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校长的专业化发展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先进的教学理念,离不开具有专业发展的教师和得到师生认同的校园文化,而具有专业化发展的校长正是学校办学理念的规划者、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校园文化的营造者,扮演好这些角色,校长就能引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校长 专业化 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周羽,武汉市武珞路小学副校长。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9-0027-02
当今社会的职业分工不断细化,每一种职业都逐渐占据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专业化已经成为社会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和必然要求,成为衡量一种职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专业是职业的高级形式。校长专业化是指由校长的专业知识、专业态度、专业能力所构成的专业素质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校长的专业化过程不仅仅是校长个体成长进步的过程,而且最终必然会落实到学校的发展上来。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现代教育要求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专业化的校长在引领学校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一、专业化校长:学校办学理念的规划者
传统校长通常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的传达者与实践者,而现代学校管理则凸显了校长的重要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如何在国家宏观教育方针的指引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出适合学校、学生发展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校发展规划是专业化校长首先要面临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的硬件设施已经有了根本改观,学校要想发展,就必须从增强自身“软实力”出发,学习先进教育观念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那么,确立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学校特点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所以,总结并提升办学理念是衡量一位校长是否专业的重要标准。因为,只有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才会有先进的教育实践。这也要求校长必须加强学习,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结合本校实际找准办学的优势和突破口。
如今,社会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思进取,仅仅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的学校必然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将在激烈的竞争中逐渐走向消亡。“千人一面”是当今办学的大忌,特色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立校之本。一所学校不可能凭空就形成自己的特色,这同样需要专业化的校长。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对学校特色及文化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价值选择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校长的办学理念的体现。
二、专业化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者
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依靠具有发展潜质与前途的教师。无论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多么先进,都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将其落到实处,所以,当代校长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化的校长可以从两个方面对教师予以促进。
一方面是校长的专业引领。专业引领是教育领导的核心,包括对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指导。毫无疑问,校长应该是某个教学领域的专家。校长应该成为教师发展的促进者,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把教学和教育以及研究和了解儿童这些学校工作中最本质的东西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尤其对那些具有发展潜质的青年教师而言,校长应该是这些教师的“教师”。所以,专业化的校长应该主动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指导教师设计个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打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最终实现教师个体和群体层面的专业提升。
另一方面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由美国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提出的,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专业化是一个过程,一个学习的过程。知识生产和育人的特性决定了学校在本质上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校长理所当然地是这个学习共同体的负责人和组织者,这就要求校长是一个学习者。他不仅应该拥有扎实的基本功,而且善于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学思想和管理方法。当然,只有校长一人学习,是不足以构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所以,除了率先垂范外,校长还应该是这个学习团体的组织者、管理者,甚至是激励者,不仅让自己成为学习型校长,而且要让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校成为学习型学校。
三、专业化校长:校园文化的建设者
事业共同体是一个组织中具有共同价值取向、职业理想、组织归宿感的群体,它是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事业共同体的形成,是以组织文化建设为依托的,它是组织文化不断滋养和生产的结果。好的校长应该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专业权威、管理水平将全体教师打造成一个事业共同体,而校园文化正是将个体教师纽结为“共同体”的粘合剂。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内部隐含的主流价值观、态度和做事的方式,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明显地带有它的印记,优秀的校园文化引领并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所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一以贯之的校园文化作为纽带。
要培养校园文化,首先应该将校长的教育价值观内化为每一个教师的共同认知,形成共同价值观。所谓共同价值观,是指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办学理念、目标、精神等文化内涵有共同的认识和共同的价值取向,是教师个人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价值统一。教师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学校才有凝聚力和向心力。武珞路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就是紧紧抓住探讨构建和谐学校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实践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这一宗旨,从环境、艺体和心灵三个方面入手,着力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全体教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理念,学校办学特色彰显。
校园文化弥漫在校园的一草一木中,师生的一言一行中。它诠释的是一种追求,表达的是一种信念。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精心培育、长期积累,并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需要校长和教师的不断创新,提高自身的素质,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创造一种宽松、宽容、富有活力的教育气氛和校园文化氛围。校长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全身心地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引领教职工参与实践,利用自己和领导班子的榜样作用,全力推动学校目标的实现。同时,校长和领导班子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条例、制度去激励师生,使学校朝着所向往的方向发展。
学生、教师和学校是一个互动的整体,他们相互制约又相互发展。教师是纽带,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发展带动学生自主发展,同时形成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因此而不断向前发展。校长是教师中的特殊分子,起着龙头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当我们每一位管理者都热情地支持教师,让潜藏其中的扎实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量变上升为质变,校长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必将使我们的学校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责任编辑: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