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是园长的必修课等4则

2013-04-29 22:06:34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园长谎言毕业生

倾听让园长眼观六路

园长主动倾听教师的心声,可以促使教师产出更高的工作绩效和满意感,从而有利于幼儿园的长远发展。园长的倾听,可让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具有从事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与工作的主动权:体会到被关心、爱与尊重;对幼儿园产生归属感;将自己与幼儿园的前途与命运捆绑在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反之,教师一旦感觉自己被忽视,他们有可能产生抵触情绪,消极怠工,敷衍了事。

园长主动倾听教师的心声,可以及时获得有用的信息,以作出正确的决策,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体,他们与幼儿及其家长每天接触,能够直接感受到幼儿及其家长的需求。他们是幼儿及其家长信息上传的主要通道;教师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对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的任何成功、曲折、困难与风险都有真切的感悟;教师是园长意志的落实者,是园长指令的执行者,也是幼儿园发展目标转化为现实的主要实施者,因此。他们是幼儿园的各项管理决策最有效的检验人员。园长工作涉及幼儿园的各个领域,几乎影响到幼儿园的所有活动和所有员工,倾听能让园长眼观六路,耳听四方,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情况下作出最优选择。

倾听有助于园长给教师的思想把脉

园长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要善于捕捉教师传递的客观信息。如幼儿报到率、家长要求、幼儿在园状况、教学环境和材料、课程内容与进度等,还要揣摩教师们的感受与动机、思想与价值观等。园长对教师思想脉搏把握得越好,其决策的适宜性就越高。

有效倾听的前提是园长具备民主的工作作风、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教师在倾诉之前,一般会预测园长的态度和反应。如果他们感觉园长不够有气度,就会保持缄默,以免祸从口出,惹火上身。也就是说,有良好的听者,才会有善意的说者。园长存有开放接纳的态度,打开心灵之窗,敞开信息门户,拓宽沟通渠道,教师才会热情高涨,出谋划策。另外,温馨和谐的人际环境、积极上进的园所文化、平等友好的上下关系等也是实现有效倾听的必要心理基础。

园长的主动倾听是一个连续互动的过程。与接受意见不同,倾听是一种主动索取信息的过程,因此,通常是园长主动发出信号,请求老师们献计献策。园长接到老师的信息以后,要进行筛选过滤,采纳合理建议并付诸行动,并将信息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给老师们,并作出必要解释和说明。园长不仅要避免闭目塞听,还要防范信息的遗漏偏选、传递迟滞、只听不动、有来无往等不良情况。

倾听能使管理更民主

园长倾听教师的诉说要讲究技巧。如先跟老师拉拉家常、谈谈生活中的琐事,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再倾听工作建议。园长倾听时应停止讲话;关上房门;俯身倾听,眼观老师;将足够的时间和主动权交给老师;让老师讲话轻松;避免走神、四处观望和做其他无关动作;保持耐心,控制情绪;提出相关问题,不时互动,微笑点头:有异议时让老师把话说完,在肯定老师想法的前提下再提出个人建议或作出解释,避免直接冲突和对立。

倾听是接受者对传递者的观点、事实、思想、感受、情感、价值观等信息主动采纳的过程。倾听的关键不在于传递者发出了什么信息,而在于接受者能够接受什么信息、接受到何种程度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信息。一般员工习惯于洗耳恭听,管理者倾向于滔滔不绝,而有效的管理却需要与之相反的态度与习惯。

倾听不仅是园长的一项管理艺术,也应构成幼儿园的一项制度。教师工会、青年教师俱乐部、教研组、年级组和五大领域活动组等,都应成为幼儿园教师民意表达的正式而合法的渠道。

(《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26日 蔡迎旗/文)

反复读一本书 孩子学得更快

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要求你讲述同一本书上的故事时,神色疲惫的你是否会不耐烦?据纽约每日新闻网报道。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最新研究表明。这种重复性的学习方式对于年幼的孩子掌握知识来说非常重要。

杰西卡·霍斯特博士及其同事发现:同一个故事连续读3遍的孩子,可以记住接触到的新单词中的3.6个,而那些读3个不同故事的孩子只能记得2.6个。这项研究认为,花许多钱为刚学会走路的幼童购置大量书籍完全是一种浪费,倒不如说是满足了父母自己的阅读欲望。相反,让孩子受益最多的,是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本最喜欢的书上。此外。只需不到5个月的时间,每天30分钟一对一的阅读课程就能让孩子的阅读年龄提高将近两年。

霍斯特博士在接受英国《独立报》采访时说:“与其花很多钱买下《丁丁历险记》系列中的每一本,不如重复性地读一本书更让孩子受益。”如果孩子总没完没了地翻看同一本书,父母也不必担忧,因为他们终究会将兴趣转移到其他书上。

