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切&奥斯特《此时此地》“我们谈话时,让年轻人翻白眼去吧”

2013-04-29 01:39
OV海外文摘 2013年9期
关键词:奥斯特库切火花

在书信集即将(或已经)终结的年代,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和J·M·库切(J. M. Coetzee)的通信集《此时此刻》似乎要开启全新的篇章。

两位作者于2008年2月第一次会面,不久库切就写信给奥斯特,建议彼此通信以“激发创作的火花”。《此时此地》中的第一封信的时间是2008年7月,库切没有任何开场白,直接道出了他对友谊的看法,因为他“一直在思考这个话题”。很快,奥斯特就在回信中谈到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由此,二人开展了为期三年的通信历程。

奥斯特的家在美国布鲁克林,库切则身在远隔重洋的澳大利亚,他们的书信长短不一,有三言两语,也有长篇大论;有时一天之内连发几封,有时间隔数月。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采用手写书信再邮寄的方式,时不时会传真,偶尔还会用电子邮件(由于奥斯特不用电子邮件,收发都由他的妻子代劳)。

通信期间,他们也会见面,双方都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在葡萄牙、意大利、法国的聚会时光。两人也会在信中提到各自的家庭、旅途中的所闻所见、感兴趣的书籍和电影,以及自己的小说,但主要内容还是他们对各种话题的讨论,比如友谊、体育、德里达(法国哲学家)、国际政治等等。

乍看之下,这二位知名作家似乎不太可能成为笔友。奥斯特比库切小了7岁,是一个内心狂热的人:他喜欢研究稀奇古怪的事件,也知道许多奇闻趣事;他推崇的“非主流”书籍和电影最后总是大受好评。而库切,来自南非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更像是一位挑剔多疑的思想家,强硬坚定的道学家,他剥去社会和政治的固见,寻求回归本真体验的道德哲学。但《此时此地》中更多浮现的却是他们的共同点。

例如,奥斯特和库切都热爱运动,可是他们喜欢的种类或者喜欢的原因不同,所以他们有很多心得体会要告诉对方。奥斯特认为运动的魅力在于这是“一种表演艺术”,库切则回应他热爱运动的原因不是出于审美考虑,而是“满足我道德上的需求”,即“对英雄的渴求”。

他们还发现了彼此在其他方面的共同爱好,并都进行了热烈且具启发意义的讨论,如:卡夫卡和贝克特;政治自由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诗歌的挫败;自己的作品能否流传;每个人跟他所吃的食物的关系(远比我们认为的更加复杂);小说家不应该公开回应批评;接受采访远不如两个人私下的谈话有趣;为了保持创造力,作家必须不断尝试新鲜事物,等等。在上述所有方面中,最后的共同信念似乎正是促成该书信集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由于两人意见一致的地方太多了,反而成了《此时此刻》的毛病——通篇看下来,他们的对话就像是独白。到了全书的三分之二处,书信集的整体情绪从“激发火花”变成了“惺惺相惜”。有段时间,他们的讨论似乎失去了动力,于是奥斯特说:“发发牢骚,也不失为趣事”,然后提出:“当我们谈话时,让年轻人翻白眼去吧。”老实说,作为读者我还真想这么做。但我也不禁好奇:要是这两人大多数时候意见相左,《此时此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不管变成什么样子,有一点是确定的——友谊才是这本书的真正意义。

毕竟两位作者通信的最初目的并不是要合写一本书,而是要发展一段友谊。当然,这就像把双刃剑,暴露了这本书的许多弱点。但从整体来看,《此时此地》探索了两位知名作家的交往互动,也无形中扩展了他们以及我们对友谊的思考。

猜你喜欢
奥斯特库切火花
对数平均不等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持久的火花
库切《耻》中的凝视之耻
浅谈奥斯特电流磁效应的哲学价值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不要打扰贫穷
事业火花事这样被闲聊出未来的
后现代的自我身份——析保罗·奥斯特的《玻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