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燕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课文,人教版长期以来将此文编入初中课本,当前其他很多版本也将此文编入初中教材。可是,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在解释和翻译第六段的时候,对“卑鄙”一词的解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人教版教材“初级中学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人教版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注解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同一种版本对“卑鄙”一词的注解前后差距很大。“卑”字释义为“身份低微”,这是一致的;“鄙”字释义为“出身鄙野”或“见识短浅”,这是不同的。苏教版、语文版、鲁教版、沪教版、鄂教版、浙教版、河大版等版本的解释也类似这两种情况。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以《出师表》为古诗文阅读材料的试题频繁出现,其中涉及解释(或翻译)“卑鄙”一词的参考答案也千差万别,比如:
2009年湖北黄石、青海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2004年北京丰台、2009年辽宁锦州、四川资阳等地的参考答案是“低微鄙陋”(低微而鄙陋);
2005年浙江温州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地位低微,学识浅陋”;
2004年北京东城、2005年广东河源、福建龙岩、广东梅州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005年湖北武汉等地的参考答案是“身份低微,见识短浅”或“出身鄙野”(将“卑鄙”解释为“出身鄙野”,“卑”和“鄙”的意思模糊不清);
2010年贵州安顺的参考答案是“出身卑微”,2009年湖南邵阳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出生卑微,身份低贱”,2004年青海湟中等地的参考答案是“地位低下,身份低微(低微鄙陋或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归纳起来,各种版本及各地中考对“卑鄙”一词意义的解释有同有异。相同之处是将“卑”解释为“身份低微”,不同之处在于对“鄙”字的解释,而且有很大的差异。如苏教版教材以及2004年北京东城的中考等将“鄙”字解释为“出身鄙野”,人教版实验教材以及2009年湖北黄石的中考等将“鄙”字解释为“见识短浅”。
“鄙”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笔者认为应该解释为“见识短浅”。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鄙”的解释有三条:
(1)边疆,边远的地方。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引自《为学》)
(2)庸俗,浅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引自《曹刿论战》)
(3)看不起,轻视。如:“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引自《左传·宣公十四年》)
三种意义,对“鄙”的词性分别做了界定:名词、形容词、动词。其中,第二种意义是第一种意义的引申。“鄙”本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与“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如“人争非之,以为鄙吝”(司马光《训俭示康》)、“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孔雀东南飞》)等。
人教版“初级中学教科书”等版本的教材及部分地区的中考答案将“鄙”解释为“出身鄙野”,显然采取了“鄙”的本义即“边疆,边远的地方”。可是,这样去解释有牵强附会之嫌乃至错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等教材及部分地区的中考答案将“鄙”字解释为“见识短浅”,采取了“鄙”的引申义即“庸俗,浅陋”,这样去解释更为准确。
第一,“鄙”和“卑”都是形容词。在“先帝不以臣卑鄙”一句中,从词法和句法来看,“卑”和“鄙”两个字都是形容词。“卑”既然有“身份低微”之意,“卑”就应该是形容词了。那么,“鄙”也就应该当做形容词,解释为“庸俗,浅陋”或者“见识短浅”。这样,“卑”和“鄙”就组成了并列式合成词,不仅词性相同,而且意思并列又关联。
在古汉语中,“卑鄙”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或称“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说的是身份与地位问题;“鄙”指见识短浅,说的是认识与目光问题。可见,“卑”和“鄙”词性相同,意思关联,形式并列。后来“卑鄙”合用,凝固成形容词,表示“卑微鄙陋”,意思是“地位低下,庸俗浅陋”,一般用于自谦(自称,表谦逊)。
第二,“鄙”的引申义是“见识短浅”。古语中“卑鄙”是并列式合成词,“卑”指“身份低微”,“鄙”指“见识短浅”。后来,“卑鄙”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鄙”本义指远离都市的边远地区,和“都”(都市)相对。因为住在边远地区,消息闭塞,行为粗俗,所以“鄙”引申为“庸俗、浅陋”(见识短浅)。例如“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意思是“做大官的见识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因此,“鄙”与“卑”合用,意思是“见识短浅”,一般用于自谦。如“鄙夫”、“鄙老”(老人自谦之词)等,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就是诸葛亮的自谦语,表示谦逊,意思是“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值得注意的是,正确理解“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以”字,是正确理解“卑鄙”一词的关键。此句中的“以”字是连词,表示行为、结果产生的原因,意思是“因为”,不能解释为动词“认为”。因为,先帝是第三方,陈述者是诸葛亮。“因为”是客观的,“认为”是主观的。而诸葛亮不可能知道先帝的“主观”,所以应该解释为“因为”。更为重要的是,将“以”解释为连词“因为”,能对诸葛亮谦逊的态度起到强调的作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事实,“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也是事实,这些都不是先帝的主观认为。
将“鄙”字按引申义、自谦语来解释历来为人们达成共识。晋人陈寿《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一次引用“出师表”这节文字,没有做任何注解。宋人裴松之《三国志注》也没有关于“卑鄙”一词的注解。梁朝萧统《昭明文选》首次命名《出师表》,他是这样注释“猥自枉屈”一句的:“猥,犹曲也。言己曲蒙先帝自枉屈而来也。”由此不难推知前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的意思。周大璞等人的《古文观止注译》将“卑鄙”解释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朱东润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将“卑鄙”解释为“地位卑微,识见鄙陋”。
第三,“鄙”的语境义是“见识短浅”。词语的解释必须结合文本,既要分析该词语的语义环境,又要分析词语的语言环境,比如行文思路、前后照应等,这是正确理解“卑鄙”一词的关键。在《出师表》第六段中,诸葛亮首先追述自己的身份、地位:“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极言“身份低微”、“地位低下”,并强调这是事实,下呼“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字;接着叙述自己淡泊的志趣:“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下呼“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字,极言一个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求闻名显达、无意王侯将相的人,当然“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真是谦逊至极。
综上所述,诸葛亮《出师表》第六段“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鄙”字应该解释为“见识短浅”。
参考文献
1.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年商务印书馆,1983.
2.许慎,徐弦.说文解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大璞,等.古文观止注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4.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