(《生命时报》2013年3月18日 臧恒佳/文)

待遇低加没编制才是学前教育师资紧缺的“根”

又是一年学生毕业就业时,一些幼儿园在招聘教师时,发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紧缺的情况仍然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一些人士因此提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力度不够、数量不足”。要求加快幼儿园教师培养。乍一看,这个建议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取向的现状,就能发现: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根并不完全在于培养数量问题,而在于幼儿园教师岗位还不能吸引毕业生。

国家和教育部在解决学前教育师资数量不足上是下了大力气的。据了解,2011年,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只有5400人,但当年205所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招生数量就达2万多人。相当于翻了4倍。全国302所学校招收专科层次学生近6万人,121所学校招收中专层次学生9万多人。学前教育专业一年招生17万多人,这个力度不可谓不大。一些中职学校招得更多,初步估计高达30多万人。照此招生数量,乐观估计,我国80万幼儿园教师缺口很快就可以解决。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幼儿园缺教师的情况依然存在。寻根问源,会发现相当数量的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没有到幼儿园就业。一个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宁愿选择到大城市当保姆,每月挣3000多元,而不愿选择到幼儿园每月挣1000多元,这是经济铁律——人们选择高收入的工作本身无可厚非,也不可能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待遇低只是毕业生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一个原因,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到幼儿园工作没有编制、缺乏保障。待遇低加上没有编制,成了毕业生不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根源”。这也是一些可以解决编制的公办幼儿园,能够招到优秀毕业生的根本原因。有了优秀教师,幼儿园办园质量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职业发展空间扩大,形成良性循环。解决了编制和待遇这个根的幼儿园就这样更好地发展起来了。也因此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幼儿园发展的“马太效应”:好的愈好,差的愈差。

办好学前教育,是十八大的明确要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不解决好师资问题,“办好”就会沦为空谈。找准“病根”,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单纯靠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并不能解决幼儿园教师缺乏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编制。目前,一些地方如江西赣州,将公办园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师有编制、有待遇、有职称评定等职业发展空间,这才是提高“吸引力”、解决幼儿园教师数量不足的根本。

这也说明:发展学前教育。光靠教育部门使劲不行,还需要更多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而教育部门要在全社会空前重视学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善抓机遇,善做沟通协调,善争政策倾斜和支持,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教育报》2013年4月7日 刘华蓉/文)

中美多数家长用“教育谎言”骗孩子

孩子并不总是很简单:他们喧闹、尖叫,把自己的房间变成战场。这给父母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把文明行为教给孩子并让他们更安全地度过每天?研究人员说,成年人为此往往采取不同寻常的方法:大多数家长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欺骗孩子。

“如果你现在不跟我走,我就把你一个人留在这儿。”研究人员在《国际心理学杂志》上撰文说,这是最流行的教育谎言。他们共询问了114名美国家长和85名中国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在3岁以上。84%的美国家长和98%的中国家长承认,为了劝说孩子改善行为而向他们说过谎。

心理学家把教育谎言划分为6类:吃饭谎言、“我立刻就走”谎言、“如果你现在不规矩”谎言、金钱谎言、“你真了不起”谎言和童话谎言。中国家长使用这几类谎言的频率差不多,而美国家长特别喜欢童话谎言。

心理学家们写道:“由于中美两国家长都试图让孩子认识到说真话是最重要的道德品质,因此,家长谎言广泛流传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自相矛盾的是,五分之一的美国家长和五分之二的中国家长告诉孩子,如果他们撒谎,就会长长鼻子。

特别是在中国,说谎似乎是被认可的教育方法:受访的中国家长比美国家长更经常使用几乎所有的谎言。只有在虚假表扬孩子、涉及圣诞老人和不让孩子吃糖方面,美国家长使用谎言的频率超过中国家长。

研究人员把这归因于文化差异:由于中国社会被视为一个共同体,家长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可能更愿意说谎。一些中国父母发表的评论清楚地表明,谎言是社会化的有效手段。

一对中国夫妇写道:“教育孩子时可以使用善意的谎言。这能促进孩子良性发展并防止孩子偏离正确轨道。”

研究人员猜测,家长使用谎言的原因是他们承受了压力。美国家长的陈述表明,他们往往因为无计可施才去撒谎。

(《环球时报》2013年2月4日)

猜你喜欢
园长谎言毕业生
你很好,唯独你自己不知道
青年文摘(2023年17期)2023-11-16 00:17:06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幼儿100(2023年35期)2023-09-22 07:28:44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等你好久啦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创意谎言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真实的谎言
小说月刊(2015年6期)2015-04-23 08:48:58
谎言
小说月刊(2015年5期)2015-04-19 07: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