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菊
多年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一直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知识和发展。但在教学实践中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式”的影响,仍然存在 “一言堂”教学。究其原因,教师始终把学生当做一个装知识的容器,忽视了把学生作为一个有情感、有需求的生命个体。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发现、研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下面就笔者的见闻和感受谈一谈。
一、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要善于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开放的问题情境,保持适度的沉默,留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真正沉浸在文本之中。如在分析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郝叟为什么要来听课?我觉得以前的郝叟就是今天的小弗郎士。” 问题提出来后,许多学生大笑起来,认为这个问题毫无探究的价值。我事先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如果我否定了这个问题,授课的内容就会顺利地完成,但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敢于质疑的精神可能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于是我决定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鼓励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快一场激烈的讨论开始了。“他与镇上的其他人一样,是来给韩麦尔先生送别的,感谢韩麦尔先生多年来的教育付出。”“他是为了纪念最后一课。”“从他带来的《初级读本》来看,他是来为自己补课,补上以前没有学好的法语基础。”“小弗郎士本是一个贪玩、不爱上学的人,但在最后一课的感染下,他开始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认真学习法语。郝叟一定也觉得自己过去没有好好学习法语,现在应该在这最后一堂法语课上好好学一学语音了,所以他大声地拼读那些字母。” “郝叟老头就是几十年前的小弗郎士,他同时也是无数阿尔萨斯人的代表。”“所幸的是郝叟觉醒了,连顽童小弗郎士也觉醒了,阿尔萨斯人的解放之日不会长远了。”“这正是文章要表达的主题: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
这节课,学生们的讨论由一个点引出整个面,整篇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探究都从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发出来。解决了上述问题,也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会驾驭课堂
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一旦放开,就有可能信马由缰、答非所问。这时,教师不是生硬地制止,而是要善于引导,善于驾驭课堂,把学生引上轨道。记得有一次在公开课上引导学生分析《故乡》中少年闰土的形象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出问题:“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问题一出,全班像炸开了锅。这时,我说:“我想跳鱼也许真的有脚,可是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同学们,你们有谁看到过吗?”学生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我又顺势引导道:“然而少年闰土就知道有这种鱼,这说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学生纷纷回答:“说明他是一个聪明而且见多识广的人。”最后我给予了肯定。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地从鱼脚问题回归到赞扬闰土见识的人物分析的轨道上来。
三、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知识中,有些词语的意义是约定俗成而固定下来的。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总喜欢用串讲法直接讲解,这样学生所获得的仅仅是这一方面的知识,无法获得对整个知识系统的把握。如果教师从分析语言的角度,把它化成若干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去认识它、理解它,则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的本身,而且还能提高他们分析语言的能力。有位教师在分析《愚公移山》中的“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时,他这样提问:“遗男”有几岁?“龀”字是什么意思?他有爸爸吗?从哪个词看出来?这些问题所涉及的知识都是从检验灵活理解这个角度提出来的,比纯粹的分析词义就多了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与作品沟通,达成共识,产生共鸣。有一位教师教学《包身工》,分析到“离头部很近的地方小便”时,学生哄堂大笑起来。这时,教师和蔼地问学生:“同学们,请问你们的卧室有多少平方米?”学生都抢着回答:“十六平方米。”“二十平方米。”……教师说:“包身工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地方却住了十七八个人,而且吃喝拉撒全在这里。请大家想一想,这是人住的地方吗?这是人过的生活吗?”说到这里,学生都沉默了,教室里变得异常的安静。这位教师通过情感的切入,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才能深入地理解课文,融入其中,才能透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只有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才能学到知识,提高思想意识。
(责任编辑 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