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证研究

2013-04-29 05:54杨凤娟
金融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实证分析第三产业竞争力

杨凤娟

摘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河南省近几年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前5位,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不到30%,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极大。由于,地区经济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第三产业结构比例、第三产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可以反映第三产业的竞争实力,所以,可以从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潜力等方面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模型评价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力,根据河南省各地市竞争力情况,从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城镇化进程等方面,提出增强河南省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省 第三产业 竞争力 实证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制定了三次产业的范围,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

一、文献回顾

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国内学者就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有关研究。其中胡霞(2005)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1年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李苗苗(2010)等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第三产业各地区发展状况进行区域分类 。本论文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利用因子分析对河南省不同地市第三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

(一)第三产业竞争力内涵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涵盖第三产业本身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生产效率、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要测试不同区域第三产业竞争力能力,必须建立第三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必须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并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操作性、选取指标的真实性和可获性。本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河南统计年鉴》从不同地区经济基础、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状况、产出效率、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构造一个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每个层次由一些具体的指标构成,具体指标如下表。

表1 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

根据《河南省统计年鉴》(2011年)公布的统计资料,可以获得河南省18个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该指标体系是一个18×12矩阵,由于指标体系数量较多,并各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所以不能直接用其进行第三产业竞争力的判断。因子分析法是一种处理多因子变量的经济计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可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次序排位,通过综合得分次序进一步研究影响综合得分次序的因素。

因子分析法基本步骤如下:

假定有m各地区和n项评价指标,则矩阵[Xij]m×n即为评价样本矩阵。

1.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将同一变量减去其均值再除以标准差,以消除不同刚量的影响,记为Yij=(Xij-Xj)/Dij,其中Yij为第i地区第j个指标的标准化数据,Xij为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Xj为m地区第j个指标均值,Dij为第i个地区指标的标准差;

2.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量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

3. 求出特征值,并根据特征根确定相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

4.计算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并根据过程内定特征根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原则确定主因子个数和相应的特征向量矩阵;

5.计算主因子得分值;

6.计算综合评价总得分,分值越高,则说明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越好。

三、河南省各地市第三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根据2011年统计年鉴原始数据,借助spss17.0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度检验来测度变量的相关性,KMO统计量的取值在0-1之间,如果统计量取值越接近1,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的效果就越好。一般来说,KMO统计量在0.7以上时因子分析效果较好,在0.5以下时因子分析效果就很差。Bartlett球度检验以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如果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则个变量是相互独立的,也就无法进行因子分析。本文KMO统计量为0.735,P值接近于0,故此适合做因子分析,如表2所示

表3给出了特征值、特征值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特征值大于1或者累计贡献率超过80%的提取原则,前三个特征根大于1,前三个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474%,可提取三个公因子。

为了便于对各因子载荷做出合理解释,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对因子进行旋转,得表4。

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对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劳动效率有较大的载荷系数。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劳动效率反应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核心指标,各地市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反应第三产业发展经济结构的核心指标,这6个指标综合反映第三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第一因子命名为核心竞争力因子F1。第二主成分对人均GDP、服务性消费支出、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城镇化水平较有较大的载荷系数,人均GDP、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消费支出、城镇化水平等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指标,第二因子命名为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成分3仅对GDP增长速度有较大的载荷系数,我们把这个指标命名为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

通过spss17.0软件利用回归法估计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见表5

根据因子模型可以计算不同地市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计算结果如下表。

四、分析结果

从核心竞争力因子F1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郑州市、信阳市、洛阳市、周口市、南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高、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得分后5名地市为三门峡市、济源市、鹤壁市、漯河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第三产业投资、第三产业增加值、劳动效率较低,新兴服务业增加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较低。

从第三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基础因子F2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济源市、郑州市、三门峡市、鹤壁市、洛阳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高,服务性消费支出多,城镇人口比例较高,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商丘市、周口市、信阳市、驻马店市、开封市,说明这5个地市人均收入低,服务性消费支出低,第二产业支撑不够,城镇化水平较低。

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因子F3得分看,前5名的地市为开封市、三门峡市、洛阳市、南阳市、平顶山,说明这几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快。得分后5名的地市为濮阳市、漯河市、信阳市、鹤壁市、焦作市,说明这个地市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较比较慢。

从综合F得分看,平均水平以上的地市有7个,它们是郑州市、洛阳市、新乡市、许昌市、焦作市、平顶山和三门峡市,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劳动效率、城镇化水平、人均收入高于一般水平;低于一般水平的地市主要有漯河市、濮阳市、商丘市、驻马店市、周口市等,说明这些地市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和增加值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和消费性支出较低。

五、政策建议

根据河南省各地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 加快一、二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河南省各地市三次产业比例顺序为“二、三、一”,事实上,第三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基础,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加快第二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相应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关物流、咨询、网络服务、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在加大第一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以促进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农村服务业改善。因此要大力第三产业,首先要加大一、二产业的投资力度,让一、二产业发展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新兴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从前面的分析看, 产业结构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对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低的地市,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比例,加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增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对于传统服务业,要规范餐饮、商贸、运输等程序、扩大规模、提升品位和改造发展;对于新兴服务业,加大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软件信息开发等新兴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工商服务业, 如咨询服务、代理性服务、专业性服务等支持力度;积极发展居民服务产业、休闲产业、文化产业和体育产业。通过调整一、二、三产业的投资结构和提高新兴服务业投资,达到提高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从前面分析看,城镇化水平影响第三产业发展。事实上,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定要以城市为载体。要加快河南省各地市城市化进程,首先,要加大落后城市房地产、交通运输、基础建设、教育和医疗等建设力度,增强城市优势,加大城市的吸引力。其次,建立有利于人口流动的机制,建立有利于已经致富的农村人口可以方便转化为城镇户籍的管理制度,为此,要逐步放松对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政策限制,同时制定鼓励中小城镇扩容的政策措施,形成以市区为龙头,县城为骨干,小城镇为依托的城镇群。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第三产业竞争力研究》(2012B132)的阶段性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0YJA910009。

猜你喜欢
实证分析第三产业竞争力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电子服务质量与顾客忠诚的关系研究
日本竞争力
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比较分析
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的实证分析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