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善“变”的数学教师

2013-04-29 00:44钱达亚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复式兴趣小组统计表

钱达亚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常常会思考如何把这节课的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但教师往往容易将生活中的某些概念与数学中的概念混淆,导致教学时出现偏差。如生活中的“变”与数学中的“变”,前者更多的是指原本没有的事物突然出现了,而后者更多的是体现一种转化的思想方法。“复式统计表”这节课的教学强调“变”,即将统计表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结合问题的条件产生复式统计表。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课堂的生成资源

教学片断:认识复式统计表

课件呈现问题:1.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多还是女生多?2.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3. 要想一眼看出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怎么办?

生1:把4张表拼合在一起比较,统计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师:怎样把4张表拼合在一起?观察4幅图,有什么相同点?要想表示4个小组的信息,怎么办?

生2:合在一起的表应该要有组别、性别和人数等栏目。

师(课件呈现4个单式统计表组合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观察这个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3:组别表示第一列的4个小组,人数是指参加各兴趣小组的人数,性别包括男和女。

师:你会填写这个复式统计表吗?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怎样填表,再完成书上的统计表。(学生小组交流并独立完成统计表)你是怎样填的?

生4:分别填出每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再填合计的人数。

师:还有不同的填法吗?(没有学生举手)老师还有一种填法。(课件演示先填男女生人数,再填各小组的合计人数,最后填男女生总计人数)

……

分析:教学中,复式统计表不是直接呈现,而是根据学生对条件的甄选一一出示的。课件从单式统计表逐渐过渡到复式统计表,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使学生体会“变”的过程。之后,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索复式统计表的填写方法,但忽视了学生的想法,教师还是按照自己的预设出示课件演示填写的过程。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学会灵活把握,并及时“变”自己预期的设计,真正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中产生的生成性资源,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中的变,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上,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如何“变”、怎样变更好,教会学生也能“变”。

二、深入研读教材,合理使用有限的教学资源

教学片断:对比认识复式统计表,利用统计表解决问题

师:观察统计表,哪个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哪个兴趣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指名学生汇报并及时反馈)

师:这个统计表和前面的统计表有什么不同呢?

生1:表头不同。

生2:复式统计表有很多“合计”,还有一个“总计”。

……

生3:这里的“合计”和“总计”都表示三种书三个月一共售出多少本。

生4:我还知道三月份售书总计5445本。

生5:文艺书一月份售出1620本。

……

分析:数学教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的文本材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变动、重组等手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活”的数学,并且能够在实践中加以应用。上述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设计有几个环节特别巧妙,如合理利用学生填写复式统计表时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理解“总计”可以计算男生总人数与女生总人数的和,也可以计算4个兴趣小组参加人数的总和。学生通过计算,不仅可以验证得数正确与否,而且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计算总计的两种不同方法,使统计结果更加准确。接着,教师让学生自学书本比较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异同,进一步体会复式统计表的优点。在练习巩固时,教师增加出示了2005年某书店第一季度售书情况表,以巩固学生的读表能力。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统计表,再指名回答其中一些数据表示的意义,不再是笼统地问学生“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而是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对复式统计表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再一次应用到生活当中,使数学与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总之,作为教师,要善于“变”,变教材、变教法,并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勤于思考和研究,善于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和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责编 杜 华)

猜你喜欢
复式兴趣小组统计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略谈“垂直互动”复式教学的作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澳门复式住宅
神奇的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新形势下,如何有效进行小学美术兴趣小组的教学
6400t液压复式起重机
小学生作曲兴趣小组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