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朝
摘要:高中生面临升学及毕业后走向社会,但很多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经不起困难与挫折。学校体育要刻意地设置困难,使学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挫折教育的意义,合理地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使学生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抗挫、耐挫、越挫越勇的心理基础,更好地为社会做贡献。
关键词:高中;体育;挫折;健康;素质
目前很多中学生经不起困难和挫折,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娇生惯养,不能吃苦耐劳,畏惧困难等,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会灰心、自闭、冷漠。在体育课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低下,表现为怕吃苦、不敢练、怕失败、意志弱、难坚持,而且在失败后,容易气馁等。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刻意设置困难,使学生在克服和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培养顽强的意志,锻炼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让学生在体育课中经受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对学生情感的陶冶、性格的塑造、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挫折教育的定义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只有遭受不断的挫折,人们才能在经验中吸取教训,只有在逆境中走向成功的人,才更能深刻理解什么是成功。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勇于挑战自我,培养坚强意志的一种方法。
二、对学生在体育课上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1.对体育新课标中的学生“健康目标”的延续理解。现行的体育新课标贯彻健康第一,健康不仅仅指身体上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良好的心理和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中学生很快就要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甚至进入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面临这些竞争,学生要经受挫折和失败,承受着比以往更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知道如何面对失败;可以提高学生心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更好地使他们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
2.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需要挫折教育。高中生正处在心理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思想意识日趋完善,生理迅速成熟,正是非常逆反、对抗的时期。高中生既没有脱离少年的心态,又急于向成年人靠拢,急于得到成年人的肯定、赏识,这个时期的挫折教育是心理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三、学生在体育课中产生挫折的心理原因分析
1.个性心理不完善是挫折心理产生的温床。高中学生个性虽然基本完善,但还需要再加培养,如情绪不稳定,容易偏激;认识比较片面,比较理想化;自尊心过强,承受能力低等等,这种不完善的个性成了体育活动中受挫的温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一旦遇到现实与自己个性心理有矛盾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
2.主客观矛盾是挫折心理产生的诱因。这里主观指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自我需求,客观指满足其需求的现实条件,在体育课中主客观矛盾处处存在,如学生希望进行某项体育运动而学校场地师资不允许之间的矛盾;在课中自我表现与机遇不平等之间的矛盾;与同学比赛竞争领先与落后之间的矛盾;强烈的独立自主与需要与纪律之间之间的矛盾等。
四、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的策略
1.体育教师要抓住时机,积极引导开展挫折教育。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遇到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以引导,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心理障碍。但是只凭空对学生讲如何提高自己耐挫折能力,学生往往会反感,他们会认为教师在把他们当作“小学生”,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挫折,抓住一闪而过的挫折教育机会,及时地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正确看待挫折,勇敢面对困难。
2.情境创设,困难磨练,让学生体验挫折。很多学生从小到大都是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生活比较单纯,与竞争激烈的社会接触较少,所受挫折与困难相对较少。一旦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如人意的事,他们往往难以接受,经不起挫折和困难的打击。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人为制造一定的场景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压力,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这种情境教学的创设,教师要有一定的把握度,不能一味地打压,让学生受挫。
例如,在田径跳高教学中,当基本技术教学完成,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技术,能顺利跃过一定的高度,学生已多次体验到成功跃过的喜悦。这时,教师要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和能力较差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分别逐渐提高高度,让学生自练,只要学生能在某一高度连续完成两次,教师就继续增加高度,直至学生完全跃不过失败为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旁只做语言鼓励和必要的技术指导,让学生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体验失败挫折。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在课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让学生体验挫折,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挫折完全是由教师对学生提出更高学习目标故意造成的。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简单地直接调整到一定的高度,让每位学生都来一次“挫折”,学生就会认为反正大家都过不去,我过不去也正常,挫折感就不会产生,教师预期创设的挫折教育也就一点都达不到效果。
3.活动体验,承受挫折,“无为而治”地进行挫折教育。在体育教学中,主体是学生,高中学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与意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把握着主动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挫折教育领域我认为也一样,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各类对抗、竞争项目教学较多,像短跑、跳远、投篮比赛等,学生体验挫折的机会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学生认识挫折、理解挫折很好的途径。因此,教师要适时放手,大胆让学生自己体会。
现在的社会是全面竞争的社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怎样让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竞争失利面前愈挫愈勇,不气不馁,勇往直前,这需要我们教育者努力探索追求。体育教师应该利用好课堂这一良好的契机和场所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建立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中学阶段,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教师必须抓好这一时期,采用适合中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进行抗“挫折能力”教育。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