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宜的回应源于准确的解读

2013-04-29 00:44:03王瑾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背心小鸭小弟

在绘本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对作品和幼儿的特点把握到位。才可能给予适宜的回应。

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的情节、语言、构图、色彩都非常简单,意在引导幼儿发现小背心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是穿小背心的动物们一个比一个大了。看到动物们一边将自己挤进小背心里,一边傻傻地说“有点紧,不过还挺好看的”。幼儿都会产生共鸣。因为他们也一样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新鲜事物都跃跃欲试。最后,在大象的帮助下小背心变成了秋千。鼠小弟重新找回了快乐,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幼儿建立起大和小的概念,并将乐观主义和探索创造精神传递给幼儿。在研读时。教师要把握作品的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听懂幼儿的发言,并找到其与作品核心价值的关联点。

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重点分析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经验,多换位思考:幼儿会怎样看这个绘本?会对什么感兴趣?会提些什么问题……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能收放自如,为幼儿创造更多想象、创造、表达的空间。比如,案例中涛涛在听完第一个问题后就直击重点:“小鸭穿得下吗?”他直观地从画面中发现了大与小的冲突。涛涛的疑问应该也是大多数幼儿的疑问。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引导全体幼儿讨论:“是呀,小鸭能穿下小背心吗?为什么?如果小鸭穿了会怎样?”这样不仅鼓励了涛涛,也将教学活动自然引入了下一环节。从活动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所谓的“溜号”恰恰是其想说、敢说、喜欢说的积极表现。幼儿的兴趣不仅仅在于回答教师提问,还在于交流与讨论。在于解决问题后的成功体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正是尊重幼儿的表达,把握各种良机,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要避免对幼儿进行纯粹的语言训练。

(浙江杭州 王瑾)

猜你喜欢
背心小鸭小弟
熊小弟被表扬了
走丢的熊小弟
爱上刷牙的熊小弟
毛线背心
智救小鸭
生日快乐,鼠小弟!
幼儿园(2019年14期)2019-11-04 01:54:34
吊带背心
凤凰生活(2019年10期)2019-10-14 03:28:35
小鸭
旧背心的蜕变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20
营救小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