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视阈下孟子、荀子人性论评析

2013-04-29 00:44赵锋
关键词:实践观人性论荀子

赵锋

摘 要: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自战国学术分天下裂始就有,贯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成为中国哲学或思想界论争的基本命题。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之一,儒、道、墨、法等皆提出了自己对人性问题的看法,在众多人性理论探讨中,以儒家人性学说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但同为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荀子,在关于人性善和人性恶的观点上却不尽相同,二者均对人性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具有合理的成分,但是由于生活时代的局限性,其对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片面的,要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评价二者的人性学说,就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进行理性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孟子;荀子;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041-03

人的本性源于什么,究竟是性善还是性恶?自西周初年人性观念萌发起,便贯穿于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历程中,直至今日关于人性善恶问题的争论、研讨仍未中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命题,指出人具有相近本性,虽未明确指出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儒家的后来者,以此为基本展开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当属孟子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有学者认为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虽然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但颇能体现孟子和荀子以孔子对人性认识为基础对各自学说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孟、荀二人对人性善恶的判断以及对其理论基础的简述,进而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对人性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一、孟子“性善论”的简述

在中国哲学的人性论史中,第一个提出人性善的是孟子,性善的观念是他教育学说的出发点和归宿。他以一种善意、乐观的心态看待人生,相信社会中的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寄希望于每个个体心中仁义礼智的自我扩充。

孟子通过分析人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时的惊惧、同情反应,指出这种同情心,并不是为了亲近、讨好这小孩子的家人,也不是要在街坊乡邻中博得好名声,更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叫声,而完全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由此孟子认为,人和其它动物是有区别的,其本质在于性的不同,即人性和兽性的不同,表现为在人所属的社会生活中有自觉的道德观念,来维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1]。”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性之所以为善,是因为人有“四心”——“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2]”进而衍生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3]”人生的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和修养,把这“四心”或“四端”开发出来,发扬起来,使之成为“四德”,即“仁、义、礼、智”。而这四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赋予的。既然人性是相同的,且是善的,那么应该“圣人与我同类。[4]”“人皆可以为尧舜。[5]”但是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善恶之分呢?孟子指出,之所以有的人是善人,是因为在后天的生活中能够保持和发展人的本性,而有的人在后天生活中不注意“立心”、“养心”、“养性”丧失了人的本性,所以沦为与禽兽无异的恶人。也就是说,人的本性是好的,人变坏是外部环境影响的结果。

二、荀子“性恶论”的简述

荀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提出“性恶论”的人性思想的哲学家。荀子则以一种冷峻的目光审视人生,怀疑人具有自我完善的能力,寄希望于社会礼义、法度等外在约束力塑造。

在荀子看来,人性的本质无善可言,他不承认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礼义辞让等行为准则,并非是人本性中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向外学习而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6]”]这既是荀子“性恶论”开宗明义的宗旨,也是其最终的结论。荀子认为,人生而好利而多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之也,[7]”“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8]”也就是说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产生欲望的过程,“欲多”而“物寡”正是“恶”的根源所在。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9]”荀子认为如果处理不好欲求无限而物质相对有限的矛盾,任期自然发展,而不加限制则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和社会的混乱。同时他进一步阐述:“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10]”荀子提出作恶是人的本能,然则,在现实的社会传承中,辞让忠信,礼义文理并非荡然无存,恶的人性亦没有致使人与人之间无情的争夺和残暴淫乱的横流。荀子指出虽然恶是人的本性,但与此同时人也有向善、求善的愿望的,通过后天的自省、节制、磨砺才能“为天下贵”。人通过不断地坚持学习,所以能够达到弃恶从善效果,这也正是人类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的原因。

三、正确认识和评价孟子荀子的人性论,应当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进行理性分析

所谓人性,顾名思义,就是指人类所特有属性和一般特征,能够把人同其它动物区别开来的质的内在规定性。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他指出要成为真正的人,还要看能否在人的自然属性基础上获得社会属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人的本质属性。

尽管孟子、荀子二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性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具有合理的成分,都承认人的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但是由于生活时代的局限性,其对人性的认识从根本上说是片面的,像其它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前的思想家一样“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势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2]”在对待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的学说时,我们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对其进行理性分析。

