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水
日前,已淡出中国家电市场10多年时间、品牌几乎要被消费者所遗忘的美国惠而浦,突然宣布拟以34亿人民币取得合肥三洋51%的控股权,借道强势回归。这桩看似惠而浦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家电消费市场的“回归计”,实则是一场由惠而浦向海尔发起的“王子复仇计”。
这桩由美国白色家电巨头惠而浦对中日合资家电企业合肥三洋(600983)的收购案,意外扯出了一场全球白色家电两大巨头——海尔与惠而浦之前的“江湖恩冤”。当年,不过20多岁的中国企业海尔,成功击败了将近百岁的美国企业惠而浦,最终登顶全球白电冠军,并将这一地位保持至今。
这一次,惠而浦以实际行动宣告,不能再次“坐以待毙”,必须要主动出击,选择在中国市场发起对海尔的正面挑战。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桩交易显然难以达到惠而浦预期的结果,因为从一开始惠而浦决定选择合肥三洋这块“跳板”时,就已经输了一半。
此次,惠而浦主要通过从松下电器手中接过合肥三洋的股权,并以定向增发的方式达到对合肥三洋的绝对控股。对于合肥三洋这家上市公司来说,过去多年来一直依赖松下电器旗下的三洋电机提供的“品牌”、“技术”、“专家”等核心资源,维持在中国洗衣机市场的发展,自身缺少在产业和产品上的核心优势 。
过去一年多以来,合肥三洋曾因为松下电器将旗下的三洋电机全球除中国外的洗衣机、冰箱等白电产业的品牌、技术、网络等核心资产出售给海尔,而一度面临着未来发展方向的迷失,最终不得不紧急推出“帝度”新品牌,拓展冰箱、小家电等多元业务来挽救市场。
相对此前,松下电器已将三洋冰洗业务在全球最核心的技术、品牌、网络等资产,全盘出售给海尔。此次松下电器卖给惠而浦的合肥三洋只有股权,以及一个“短期出租的品牌、授权使用的技术”空壳。如果说,海尔买到的是三洋在全球的自主经营业务,那么惠而浦买到的只是三洋在中国的授权贴牌业务,这意味着惠而浦34亿元买到的只是合肥三洋在中国的一个营销服务网络资源,这一度被认为是众多外资企业最大的“短板”。
当前,合肥三洋旗下拥有不到5年租约的“三洋”品牌、刚推出1年多的“帝度”新品牌,以及今年初从政府手中拿到的早已“满目疮痍”的低端品牌荣事达,还有市场排名第五位的洗衣机业务、市场排名10位之外的冰箱业务和还没有步入正轨的小家电业务。
随着惠而浦的入主,接下来这家公司将面临一个“美国、中国、日本”三国的企业管理体系、技术创新体系,以及4个品牌之间的重组融合难题,还有亟待打开中国冰箱、洗衣机市场格局的经营目标压力。
而惠而浦的对手海尔,如今在中国家电市场上,冰箱业务的体量是合肥三洋的10倍以上,洗衣机业务的体量也是合肥三洋的5倍以上,并牢牢占据着中国白电市场的绝对份额。显然不是“惠而浦+合肥三洋”这一弱弱组合所能撼动的。
与10多年前惠而浦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相比,如今中国白色家电领域的外资品牌早已沦为配角。无论是曾经的导师日本企业松下、夏普,还是在全球强势的三星、LG,或是欧美的西门子、惠而浦、伊莱克斯,早就构不成中国企业的直接竞争对手。
有意思的是,早在8年前,有意扩展全球白电市场版图,并在惠而浦的老巢发起收购美泰克行动的海尔,最终因为惠而浦参与竞购失败,这因此加速了海尔在全球白电市场对惠而浦的挑战速度。当年,惠而浦收购美泰克的资金高达27亿美元,创下企业发展史上的第一大收购案。如今,惠而浦再度在中国市场上发起了一笔高额的收购,显然还将面临无法换回这一局势的尴尬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