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利文 李忠良 吴建英等
摘要:该文通过调查了解武汉市蛋鸡养殖业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从养殖成本、市场行情、政策导向、风险抵御等方面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困对策。
关键词: 蛋鸡养殖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67-02
武汉市蛋鸡产业发展迅速,蛋鸡养殖主要集中在新洲、黄陂、江夏、蔡甸等新城区,常年存栏蛋鸡2千多万羽。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全国蛋鸡市场行情的低迷,武汉市鸡蛋价格持续走低,饲料价格却不断上涨,人工、水电、防疫等相关养殖成本的增加,阻碍了蛋鸡养殖业的发展。周边地市更是有养殖户不堪重负,心态临近崩溃。有的养殖户经营不下去,直接对蛋鸡进行淘汰处理。然而,作为“菜篮子工程”肉、蛋、奶的重要组成部分,蛋鸡产业必须存在,蛋鸡养殖仍需继续。在蛋价低、饲料价高、疾病威胁的重重压力下,如何使蛋鸡养殖者重拾信心,让蛋鸡养殖业恢复正常,需要蛋鸡养殖从业者静下心来,认真调研分析目前蛋鸡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深刻剖析找出解困对策,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蛋鸡产业提供智力支持和指导依据。
1 武汉市蛋鸡养殖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饲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养殖成本大大提高
对于养殖业来说,饲料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养殖成本大大提高。据有关资料显示,2012年国内豆粕价格持续上涨,由年初的3 300元/t大幅上涨至4 100元/t,特别是5~6月,豆粕价格更是飙升到了4 400元/t。而作为饲料的另一个主要成分的玉米,也居高不下,目前全国玉米市场价格走势仍一路攀升,12月底全国玉米平均价格为2 200元/t,在5至6月份更是一路攀升,价格到了2 500元/t。而此时的蛋价却是一路走低,价格到了2.9~3.0元/斤,按照料蛋比2.5:1计算,养殖户为亏本经营。蛋价自5月份开始才逐步回暖,过程比较漫长,从3.4元逐步到目前的4.4元。饲料价格高涨,蛋市低迷,养殖风险增加,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1.2 养殖户主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情况,未来市场趋势难以预测
从2012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来看,武汉市蛋鸡养殖户1 764户,其中1万只以下的养殖户为1 286户,占规模养殖的73%,1万只以上50万只以下的478户,占规模养殖的27%。2012年分别在新洲、黄陂新建一个50万和100万只大型规模养殖场,预计将在2013年投产。可见,武汉市蛋鸡养殖行业分散、多点养殖较多、大型养殖较少,2 000~9 999只的养殖户达到1 000多户,没有形成有效的大型养殖规模。同时,饲料商、鸡雏商、购蛋商、养殖户之间各个环节都属独立存在,并没有形成产销统一模式。散户养殖的风险就是养殖户对价格变化没有决定权,同时价格高涨时,散户一哄而上,价格低迷时,又改变不了市场,只能“不得不卖”,有时还会出现盲目的跟风,进而在销售环节,无法有效控制风险。而2013年市场大起大落变化情况,使养殖户很难预测到未来市场的变化情况,所以养殖户心理比较迷茫,降低养殖积极性。
1.3 政府没有有效的调控政策指导蛋鸡养殖
近年来,全国物价整体水平都有所上涨,在其他行业,政府都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来调控物价上涨,如猪肉价格、粮食等,而作为连续几个月的鸡蛋价格低迷,政府并没有相关调控政策来指导,对于目前的养殖户来说,缺少有效的行业信息指导,很难把握未来的市场变化。
1.4 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还不健全
武汉市仅有2个新城区有畜牧技术推广站,从事公益性管理服务活动,其他区都是职能重叠,没有专业服务养殖业的科技服务队伍和专门的服务团队带领养殖业主科学健康养殖。
2 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
2.1 盲目跟风
一些小规模养殖者没有经过市场调研,见他人获利就盲目跟风,造成你养我也养的现象,因此,很多时候会导致市场平衡失调。由于小规模养殖者资金上都有一定的困难,养殖经验不丰富,购货渠道不能统一,通常抵挡不了市场风险。
2.2 防疫意识不强
近些年,大多数规模养鸡户经过畜牧行政主管部门的广泛宣传与服务,逐步提高了养殖户的素质,防疫意识不断加强,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但也有些家庭式养鸡,养殖人员进入生产区不经过严格的消毒,特别是有的大型养殖场,消毒池形同虚设,净道污道未能严格分开,给防疫工作造成影响。
2.3 管理不规范
养殖户对所饲养的蛋鸡没有建立规范的养殖档案,未能严格生产登记,对家禽及其产品溯源有一定难度。不符合现代规模化、标准化养鸡要求。
3 武汉市蛋鸡养殖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强蛋鸡规模化养殖力度,实现蛋鸡养殖产业化
要想使蛋鸡养殖业实现产业化发展,养殖大户、养殖合作社或者合作联合社要起到很好的作用,以大户或养殖合作社为主要牵头,将饲料商、鸡雏商、购蛋商、养殖户进行有效的合作整合或是形成公司带动农户形式,对于当地的蛋鸡养殖形成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实现产销一条龙模式。这样可以减少散户养殖的风险,同时还可以加速行业的发展。
3.2 加强有效的行业信息指导
对于养殖户来说,有效的行业信息指导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利用武汉市的“12316三农服务热线”向全市的养殖户发布准确的信息,掌握养殖情况、产蛋情况、及市场需求情况,就能有效的规避一些市场风险。组织专家智囊团市场进行评估,比如:在投栏高峰期,很多养殖户都一拥而上,这样可能会造成将来进产蛋高峰时蛋量将会增加,有经验的养殖户就会根据当地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养殖情况,错开投栏高峰期,这样就不会造成集中上市,有效避开上市高峰。科学有效地加强行业信息指导,通过专业信息的发布与分析,有效的指导蛋鸡养殖户,指导期合理的安排生产,规避风险,克服蛋鸡养殖中出现的供大于求,或是集中出栏现象,避免“冷热病”、“一头沉”现象发生。
3.3 政府要实施养殖鼓励政策
蛋鸡养殖作为农民主要致富增收的手段,鸡蛋更是武汉市菜蓝子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广大市民日常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性价比高的营养品。养殖投入不高,被更多农户所看好,但是我国散户养殖较多,承受风险能力有限,而市场又变化多端,所以政府应该实施一些鼓励政策,提高农民的养殖积极性,如养殖保险、资金鼓励、养殖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与帮助。
3.4 加强对饲料价格的稳定
从宏观上来看,饲料价格的上涨,主要依赖于国家对其的调控作用,保持饲料价格合理变化。饲料价格的上涨,养殖户只能静观其变。但是养殖户可在饲料价格较低时,适当库存一些饲料,这样就可以降低一些投入成本,同时多学习一些科学的养殖知识,根据季节、市场变化有调控的进行养殖,合理控制养殖成本。
3.5 加强疫病监测与养殖档案管理
做好新城疫(ND)、高致病性禽流感(AI)、白血病(AL)和传染性支气管炎(IB)等常见疾病监测与预警,加强疫病防控,做好养殖档案管理,如:蛋鸡引进与淘汰、饲料兽药等投入品的使用登记、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记录等,使全部蛋鸡及其产品可追溯。
3.6 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
对初次养鸡户来讲要进行技术扫盲和行业系统培训,让其了解蛋鸡养殖相关政策,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以及风险规避和投资预算,使其对所从事的养殖有一个充分认识和思考,而不是盲目跟风与经验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