(一)正确把握孟子的人性论,需要克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孟子在关于人性的认识方面,虽然也意识到人性的“善”、“恶”与后天的学习、教化有关,但在追探“人性”根源的产生而言最终还是把“善”、“恶”当成了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他认为人性是一种先天的东西,并不是在对客观世界的实践的过程中造就的——“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13],同时也借告子之口说“生之谓性”[14]。可以见,孟子将“人性”当作是一种人在没有进行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本能,提前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先验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应从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属性揭示出来——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一切的社会关系是在劳动或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决定了人与社会密不可分。我们人性中的“善”、“恶”实质上人类社会性的体现,是在社会关系作用下的产物。一个脱离了人的社会性、断绝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人,是很难称其为人的,更谈不上所谓的“善”与“恶”,正所谓“洪荒无揖让之道”。

如果把“善”、“恶”,这种思维、意识范畴中的概念,当作是人们所固有的一种既定的特性,看成一开始就和存在、自然物质世界相对立的东西,在前后顺序上先于实践,是道德的前提,且在生活中支配着我们的行为,这种所谓的“逻辑”是错误的,把人性中的善恶和在社会实践结成的社会关系间的认识本末倒置了。那么“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事思维和意识,他们是从哪里来的,那么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15]。”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人的善恶观念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社会实践的结果:这种观念不是应用于人的社会生活实践,而是从人的社会实践中抽象出来的。毋庸置疑,言人性的存在是以道德的存在为前提的,善恶这个范畴是与人的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的,是道德判断、道德评价的结论,善即是符合某种道德,恶即是违背某种道德。如果没有道德主体的人,那么善恶的分别也没有了意义,离开了道德,善恶也就无从界定,“事实上,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像,总是在客观上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在主观上受到得出该思想映像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的限制。”

(二)正确把握荀子人性论,需要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点

荀子的“性恶论”学说中则过分侧重强调的是其质朴和自然本性的一面,他所谓是“人性”指的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16],说自然属性是人的基础,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生而具备的本能中并无礼义纲常,而且进一步指出这种所谓的“人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17]”的,那些在后天实践生活中习得的道德行为都是以自然属性为前提的,是“人性”的衍生和发展,并非真正的“人性”——“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18],“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19],因此他认为人的社会属性之于人的本质而言是“伪”的,从而否定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通常而言,马克思主义视阈下人有两种属性,即人的自然是属性和社会属性,人是两种属性的统一,与此相对应的“人性”也应当包括自然是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承认人的自然属性,认同这是人的类本质,但其理论更注重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食欲、性欲、生存欲等自然属性是与一般动物所共有的,从这一属性看,根本无法区分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与其他动物相比较为而突显出来的特性。显然,荀子这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0]”的认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则立足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指出“有意识的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21]。又进一步说明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是“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22]”来实现的。因此,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的实践过程中,人才真正证明自己是有别其它动物的存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的根据。而孟子和荀子在对人性进行探讨时,却忽视了社会实践队人性的决定作用,所以他们所提及的“人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而是“抽象的人”基础上的抽象人性,不能揭示人的社会本质。离开人的社会性,人性无法从善或恶的观点去认识,抽象地去谈性善或性恶都是不对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抽象地去谈人性,必然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界定为:人是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所以在把握人性善恶时,必须以生活实践为起点。人来到这是世界之前乃至之初,并未进行自由自觉的社会实践,不光是身体赤条条不着牵挂,而且每个人的大脑里也是干净的像一张白纸,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善恶的观念,若脱离了以实践为基础结成的社会生产关系,单纯的、抽象的谈“人性”是不科学的,我们既不符合马克主义实践观,陷入唯心主义的沼潭,也无从正确把握“人性”的实质。

若非要给其一个定性,与其在人性善恶上争论不休,不如根据马克思主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说人性本身是蕴有“恶”、“善”的矛盾体,人在慢慢与社会其他成员结成关系,相互作用中受到社会属性的引导和制约,这个过程中,“人之初”时那种善恶平衡的状态被打破,出现了倾斜,当在人们内心中的善良战胜邪恶时,便成为了善人;当在人们内心中的邪恶压倒善良时,便成为了恶人。

参考文献:

〔1〕〔2〕〔3〕〔4〕〔5〕〔13〕〔14〕金良年.孟子注释[M].上海:上古籍出版社,2004.72-251.

〔6〕〔7〕〔8〕〔9〕〔10〕〔16〕〔17〕〔18〕〔19〕闫丽,苏辉.荀子[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27-228.

〔11〕〔12〕〔15〕〔20〕〔21〕〔2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91.

(责任编辑 徐阳)

猜你喜欢
实践观人性论荀子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和谐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
奥古斯丁和尼布尔的人性论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