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忠利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搞好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以说,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到底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要求,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培养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创新型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需要从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教育素质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农村教师的思想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每一位教师全心投入去实现自己的教学追求。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
现在一些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还相对陈旧,摆脱不了“一好代三好”的观念。一些学校领导也往往以学生成绩的高低来评价教师的工作。因此,必须从领导做起,转变观念,下大力量搞好教师思想素质提高工作。如选派教师到外地观摩学习,聘请一些具有专业经验和前沿理念的专家教师到校指导、讲课,树立素质教育教师典型,重视学生的评教意见,加强对《中小学德育发展和改革纲要》、各科课程标准及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把握教育改革的方向,形成和完善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奠定学生素质教育开展的思想基础。
二、提高农村教师的文化教育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
近几年来,许多农村教师对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做出了积极努力,但还远不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这里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农村教师要从单纯的学历达标中走出来,追求对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真正掌握。我们的教学,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看,追求的不应仅仅是一个个互不联系的知识内容,而应是一个有序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要从所教学科知识的局限中走出来,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文化科学知识。除了具备所教学科知识,教师一定要基本掌握其他学科以及开展思想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相关知识。
一部分农村教师没有经过正规师范的学习,是由当地土生土长的高中毕业生选招上来的。虽然他们后来在不同程度上参加过各种培训和函授,但是知识的系统性还有待完善。为此学校应该注意经常督促教师进行继续进修,对本学科的内容进行系统学习与巩固,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教育素质,保证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三、提高农村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
教师素质的关键是师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光辉事业。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教育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无法替代的。
教师要树立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的教育观念,使学生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思考、如何适应社会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就可以上课教学,以及“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师资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在的要求。新型农村教师应具备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灵活适应科学技术和时代变化的综合能力,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提升自己,不断进取,勇于创新。
领导的适时谈话,是提高教师道德素质的好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个别的、亲切友好的、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是校长对教师做工作的主要方法。所以,领导经常与教师探讨工作中的对错得失,了解教师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对于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协调关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能够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状态。
师德,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教师的自我要求。许多农村教师都在困难的条件下用行动诠释着师德的高尚,值得我们去学习。
(责 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