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
摘要:随着H7N9禽流感病毒传播势头的蔓延,有必要采取相关应急措施来阻断其传播途径,并提高感染动物的检测率。介绍了H7N9禽流感检测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方案;应急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9-0022-01
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传播范围广、宿主范围大的高致病病毒[1,2]。因此为了控制其发展势头,应该予以针对性紧急监测方案,切断其传播途径,为防控H7N9禽流感病毒提供有效依据。
1 监测范围与对象
首先应该明确紧急监测方案的监测范围与对象。一般情况下,可以将监测范围分为三个等级,其一是核心监测区域,即发生人类感染H7N9病毒的区域或出现动物检测阳性的省(市);其二是重点监测区域,即同核心监测区临近的省(市);其三是一般监测区域,即除二者之外的区域。而所要监测的对象,则主要包括人工饲养的禽类、生猪以及野生的禽类等。
2 监测重点与数量
盲目监测不能有效提高监测效率,因此应该明确监测重点与数量。其一要对活禽交易市场进行监测,其中核心监测区域要采集所有活禽交易市场的样本,而重点监测区域则至少选择每个县的一个活禽交易市场进行监测,而一般监测区域则选取每个的区或市的一个活禽交易市场进行监测,数量在30只以上,并且覆盖所有摊位。其二要对家禽与生猪屠宰场进行监测,监测方式同上,即不同区域监测样本采集地数量不同,每次采集至少3个家禽或生猪群体,数量在30只左右;其三要对家禽养殖场与野生禽类栖息地进行监测,同样进行分类监测,其数量也在30只左右。期间一旦出现监测阳性,则重点对该区域进行防控和隔离处理。
3 监测方法
在对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过程中,一般使用血清学检测与病原学检测这两种方法。其中血清学检测主要参照《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技术》,结合血凝抑制试验,其中HI抗体水平≥24,即可判定为阳性;而病原学检测则采取荧光RT-PCR检测法,检测样本的HA基因片段,并同试剂盒进行比对分析。
4 监测应急方案
在对H7N9禽流感病毒监测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及时对阳性结果进行上报,对检测出阳性的区域,要在短时间内进行逐级上报,这样有利于制定高效的处理方案;其次要建立监测数据的定期上报制度,一般建议采取周报形式,对尚未出现阳性的区域,也要定期对区域内的监测情况进行汇报分析,这样可以为科学防治提供有效依据;然后要做好样本的收集与采集工作,严格认真填写样本的有关资料,如采集时间、地点、形式、数量以及检测结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样本资料的回溯性研究,还可以保证样本检测的准确率,从而保证应急监测方案的有效开展;最后要落实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在对阳性进行准确确认后,应该在短时间内进行防控措施,一方面要对阳性样本区域进行紧急处置,如限制动物移动、禁止市场交易、集中收购并宰杀、无菌消毒处理等,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区域内的人类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受到感染,以及加强对当地居民进行隔离防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势头,还能切实保证当地居民的健康质量。
综上,采取有效的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H7N9禽流感病毒的检测率与防控率,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J].吉林畜牧兽医,2013,34(4):7-8.
[2] 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动物H7N9禽流感紧急监测方案》和《动物H7N9禽流感应急处置指南(试行)》的通知[J].饲料广角,2013(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