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朝周
一、农村中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
从小学阶段起,学生就学写作文,到高中毕业,大概要写出无数篇大大小小的作文。然而会写作文的、乐意写作文的学生却少之又少。当前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偏低,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有以下两点:
1.学生方面
一是没有东西可写。农村中学生的生活阅历浅,材料积累得少。而写作文是对生活的反映,如果生活单调,积累太少,当然无话可说。二是没有时间来写。学生的时间每天被大量作业占领,做完数理化还要背英语,没有时间去静心写作文。
2.教师方面
当今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自己能写文章,而且能够发表文章的教师也是少之又少。试想一个不会写文章的教师,如何去指导学生写作呢?只能是由理论到理论,教者空洞说教,听者茫然无助了。
二、提高作文教学的策略
1.用文质兼美、贴近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的诗句被视作经验,奉为真理。《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有这样一段,香菱写诗向黛玉求教,黛玉开列了书目:“读《王摩诘全集》五言诗一百首”,“再读老杜的五言律一百二十首”,“次之李青莲的七言绝句一二百诗”。然后“将陶渊明、应、刘、谢、阮、庚、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黛玉是有见地的,其实这也是曹雪芹的经验之谈。黛玉的方法有点拙,却也易学实用。上述例子实属“经验”,它代代相传直到现在。但在实际教学中,当我们捧着它奉献给学生时,却被他们拒之门外。究其原因:其一,读书是件苦差事,那样阅读花时多,人太累,见效慢,难坚持;其二,现代的学生阅读,几乎没有那份“闲坐晓窗”的悠然。名著经典的内容相去现代生活太远了,学生难以产生共鸣,无法引起他们阅读的兴趣;其三,大量的习题挤去了阅读的时间。
作为农村语文教师,不必埋怨学生不看经典名著,而应根据现代学生的阅读习惯,向学生推荐一些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的优美文章,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的文章不必是经典,不必是名家的大作,只要学生喜欢,能在短时间内读完就行。如可以推荐当代一些写实散文和小小说。小小说因其短小精悍,融文学性、知识性、生活性、可读性为一体,特别适合没有充裕时间阅读名著的中学生,对他们积累生活经验,获取写作技巧提供了一条理想的捷径。教师建议学生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每天或是每周花一定时间加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可以让老师帮忙出主意,也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体裁。规定每周做一次摘抄或者剪报,这是一种“强迫”学生阅读的好方法。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文质兼美的文章,才能积淀丰厚的素材,写起作文来才能左右逢源。
2.写作分层提高
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储存了写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写作就有了物质基础。但对学生的写作不能急于求成,当学生对某事物有了明确的认识,将认识以书面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时,就要借助写作技巧循序渐进逐步地完成。
如初一景物描写单元的作文有四项技巧:层次、侧重、描写、变化。想让学生通过一篇500字的作文来体现四项技巧的运用,几乎是做不到的。从可接受性的原则来说,尚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农村中学生,他们的接受方式是一对一的。为完成让学生学会写景的要求,作为教师就应该把以上四项技巧化整为零逐一练习,一一叠加,以片段的形式训练,化难为易,让学生容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的兴趣。如:描写“校园一角”(300字片段),让学生多角度观察之后获得相关信息,写下第一个片段,只要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就算是好文章。再作观察,写下第二个片段,要求有侧重,有层次,对第一次写的片段里的文字进行加工,做到详略分明。第三步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优美的词语加以“描写”,使片段富有文采。第四步可以加上自己对校园一角景物的喜爱之情,让景物“变化”,使景中有我,我中有景。至此,写景的四项技巧得以综合。这种“叠罗汉”式的方法,虽然有些繁杂,但学生在完成每一步骤后,作文就会上一个台阶,效果极佳。
再如写人记事文章,如写《我最喜欢的人》这样的题目,作为农村中学的学生来说我们不能拔高要求。有些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出新意,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这其实是我们作为师者看了许许多多以往学生的作文,觉得所写的事例或者所描述的事件都差不多,因而觉得学生的作文有雷同感的缘故。但作为老师不要忘记,当你接一个新班的时候,面对的是一批新的面孔,他所喜欢的人有可能与之前的学生所喜欢的人一样,因此我们就不可能要求刚刚踏入中学的学生写出一篇见人之所未见的作文来,这样的要求只能让学生觉得作文高不可攀而无从下手。如果使用分层提高的方法来要求学生作文,学生就觉得写作有路可走了。第一步,可以着重让学生从人物的外貌描写开始,只要学生能抓住所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有层次地介绍,便可视之为成功的片段练习。第二步,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写人物的语言特征,将人物的语言描写得符合人物的身份,语言流畅,也算是成功的练习。第三步,可以让学生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思与想,并结合外貌、语言来描写人物。第四步,在前三步的基础上综合描写,让人物呈现立体感,在字里行间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写出“这一个”来。
3.创设情境,激发写作热情
农村学生因受条件限制,见识不广,眼界不够开阔,因而害怕写作文。作为农村教师要抓住山区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求知欲望强的特点,根据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讲课方式。采取“走出去”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所谓“走出去”就是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走到大自然、到生活中去亲身感受生活的美好,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开拓眼界,积累知识。如我校毗邻黄姚景区,当学到写景、游记时,我就组织学生到景区一游,体会黄姚那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精神,之后以“我手写我心”的宽松要求让学生写写自己的感受,学生纷纷写出令人惊喜的作文。
4.引导学生作文不厌百回改
写作技巧的把握还要通过修改来完成。作文修改是写作实践的一部分,其实践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但长时期以来,老师在指导的名义下代替了学生的实践,以为这样才算尽了责任。结果学生只看评语,少做实践。每次拿到老师修改的作文后,只关注分数或者评语,对老师修改的部分却一笔带过。众所周知,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章都是经过名家悉心推敲和雕琢的,所以如果每个学生都将修改自己的作文当做一次新的写作的话,相信作文的质量肯定会更上一层楼的,教书者当“授之以渔”,教会学生修改作文,在修改中提高写作能力。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