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题材戏曲作品研究

2013-04-29 05:17惠梦丽
西江月·中旬 2013年9期
关键词:范蠡

惠梦丽

【摘 要】范蠡作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杰出商人,以他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在元明清三代层出不穷。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范蠡题材戏曲作品虽情节类似,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思想内涵表达以及艺术特色成就上都有其独特之处,从中也可以看出作家不同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本文拟在对有关范蠡的戏曲作品进行收集、整理中梳理出范蠡题材戏曲作品的脉络,并重点对明代时期的范蠡题材戏曲作品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以展示范蠡在这一时期的剧作家笔下形象的不同侧面,进而揭示这些剧作家的审美趋向与文化心理情况。

【关键词】范蠡;戏曲作品;范蠡形象

一、范蠡的生平情况

范蠡,字少伯,约出生于公元前536年,“其始居楚也,生于宛橐,或伍户之虚。其为结僮之时,一痴一醒,时人尽以为狂。然独有圣贤之明,人莫可与语,以内视若盲,反听若聋”。可见范蠡出身贫寒之家,却胸有才略、机敏睿智,年轻时,就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然而,范蠡当时正处于楚平王统治时代,统治者昏庸残忍,又轻信谗言,残害忠良,政治腐败黑暗,像范蠡这样的有才之士得不到启用。于是公元前516年,时年二十五岁的范蠡同当时的楚宛令文种一起离开楚国到他国谋求发展。据《越绝书》记载,范蠡和文种离开楚国后先去的吴国,但是到吴国后知道伍子胥已在吴王左右,估计他们在吴国已得不到重用,便又离开吴国来到越国。范蠡刚到越国时,越大夫石买进谗言,使得范蠡并未得到任用,直到石买被杀后,勾践才开始任用范蠡。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执意对吴国开战,最终兵败会稽山。也直到这时,范蠡才进一步得到越王的重用,他的政治之才、军事之才才得到充分施展。范蠡说服越王以退为进,入吴为奴,忍辱求生。从吴国赦免回国之后,越王勾践迫不及待的想要复仇,好在在范蠡的劝阻之下,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繁殖人口,以裕兵源。经过几年的努力,越过的国力大大增强,勾践认为伐吴的时机来了,于是征求范蠡的意见,范蠡以“天时未至”反对出兵。公元前484年,吴国君臣反目,勾践认为出兵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范蠡再次以“天地未形”反对伐吴。直到公元前476年,经过近二十年的休养生息,越国的实力越来越强,而吴国的危机日益加深,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范蠡不再反对进攻,于是越国派大军攻入了吴国,大败吴军,将吴王夫差困于姑苏之内。吴王夫差借自己当年曾放过勾践之事,派使者求情,希望勾践能够保留吴国,勾践感于情面有所犹豫。这时范蠡又向勾践陈述个中利害,最后干脆当机立断,不待王命,自己“击鼓兴师以随使者,至于姑苏之宫,不伤越民,遂灭吴”,可见范蠡作为一个谋士,他高瞻远瞩、沉毅果决,他处变不惊、应付自如。

吴国灭亡,越国成为霸主,立下汗马功劳的范蠡,本应享受高官厚禄、锦衣玉食,可是他却选择了辞官归隐。这也正是范蠡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明智之处,他深知“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离开越国,范蠡先是泛舟来到齐国,并改名为鸱夷子皮,他教导村民农耕之术,治产数十万,一时声名大噪,齐君闻范蠡之贤,欲征聘范蠡为相,范蠡弃却家私,移居定陶村,改名陶朱公。在陶期间,范蠡“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作为儒商鼻祖,范蠡经商有方,随时逐利,宽以待人,经营中善于选择对象和利用时令变化调整行为,其中“农末俱利”和“平粜齐物”的经济主张更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晚年,范蠡因次子醉酒打死楚大夫之子被处斩而悔其子女受家财之累,于是再次散尽钱财,访道修真,以偿夙愿。

二、有关范蠡的戏曲作品

作为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商人,范蠡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他满腹经纶、聪明睿智,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他功成名就却急流勇退;他辞官经商三聚三散。他的这些曲折精彩的人生经历连同他与美女西施之间的关系一起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历代戏曲作品中对于范蠡形象的刻画,也主要从这几方面出发。金院本有《范蠡》,陶宗仪《缀耕录》卷二五著录。元代关于范蠡的杂剧有4篇,分别是阙名的《范蠡沉西施》、关汉卿的《姑苏台范蠡进西施》、吴昌龄的《陶朱公五湖沉西施》和赵明道的《灭吴王范蠡归湖》。前三部剧本都已遗失,只有赵明道的残本《灭吴王范蠡归湖》还保存下来。明代的時候,除了翀园生的《浮鸱记》已佚之外,还有汪道昆的传奇《大雅堂杂剧·五湖游》;梁辰鱼的传奇《浣纱记》;无名氏的《倒浣纱传奇》。到了清代,徐石麟有杂剧《浮西施》一部。

