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盘花
作为英语教师,笔者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我们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辛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十分有限。从中得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无效的或低效的教学行为。为此,笔者在一年前学校进行有效课堂活动课题探讨时,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氛围,和谐导入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冲动好胜的特点,在课堂上很喜欢发言,也很容易躁动不安。教师应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创设一种和谐氛围,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使导入有效,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利用英语儿歌,激情激趣导入
教师在教唱儿歌时,可给歌曲配上相应的简易动作,让学生在唱起来的同时动起来、演起来、乐起来。笔者在“Go for it!” 7B Unit 5 “Im watching TV.”教学现在进行时的时候,配上《两只老虎》的曲调,让学生唱:
What are you doing?What are you doing?
I am reading. Im not eating.
Are you reading? Are you reading?
Yes, I am. Yes, I am.
反复替换动作,不但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还让学生在唱中学得知识,巩固知识。
2.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资源导入
在“Go for it!”教材 7A Unit 3“This is my sister.”的教学中,可选取学生自己兄弟姐妹的照片作为导入的素材。因为学生对自己的家人非常熟悉,在导入回答问题时都非常积极,整个课堂气氛非常融洽。最后笔者选取了自己家人的照片,学生对老师的家人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整个课堂他们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
3.搜索学生感兴趣的资源导入
在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的教学导入中,笔者选取了一部非常搞笑的电影的片段作为开头,并让学生猜测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学生看完之后热情高涨,并且非常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笔者把他们的答案一一罗列在黑板上,归纳在不同的板块。从黑板上罗列的内容来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的,联想是丰富的,非常多的学生参与,且无重复,已能看出基本上覆盖了单元单词教学的内容,这样的导入很有效。
二、适当活动,力促参与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会进行各种内容的交际活动,以达到课堂活动的有效。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对话中去,老师们都会把对话操练放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对话操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笔者去外地听一老师讲授有关运动的词汇时,他们用 “My favourite sport is...”的句型进行操练, 以S1,S2,S3...这种座位次序轮换的形式,每人换一个运动名称,要求不停顿,不重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熟记有关运动的名词才能灵活顺接,也要求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才不至于出现重复的现象。这样的操练,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学生的兴奋点、注意力得到极大的激发。
三、灵活设计,激趣提效
1.课堂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
笔者在“Go for it!”教材8B 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阅读课“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的教学中,曾设计了这样一个课堂活动:Suppose I were the hostess of the quiz show Happy Dictionary, would you like to be tested about the reading passage?(采用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词典”的问答方式,利用多媒体对一篇课文进行阅读理解)结果学生兴趣极浓,本来很枯燥的文章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可见带有趣味性的活动是多么能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尽量使课堂活动生动有效,富有情趣和吸引力,并能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猜谜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在猜谜过程中,交际一方通过猜测获取另一方的信息,达到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如在学习“Who is she/he?” “She/He is...”的句子时,教师可以班里学生为例先进行描述:“Hes short. He has big eyes...Who is he?”学生猜“He s...”如果学生没有猜中,教师可继续描述:“He likes sports...”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描述,互相猜。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2.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在“Go for it!”教材7B Unit 1“Where are you from? ”教学中,笔者设计如下活动。
猜猜我从哪里来?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名称写在手心上,全班自由走动发问。如S1问:Where are you from? S2答:Im from Beijing。如果S2答的地方和S1写的是一样的,两人就相互击掌说:Bingo.Yeah.然后两人手拉手去询问其他学生。如果S2答的地方和S1写的不一样,即说:Byebye.最后看谁找到的朋友最多。实践证明,这些活动都跟学生的生活有关,学生能发挥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这样的课堂更有乐趣,更富活力,更具感召力,也更有效果。
3.创造语言实践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多一些问题,少一些讲解,实现高效的师生互动。
“问颜色,摘苹果。”把全班分成6个组,每个小组都有一棵苹果树,树上贴满了五颜六色的苹果,由组长问组员:“What colour do you like?”组员回答:“I like...”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个组员得到的苹果最多。这些活动全部学生都能参加,而且同学们兴趣高涨,都积极地参与到游戏中,大胆自信地说英语,而老师只需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同时,这些活动也体现了“面向全体,体验参与”的教学原则,做到了以点带面。
四、师生互动,合作共羸
让学生“在做中学”,以活动为载体,学会“用语言做事”,“用语言解决身边的问题”。
1.师生互动,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家庭成员”时这样编动作,互动效果不错:双拳紧握(左大拇指代表father,右大拇指代表mother,左小指代表sister,右小指代表brother),吟唱father and mother时,依次伸出左右拇指;吟唱help each other时,做出两拇指合并状;吟唱sister and brother时,依次伸出左右小指;吟唱play together时,两小指相互弯曲互动作玩耍状。学生边听录音,边念歌谣,边做动作,易学易唱,兴趣盎然,信心满满。
2.让学生“各尽其才”,满载而归
笔者在“Go for it!”教材Unit 12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教学中,在复习了主要句型之后,设计了一个小记者调查任务,让学生用以下句子采访班上不同的同学: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Why?每个学生都必须走出座位去做5分钟的调查,调查对象不少于三人,调查结束时要做一份报告,在班上分享。指令一下,全员齐动,就唯恐时间到了完成不了任务,气氛空前活跃。他们在互动互助合作下极好地完成了任务,效果极佳。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