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志英
【摘要】从1998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施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至今,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整体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进。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愈加明显。本文结合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的背景,揭示了其会计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 弊端; 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9-225-02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财务领域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新的形势下,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已越来越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探索会计理论,创新会计方法,才能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1现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弊端
1.1会计原则的弊端: 事业单位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有效性。
1.1.1不能如实反映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负债。事业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虽然能客观地反映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将本期全部现金收入作为本期的收入,本期的全部现金支出作为本期的耗费。这就使得当期成本费用反映不真实;单位的资产和负债反映不全面。
1.1.2会计年度内收支项目不配比。事业单位大的支出项目,如:大型固定资产购置、房屋修缮费用,并非每年发生,但是在发生的年度,支出增大,造成当年结余减少,使当期收支不配比,计算的结余也不是真正的结余。
1.2会计核算的弊端
1.2.1会计核算体制不顺:从目前情势看,事业单位在体制、职能和运行机制上含糊不清,还存在管理多头的现象。多级的会计核算数据不衔接,没有起到控制成本消耗和降低成本的作用,导致在单位管理工作中衔接与协调不一致。
1.2.2会计核算认识不足:首先,由于很多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与财政性供给,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员工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使一些人对会计核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出现重钱轻物、重收入轻支出、重投资轻管理、重发展轻效益的现象,忽视了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其次,由于管理需求不一,有的成本发生单位随意性大,缺少必要的会计核算资料,在统计报表中该反映的未反映,该统计的未统计,缺少核算管理的基础资料,给正常会计核算工作增添了一定的难度。
1.2.3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问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同时反映固定资产的价值,并且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提取折旧。事业单位的这种核算方法有很大的弊端:(1)价值失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账面价值与现时净值会逐渐背离。(2)净资产虚增。随着固定资产的磨损,以账面原值核算固定基金,使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指标不能反映资产的实际状况,虚增净资产。(3)收入和成本不匹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业务活动成本也不包括折旧费用,使得成本核算不完整。固定资产原值已不能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一方面,事业单位在购建固定资产时,虚增了事业成本;另一方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人为降低了取得相应收入的成本,虚增了盈余,且不能真正体现会计核算的配比原则。
1.2.4关于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会计大账的问题:事业单位基建会计与财务会计两张皮,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在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要将基建会计纳入大账,并必须将与基建相关的核算内容补充进去,同时设计相应的基建报表,以此满足事业单位内部和主管部门的管理需要和信息需要。
1.3会计报表的弊端: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从会计报表体系上看,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从具体会计报表的结构上看,资产负债表采用科目余额表的结构形式。这两点表现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报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
1.3.1现金流量表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会计报表都不能替代的。由于事业单位不编制现金流量表,进而使得事业单位现金的收支变动无法得到准确反映,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决策,也容易造成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的误解。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事业单位会计期间内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资产的流入与流出产生的影响。现金流量表已经成为与会计主体有利益关系的各方了解其现金变动及支付能力的重要报表,并且事业单位有很多业务就是以现金收付为基础确定收支的,因而其编制相对比较容易,也相当有必要。从这个角度看,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显得非常重要。
1.3.2事业单位规定的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不科学,格式采用的是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的平衡原理,实际上是会计科目余额平衡表,不符合资产负债表的定义,既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也包括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作为反映单位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列示收支类项目是不必要的,同时也与收入支出表重复。因此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需要改进,使之符合惯例要求。
2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财务制度框架的构建,为了更好地规范会计核算,实施财务监督,强化资金管理,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本文针对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以下改进建议和对策。
2.1明确目标,逐步构建事业单位会计的框架体系: 在满足预算管理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财务管理和公共受托责任等更高层次的目标。相应地,要逐步构建包括预算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在内的完整的事业单位会计体系。一是完善现行的预算会计。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带来了新的核算内容,要求相应的对预算会计科目和会计报告进行调整,使之能够全内客观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控制过程及结果。二是适当地引入权责发生制,改革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体系,全面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业务活动,为财务管理及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制定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取消行业制度。对于特殊行业,可以在不违背统一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办法。三是加强成本核算,充分反映事业单位履行公共受托责任的效率和效果,为绩效预算和绩效评价提供依据。
2.2修正会计原则: 权责发生制是事业单位会计改革的方向。引入权责发生制的核算方式,争取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早日融入企业会计制度。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信息更能够从根本上用于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更能够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过程,更加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收入只有在提供服务时才加以确认,而且在接受服务以后,就应该将相应的义务确认为当期费用,并将其作为债务列入资产负债表。
2.3规范会计核算
2.3.1改进固定资产的核算。(1)关于事业单位外购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建议取消固定基金科目,购置固定资产时不必按照资金来源列支,应该直接按照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资产类科目;(2)事业单位一般而言都会拥有数额较大、数量较多的固定资产,这些资产名义上属于全民所有,事业单位负有使这些资产保值增值的义务。然而,由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诸多疏漏,使得这些资产的核算不够真实。所以,建议事业单位应该像企业一样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合理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针对目前事业单位核算不配比的情况,建议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设置累计折旧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用时选择适当的折旧方法,事业单位可采用直线法,借记:事业支出--折旧费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净值项目,以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2.3.2如何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将基建会计纳入事业单位大账,就要求在改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时吸收企业的相关核算内容。在事业单位会计中设在建工程科目,并且在在建工程科目下设置相关的明细科目,归集基建成本,对基建工程进行明细核算。同时,将相关报表予以改进和简化,纳入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报告,作为资产负债表的附表。
2.4完善会计报表体系和内容
2.4.1增加现金流量表,用来反映单位一定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可分为业务活动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三部分,与企业会计制度相衔接。
2.4.2将收入类和支出类项目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在资产负债表中只列示资产、负债和净资产三类要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未来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也必将发生更为深刻的变化。以收付实现制为主的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显然已经不能够满足会计核算和财务信息披露的需要了,所以要完善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就应该充分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通过完善的制度建立科学的事业单位财务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陆凌、赵选民主编.企业会计制度讲解及并轨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112-113.
[2] 金银熙.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对策[J].财务天地,2010,80-81.
[3] 王淑梅.关于改革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问题的探讨[J].财政研究,2002,7.
[4] 张雪芬.关于预算会计改革思考回,会计研究,2001,4 .
[5] 盖地.事业单位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5-15.
[6] 刘光忠.改进我国预算会计制度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
[7] 响巧白.改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J].北京:预算管理与会计,2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