尽管元代阙名的《范蠡沉西施》、关汉卿的《姑苏台范蠡进西施》和吴昌龄的《陶朱公五湖沉西施》都已佚,但是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大致内容。《范蠡沉西施》和《陶朱公五湖沉西施》,大致在写范蠡为助越王勾践灭掉越国而进献美女西施,最终成功迷惑吴王夫差完成使命的西施却不被世人认可被范蠡沉于五湖之中。而《姑苏台进西施》大致内容也是写范蠡作为越国谋臣,挑选美女西施进献给吴王夫差,以迷惑乱国,从而达到灭掉吴国的目的。至于吴国灭亡之后,范蠡如何处置西施,就不得而知了。《灭吴王范蠡归湖》,今仅存残本短剧一折。剧中范蠡忠臣见谤、功臣被妒,越王勾践听信西施谗言,疏远排挤范蠡,致使其满腔痛苦愤怒,最终退隐江湖。清代徐石麟《浮西施》承继元人杂剧,写范蠡沉西施于五湖的故事。至于明代汪道昆的《五湖游》、梁辰鱼的《浣纱记》以及无名氏的《倒浣纱传奇》,下文将作为范蠡题材戏曲作品的代表进行具体的分析。

总的来说,无论是元代还是后来的清代,在这些时期的戏曲作品中,范蠡主要是作为一个谋士,一个政治家出现的,他与西施之间更多是政治上的联系,并没有出现所谓的爱情。或是范蠡为了政治上的成功,利用西施使用美人计,功成之后,却又将无辜的西施沉于湖中;又或是西施继而迷惑越王排挤范蠡,致使范蠡最终归隐山中。

三、范蠡题材的代表作品研究

(一)《五湖游》

《五湖游》,作者汪道昆,全称《陶朱公五湖泛舟》。此剧完成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为一折短剧,叙春秋吴越相争,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身退,而携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剧中范蠡与西施为夫妻关系,二人相敬相爱,想要摆脱世俗、泛舟归隐,正如剧尾所唱:“〔侥侥令〕年华凭落木,生事任孤舟,试看水鸟双双原有偶,一任取,草萋萋,江上愁。〔园林好〕倒金尊,川霞未收,吹玉笛,湖风已秋,正是莼鲈时候,搴宿莽,向芳洲……”。

在《五湖游》中,对于范蠡形象的塑造主要就在其不慕功名富贵,超然归隐的美德。这也是作者自身的归隐思想的直接体现。汪道昆,初字玉卿,改字伯玉,号高阳生,晚年又号歙翁,安徽歙县人。明世宗嘉靖四年,出生于商人家庭,祖父汪守义、父亲汪良彬、叔父汪良直皆以经商为业,但却轻财好义,注重学问。汪道昆少负盛名,不仅武略超群,文涛也相当出众。嘉靖二十六年中进士,除浙江金华府义乌县知县,自此走上仕途。汪道昆一生宦海沉浮,晚年不满权臣严嵩父子把持朝政、诬陷忠臣、祸乱朝纲,而返乡归隐。因此,汪道昆对于范蠡的功成身退是十分推崇和欣赏的,在《五湖游》中,他主要截取范蠡归隐游五湖这一个片段,借以表达在现实官场的黑暗与无奈之下,不如归隐山林。如明末祁彪佳《远山堂剧品》所评:“五湖之游,是英雄退步,正不可作寂寞无聊之语。此剧以冷眼写出热心,自是俗肠针贬”。

(二)《浣纱记》

《浣纱记》,明代梁辰鱼所作,全剧共四十五出,以范蠡和西施悲欢离合的爱情来演绎吴越两国之间的兴衰存亡。主要情节是春秋吴越争霸之际,越国战败, 范蠡为了越国,不顾儿女私情,将自己的恋人西施送到吴国以施展美人计。得到西施后的吴王果然沉湎酒色,听信谗言,杀害忠臣,终于被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越王勾践所击败。完成特殊使命的西施回到越国,同范蠡团聚,二人携手驾一叶扁舟,泛湖而去。

《浣纱记》中的范蠡,无疑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所表现的中心人物。其中范蠡不在仅仅作为谋士、政治家的化身,而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个性色彩的富于理性精神的理想人物。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范蠡作为一个谋士的聪敏睿智。在整个兴越伐吴事业中范蠡充当着核心人物。在会稽之战,越军大败被围之际,范蠡依然能够审时度势、冷静布局,“不如一面坚壁清野,老彼戎师。一面遣使修词,求其和好,以臣言之,此为上策”。以“以退为进”的方式开始复仇之路。在勾践入吴为奴的三年中,范蠡不仅与其共患难,而且不时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如《送践》、《养马》、《越叹》、《问疾》等出中,范蠡不断劝慰勾践莫要悲伤,鼓励其忍受凄凉处境和一时艰辛,以求日后复仇。归国之后,范蠡更为整个复仇大业筹谋规划,向吴王屡屡献计:先是向吴王进贡美女,以其沉迷女色,不理朝政;二是休养生息,繁殖人口;三是连通齐、晋、楚,谋求诸侯援助;最后是以钱易粮。范蠡凭借其政治远见和军事谋略,在内政外交方面为越国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次,我们可以看到范蠡作为一个政治家功名身退的明智。在《治定》一出中,范蠡直道:“吾闻高乌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主公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范蠡清楚的看出君臣之间的本质,处于危难之际的君王为了国家权力,不得不重用谋士、臣子。然而到了太平之际,君王又会为了掌控权力而想着除去这些重臣。也正是看到了这一实质,范蠡在功成名遂之际,果断的抛弃荣华富贵,归隐而去。再次,我们可以看到范蠡对待爱情的隐忍忠贞。在以往的戏曲作品中,范蠡与西施之间仅仅出于政治上利用与被利用的联系,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爱情。而梁辰鱼的《浣纱记》第一次改变这一旧式关系,使之成为家国大义而舍弃自我爱情的情侣。在与西施的爱情之中,范蠡一方面表现出他的理性与崇高,在国家社稷的利益面前舍弃个人的爱情;另一方面体现了他的忠贞,当西施以色事吴王之后,抛弃世俗的偏见,忠守前盟,与西施结为夫妻归隐山林。由此,范蠡的形象更加丰满,更具人性。

