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钰
中国古典诗歌是国学经典,学生从小就有涉及,无论是从文化的传承,还是从语言能力的提升,或是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的角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那么诗歌教学有什么有效途径呢?
一、诵读——以读促情
诗歌源于歌唱,是古人为了传递情感而生成的产物。如《离骚》就是屈原借助于歌词的形式在“鸣不平”,虽然教材中呈现的诗歌是静态的,我们今天听不到古人的歌唱,不过我们可以借助于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反复地朗读,能够与诗人复杂的情感相融合,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如何科学引导学生朗读呢?
教学有法可循,朗读亦是如此,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一开始就高要求,应从培养习惯做起:使用普通话进行诵读;注重字音的准确;注重断句;读出语气、语调。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朗读水平有所提高时,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由朗读向诵读发展。当然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办学条件也存在着差异,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采用亲自示范或是多媒体示范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积累——厚积薄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体现了积累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积累就没有输出,积累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从当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来看,文章中不时会有清词丽句出现,突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诗歌积累。那么,中学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实现厚积而薄发呢?
首先,要熟读和背诵。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读书读不出声来,更是将背诵视作绝境,时常绕道,有时为了考试才不得不背记一些名言、名篇、名句,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学生诗歌学习的效果低下。那如何保证诗歌诵读、积累的量呢?教师除了诗歌鉴赏课外,应充分利用好早读的时间,采用抄录、投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赏析古诗词名篇,并限时背诵,让学生有学习的紧迫感。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并经常将摘抄拿出来翻读。这种方法看上去笨拙,不过效果良好,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功底会稳步提升。
再次,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做好课外积累,诗人不仅仅留下了教材中的诗词,还有其他名篇佳作,课堂学习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对同一作者其他诗词的分析与鉴赏,从而发现其写作特点,这样的链式记忆效果更佳。
三、发现——自主探究
新课程倡导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诗歌更应注重情境。从篇幅来看,诗歌与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相比显得短小精悍,而且更为形象和直观,学生能够很快地切入。高中教材中的诗歌大多具有情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提前翻阅,自己发现、探究并感悟诗词中的意境。虽然自主发现可能存在着理解上的片面性,但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和深化。自主阅读和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从大脑中提取记忆表象的过程,也是质疑的发端。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生自主探究后发现教参对“鸡鸣桑树巅”的解释有问题,提出了质疑:“鸡可能飞到桑树顶上叫吗?”“是古代的鸡与现在的鸡不一样,还是古时的桑树与现在的不同?”学生的这一质疑很有道理,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抓住了文字,还联系到了生活。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品读,发现前一句“狗吠深巷中”意思很清晰:狗叫声从深巷中传出,这一句写的是人的听觉,那么紧承上句“鸡鸣桑树巅”也应该写的是听觉,这样一理解,本句应该为“鸡鸣之声高过树巅”之意。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师还可以再追加一个问题:既然这两句都是在写听觉,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呢?鸡鸣犬吠,却没有人的声音等等,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诗人借助于这两句反衬出村庄的幽静。
四、想象——发散思维
诗歌短小精悍,却极富想象力,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诗歌教学应该借助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和想象能力。
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客观景物的描写,让学生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景物描写稍加组合拼接为一幅绝妙的风景图。再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中感悟祖国山河壮丽,联想到世间万物的争奇斗艳,感受到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并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情感的升华。
通过对诗歌的咀嚼、品味,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形成自己特有的感悟,在感悟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时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艺术创造的境界,获得语言素养的提升。
诗歌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要重视高中诗歌教学的目的、价值,科学定位,从学生特点出发,努力寻求诗歌教学与文化精神、学生发展、时代需求之间的交集,唯有如此才能在诗歌教学实践中走出一条希望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兴仁中学(226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