀璨明星,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只有一心一意,才能功成名就。全国劳模丁荣军奉献于岗位20年,一心一意谋发展,最终成就了他金融危机里的百亿销售。的确,要做到一心一意并不容易,长年累月的重复肯定会消磨意志。所以有些人往往在接近成功之时放弃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耐下心来,坚持到底,必定能够迎来前方的曙光!
荀子《劝学》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所以,亲爱的同学们,我愿大家一起用一心一意换得一个美好的未来!
愿你们每天都有好心情!
你们的同学:×××
五、课后反思
现代交际学认为,交流,也即沟通,一般而言,包括五个要素,即五个W:第一是who,即谁在说;第二是whom,即对谁说;第三是what,即说什么;第四是how,即怎么说;第五是way,即通过什么途径。其中,whom决定了how和way。所以,要确保沟通有效,必须首先明确who、whom、what这三个要素,然后再相应地考虑how和way。
很多人可以流利地说话却不能很好地写作的原因之一就在这里。在实践交流中,因为who、whom、what这三个要素很明确,在考虑how和way之后,话语交流就能顺利进行。而在我们目前的作文教学过程中,who和what是清楚明晰的,但whom缺席,这就导致了how和way无法得到有效的考虑,所以,写作难以进行到底。
因此,本次作文教学尝试从whom入手,首先帮助学生确定文章的阅读对象——你想和谁交流?你的文章写给谁看?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学生普遍给自己的文章找到了读者——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自己有同样毛病的同学或朋友等等。虽然读者的范围很狭窄,但是对学生而言,一旦whom确定下来,立刻就可以对how和way进行考虑,一篇800字的文章也就呼之欲出了。
5月下旬,《文昌报》新鲜出炉之后,不断有学生收到本校读者的来信,这就更加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至此,本班学生的写作开始进入良性循环。由此看来,我们的写作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生活的洪流中去。
作者单位:江苏省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21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