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华
新课改以来,构建高效和谐的高中语文课堂成为语文教师苦苦追求的目标,教师们也做了很多的尝试。笔者认为,高效课堂应该是“动”与“静”的有机结合,这两者相互交融,缺一不可。语文课只有做到“活”而不“浮”,“实”而不“死”,才能真正地奏出和谐的音符。
一、“动”是课堂的美好景致,是“静”的外显
1.兴趣激发“动”起来
利用课前“五分钟的展示”,可以安排模拟题大擂台,学生通过竞赛等加深印象;可以让学生把平时阅读中动手摘录的好材料、好语段在课堂上读一读,和同学一起分享;可以就自己喜欢的书籍提早写一百字左右的推荐理由,然后读给同学听,作一个读书交流;可以就最热门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都需要事先动笔,做好充分的准备。上复习课可以形式多样,如字形复习可以让学生轮流去黑板上写,给学生大展拳脚的机会。成语浩如烟海,如果单纯地听老师讲,学生印象不一定深刻,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查字典,学生在你追我赶中感受到快乐。比如字音复习耗时又费力,复习下来师生都疲惫不堪而且效果也不明显。到第二轮复习时可以改换方式,让学生明确考纲要求,互出字音题目。任务一布置下去,学生都非常投入。而且为了能展现自己的实力,每个学生都精心设计。这样,不但印象加深了,而且小组之间有了浓厚的竞争氛围,做题的积极性更是比平时高很多。
2.思维训练“动”起来
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反复地练和写,反复地思考,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精髓。有些时候让学生口头回答,学生也许能粗略地答出,但是不一定能真正地理解,思维自然受到限制,而且他们对解题技巧的领会也远远不够,特别是在高三复习阶段。比如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可以先精选一道诗歌鉴赏题,由教师动手,按照讲义中的鉴赏方法进行赏析,并快速打到幻灯片上,详细进行讲解。并以此为范例,让学生拿出纸,人人动手写,进行另外一首诗的鉴赏。教师在课堂巡视中有针对性地挑出几个典型的答案,也打到幻灯片中去,让学生评评议议,给出得分,修改答案中的不足,并在纸上修改自己的答案,答案不提倡千篇一律,但是要点不能遗漏。这样训练之后,学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解题技巧,思维也就有了完整的体系。
3.书面训练“动”起来
多多动笔,使记忆更加有效。在高三语文复习过程中,名句名篇的填空是考试的一大板块。但是教师会困惑:平时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背诵上,学生也似乎都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一到考试失分怎么这么严重?那是因为学生平时在背诵的时候,大多是闭着眼在背,他们会背诵,但是有一些字却不会写或者张冠李戴。所以,教师应该采用背诵与默写相结合的办法,并且要求学生背的时候准备纸片,在上面写写画画,把容易写错的字抄到错题本上。默写的过程其实是学生理解记忆的过程,默写的方式比口头背诵的记忆要更加恒久。
多多动笔,使文笔更加老练。让学生多动笔,文笔才能由稚嫩走向老练。首先,我们可以让学生每个星期读一本杂志,作好读书笔记和感悟日志,或做好批注。其次,学生可以学习和借鉴一些经典作品的写作方法和技巧,由仿到作。比如学习《六国论》,可以模仿苏洵的议论文的写法;学习外国小说,可以引导学生借鉴模仿作家塑造人物的方法。这样学生会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经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再次,批改作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采取互评互改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学习他人作品的长处,在作文的审题立意方面也会得到更多的启示。
二、“静”是课堂的最深沉淀,是“动”的内化
1.感受“静”听之美
语文课是一门能制造美的学科,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用自己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飞扬的文采创设唯美的意境,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被吸引,或托腮、或凝神,听得如醉如痴,课堂中就会出现一种“灵敏的寂静”。这个时候不宜发出任何一种哪怕是最细微的声音,否则就会破坏这种意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这种情景,一边倾听一边思考,会触发某种灵感,或产生某种共鸣,或产生创作的欲望,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的“语文味”。笔者在讲授一些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节选时,会努力把学生带入作者所创设的情境中,让他们跟随教师徜徉于美妙的文学殿堂中,与主人公同悲同喜,进而激发他们阅读名著的激情和对人物形象个性化解读的热忱。
2.品味“静”读之妙
高中语文教学不能将默读丢掉,要让学生静下心来默读文本,静静地联想和想象,静静地品味和感悟,在书上圈圈画画,读思结合,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去,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想象才能自由驰骋。如在教授《祝福》时,学生可以一边默读一边圈圈点点,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祥林嫂在生活极度窘困的情况下又为什么会心甘情愿地捐门槛?鲁迅笔下的鲁镇这个“小社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是不是当时整个中国的缩影呢?然后引导学生默读鲁迅的相关作品,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品味文章的语言,思考小说的社会意义,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慢慢地向纵深发展。所以学生在默读时,一定要心灵宁静,一定要带着自己的“心”深读进去。其实,这何尝不是一种心灵的活跃呢?
3.体悟“静”思之深
高中语文课堂既需要讨论提问,也需要个体安静地品味思考。课堂是学生用心思考的地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深思、沉思、静思。教师要给学生一个静思的空间,当学生遇到阅读的障碍时,不妨停一会儿,等两步;当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时,教师应适时诱导、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文本产生强烈的共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比如鉴赏杜甫的诗歌时,如果学生嘻嘻哈哈乱开玩笑,教师又不加以阻止,这样的课堂,怎能品味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呢?只有静静地思考,用自己的生命和心灵去走进文章,体悟文章,才会被诗中所描写的百姓生活的颠沛流离、个人际遇的孤独凄苦深深感染,也会和诗人那忧国忧民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既不需要死板的束缚,也不需要刻意的花俏,语文教师要尽量还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动”和“静”在高效课堂中缺一不可,它们的关系应该是动态的、互补的。只有做到“动”“静”相宜,方能显现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一高级中学(22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