总的来说,《浣纱记》中的范蠡足智多谋,志向高远,能屈能伸。而《浣纱记》对于范蠡形象的如此推崇正是作者自我意图的体现。梁辰鱼身处的明王朝,内有君王昏庸,奸臣当道,外有蒙古俺答入侵,倭寇滋扰,可谓内忧外患。他通过批判沉湎酒色、误听谗言、不纳忠谏的吴王夫差和贪贿卖国、排斥异议、奸诈邪佞的权相伯嚭,谴责当今明王朝统治的黑暗。同时,梁辰鱼希望能够像范蠡那样尽情地施展政治才能,为挽救朝廷或振兴国家作出贡献,即使牺牲生命或者爱情也在所不惜。最后,范蠡的功成身退也符合着梁辰鱼的道家思考,面对昏庸腐败的朝廷,希求通过“隐”来获得独立自由。

(三)《倒浣纱传奇》

《倒浣纱》出于《浣纱记》之后,作者不详,情节沿袭《浣纱记》,而立意却有所颠覆。《曲海总目提要补编》云:“未详作者姓氏,盖出于梁辰鱼之后。演伍员子封率齐师来越为父复仇,范蠡沉西施变姓名隐居仙去,与《浣纱记》亦异,故名《倒浣纱》”。《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说此剧“以与梁辰鱼《浣纱记》示异”。

其主要情节是西施奉越王之命到吴国实施美人计、离间计,大功告成后,请求返回越国。但是范蠡认为西施迷惑君王、离间君臣,为免越国再重蹈吴国覆辙,其罪应当死。于是,范蠡将无辜的西施投入烟波浩渺的太湖之后。而范蠡隐姓埋名,入山隐居。之后,范蠡和西施在靈宝天尊的调解下和解,同列仙班。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倒浣纱》中同样刻画了范蠡作为一个谋士的聪明睿智,帮助越国灭掉吴国,完成兴越灭吴大业。但是,却将无辜的西施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处死,就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甚至是冷情。他列数西施三大罪状:“娘娘既为吴国夫人,当谏吴王远佞亲贤、修治国政,每进谗谮之言,杀害大臣,其罪一也;引诱吴王,荒淫无度,宫建八景,劳民伤财,其罪二也;忘宠幸之恩情,为反间之柔奸,致令国破家亡,其罪三也。”其次,《倒浣纱》采用《史记》关于范蠡辞官后的记载,述其经商事迹,其先后三聚三散,成为儒商鼻祖。

作者之所以这样写,与当时的时代特征有着密切的关联。《倒浣纱》创作于明代末期。当时的上层统治集团荒淫无道、只知取乐,因此,这时的西施形象更多的是承载着百姓的美色亡国思想。其次,对于范蠡形象的塑造,也是迎合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明王朝统治的岌岌可危如同当时的越国一样,这就需要出现范蠡这样深谋远虑的谋士,为国家社稷出谋划策,转危为安。而仕途、官场的黑暗排挤,又不禁让人失望,希望如同范蠡那样功成身退,超然于世。

四、结语

范蠡的故事延续了两千余年,其间发展变化,蕴含多重政治、社会、文化因素。而元明清时代的范蠡题材戏曲作品虽然情节类似,但在人物形象塑造、思想内涵表达以及艺术特色成就上都有其独特之处,这是由作家不同的审美倾向和文化心理所决定的;也是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变化发展的体现。但总的来说,范蠡一生丰富的经历正体现了古代男性自我价值之追求在儒道思想相互交融的时代,无论是范蠡兼济天下的入世,还是独善其身的出世都是古人向往追求的理想人生。正因为如此,范蠡这一形象自先秦以来始终成为文人笔下着重刻画的对象。

【参考文献】

[1]吕不韦.吕氏春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82.

[3]米可泓.国语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曲海总目提要补编[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5]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6]郭英德.明清传奇史[M].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范蠡
幸福的上金谷
范蠡卖牛
范蠡卖马
范蠡还钱
“知止”的天堂
范蠡故里疏议——从三十里屯遗址的发现看范蠡籍里
范蠡的私心
商圣范蠡故里是界中
范蠡生平大事年表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