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讲评的一种尝试

2013-04-29 19:08豆浩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3年9期
关键词:试卷错误案例

豆浩

数学试卷讲评课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课型,特别对于高三,更是常规课.那么,对于一份试卷在一两节课上讲评,如何收到最好的效果?多数数学试卷讲评课都侧重于教师的“讲”与“评”,而忽视学生的“感”与“悟”,其效果甚微.有一种现象:一些考过、讲过、订正过的试题,下次遇到还会错.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学生是考试真正的参与者和体验者.试卷讲评应从“教师的积极讲评”转移到“学生的主动参与上”.试卷讲评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想方设法把试卷中的问题巧妙地摆出来,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与讨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得真正的理解.这样印象才更深刻,记忆更久远,效果更全面远胜于教师独自讲评的千言万语.下面谈谈笔者试卷讲评的一点尝试.

一、展示错误,寻求错因

纠错是试卷讲评的重要版块,每个教师都很重视,笔者认为教师不能仅仅讲评正确答案的由来,津津乐道,有条有理,学生积极配合,看似听懂,实质还是不会.原因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听而自己根本没有独立思考,也没有发现自己错在什么地方,所以遇到类似的问题还会重犯.我们应寻求学生错误的源头,采用恰当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错误,进而让他们在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与互相交流中自然释疑纠错,纠偏归真归正.

【案例1】:已知函数f(x)=2x+1,x≥01,x<0,则满足不等式f(1- )>f(2x)的取值范围 .

这是模拟试卷中的一道题,错误率很高.有部分同学出现“0≤x< -1”的错误答案,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发现学生错误的根源,并认识自己的错因呢?于是,我叫了几位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解题的过程.

学生1:先画出函数草图(图1),由图知,当x≥0时,f(x)单调递增,所以要使f(1- )>f(2x)成立,必须1- >2x≥0,解得0≤x< -1.

学生2:分段讨论,当x≥0时,1- >2x≥0解得0≤x< -1;当x<0时,f(x)=1,则f(1- )>f(2x)不成立.综上得0≤x< -1.

看到了两个同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答案,很多答案相同的同学喜笑颜开,但是教室里出现更多的是不敢苟同的声音,课堂气氛立刻热烈起来,在大家的共同讨论下,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学生1忽略了2x还可以小于零的情况;而学生2只按照分段函数的两段讨论,忽视了两个数分别位居不同两段的情况,还可以有 1- ≥02x<0.同时发现,本题虽是“分段函数”但无需讨论求解,直接由1- >01- >2x得出正确答案-1

通过展示错误的方式,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互动交流,通力合作,归根究底,纠偏归正,这样得出的结果学生还会忘吗?这是教师独自讲评无法比拟的,其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培养了学生自我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优化解法,提高速度

纠错是首选之举,那么对于试卷中的对题就置之不理吗?他们就对的那么一致吗?特别是对于选择题和填空题,我们能否做到在单位时间内达到“对而快,快而准”呢?

【案例2】:集合A=x│ <0,B={x│x>1} ,则A∩B=( ).

A.{x│-13}

C.{x│-2≤x≤-1} D.{x│1

有关集合内容的小题在各种考试中排在第一或第二题的位置,属于容易题,正确率几乎每次都是100%,几乎没讲过,但一次考试中偶然发现,学生大多这样解.

解法1:由 <0得-2

上述解法中规中矩,无可挑剔.

试卷讲评时,笔者问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学生说是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和集合的运算两个考点,其他学生也不否认.

能不能有其他更好的方法?20秒内能否做出来?

另一名学生立即明白,得出解法2.

解法2:因为A∩B是B的子集,所以A∩B的范围比B的范围小.所以选D.

【案例3】:已知α,β均为锐角,cos(α-β)=sin(α-β),则tan α=( ).

一个学生是这样解的:

由得cos(α+β)=sin(α-β)得cos α cos β-sin α sin β=sin α cos β-cos α sin β,

整理,得cos α(cos β+sin β)=sin α(sinβ+cos β),

由α,β均为锐角,可知sin β+cos β≠0,所以cos α=sin α,tan α=1.

学生的解答的确是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其“誓将运算进行到底”的坚毅精神,令人赞叹不已!但似乎有些小题大做.这时传来了抗议之声:

另一名学生这样解:

因为cos( -α)=sin α,只要满足x+x′=2kл+ ,就有 cosx=sinx′,又α,β为锐角,所以,只需(α+β)+(α-β)= 即可,故α= ,tan α=1.

看来,我们在做题时特别是选择填空题我们不仅要的是正确答案,也要的是速度.要学会“先思题,再做题”,要学会“少点算,多点想”.不该算的就不算,该算的也要学会巧算、简算、估算.为高考中的解答题赢取更多的时间.有了这样的认识,发现同学们长进了不少.

【案例4】:函数y= 的最 大值与最小值和为( ).

发现此题利用求导无法做出来,立即用函数性质解题,因为函数y= 为奇函数,所以最大值与最小值和为0.

三、发散提升,还原本质

人们常说“万变不离其宗”,那么对于数学解题也是一样,我们只要认清它的“本真面目”,那么数学解题就显得那么的轻松自如,顺其自然.

【案例5】:(2011年高考数学浙江卷文科16题)若x,y满足 + +xy=1,则x+y的最大值是( ).

本题的考点是均值不等式和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应的解析为:

解法1:由 + +xy=1得(x+y) =1+xy,

(x+y) =1+xy≤1+ ,解得- ≤x+y≤ ,

所以x+y的最大值是 .

这是一道填空题,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解法就够了,我们不妨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解,会发现有异曲同工之妙.

解法2:设x+y=t,则y=t-x将其代入 + +xy=1中,得 +(t-x) +(t-x)=1,即 -tx+ -1=0.

因为关于x的方程有实数解,故Δ=(-t) -4×(t -1)≥0

解得- ≤x+y≤ ,

所以x+y的最大值是 .

解法3:设x+y=t,则y=t-x将其代入 + +xy=1中,得 +(t-x) +(t-x)=1,即 -tx+ -1=0,

用“直线与椭圆相切的条件”有Δ=(-t) -4×1×(t -1)=0

解得t= ,

所以x+y的最大值是 .

解法4:由x,y满足 + +xy=1知,x,y既可同号,又可异号,因为求x+y的最大值,故x,y同正,此时,想到余弦定理有 + -2xycos120 °=1构造三角形,再由正弦定理得 = = ,

从而x+y= sin α+ sin(60° -α)

= sin(α+60° )

当α=30 °时,x+y的最大值是 .

解法5:令x+y=t则y=t-x原问题化为:已知3 + =1,求2a的最大值.

由3 + =1得3 =1- ≤1,即, ≤ 所以a≤ .从而2a的最大值为 .

当然此题还可用柯西不等式、向量等方法进行求解.

在平时的试卷讲评中,教师往往不做这样的引导与阐述,总是讲这种方法,那种套路,还有何种技巧.如果试卷讲评时,教师切合试题经常性地给学生还原试题的真面目,一题多解,从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宽学生视野,并认识各种方法优劣,那么数学解题就是一种全面的思维升华,一种美好享受的过程.

试卷讲评是一种艺术,我们只是行走在探索追求的路上.“展示错误,寻求错因”“优化解法,提高速度”“发散提升,还原本质”只是笔者自己对试卷讲评的一种尝试,望尽我的一些微薄之力,能给这艺术之路增添一点光彩.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试卷错误案例
在错误中成长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