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
帮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成为他自己
我的孩子4岁,一直很听话,但最近的两件事让我很困惑,不知怎么处理。一件事是,幼儿园搞活动跳亲子舞,要求家长参与,排练的时候他完全不听老师的指令,这让我特别为难,跟他谈了答应得好好的,但不一会又找不到他了。我真的很生气,回家打了他,那天夜里他惊醒了很多次,每次都说“妈妈我再也不敢了。”我很后悔那样做。今天晚上又要排练,我都有点不想去了,很纠结。第二件事是孩子不喜欢奶奶,放学不肯让奶奶接,也不肯牵奶奶的手,奶奶为这事都哭了好几次,说要打包回老家。孩子什么事都要找我,奶奶也会说“等妈妈上班去看你找谁”的气话。我真的觉得很迷惘,望指点,衷心感谢!
回答:
这两件事都表明,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需要我们了解。我的建议是,问问孩子的想法。比如第一件事,妈妈可以试着这样问:我观察到在跳舞的时候,你一直离开教室,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孩子有很多原因这样做,如果我们不了解背后的原因,一味地让他们听话地在教室里,一来孩子很难做到,二来即使孩子做到了,也有可能错过了对他们的了解。
当然,在公众场合,妈妈要面临很多压力,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在那样做之前,先来接纳自己的压力和不容易,允许自己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动手打孩子,这是很重要的。孩子不需要一个生活在愧疚情绪中的妈妈。
无论如何,“打人是粗野的行为”,在接纳自己后,妈妈需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这是妈妈为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孩子也将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学习和思考所发生的一切。
真诚地为自己不当的行为道歉,若妈妈可以这样做,孩子就可以自己整合他看到、听到以及经验到的,这个过程,孩子的内心会重新升起自尊的种子。
有很多时候,我都不喜欢集体活动。在集体里,若活动本身的精神性不强,人很容易在人群中丢失自己。孩子的身体都是很精微和敏感的,他们的行为可能更直接地说明了这一点。我建议,当孩子有一个不太令大多数人喜欢的行为时,孩子的父母先放下判断,真切地倾听孩子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再看看可以做怎样恰当的帮助。
如果孩子是因为老师总是指责他而令他无法融入,妈妈可以找老师谈谈,看看可以与老师一起做些什么,帮助孩子,而不再让孩子影响大家。
妈妈可以这样说:我很抱歉因为我孩子的行为影响了大家,我也很愧疚,为了这件事动手打了他,为此我已经向他道歉了。我也询问了他为什么在排练的时候总是离开,他告诉我他总做不好动作,所以不太想参加。我想请老师帮助,看看怎样可以鼓励他慢慢地学会这些动作,让他有信心一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我很想听听老师的建议。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要做到这些很难。是很不容易,但这很值得我们练习,因为我们爱孩子,希望帮助他们成长。很多时候,当人们知道他为什么做这件事时,他们就会有学习的动力。
这个行为将帮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在得到帮助时,他们将有机会成为他们自己。
奶奶听到孙子不喜欢自己,一定很难受,因为她爱孙子,在意他们的言行。妈妈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理解奶奶这个朴素的感情。
妈妈可以这样说:我很能理解你的感受,有时孩子也对我说一些令我伤心的话,我也体会过。我很感谢你来我家帮助我们带孩子,这是很辛苦的。同时,因为孩子正处在表达自己,想成为他自己的年龄,他们的很多行为和语言都表现得直接,他们正在学习如何表达自己,这个时候的确对大人是个挑战。我看到书上说,孩子要先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得到满足了以后,他们才开始学习体会别人的想法。
通常,当老人的感受被孩子的父母理解了,他们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而在这之后,妈妈可以问奶奶,愿不愿学习一些与孩子相处的小技巧。
这个工作很不容易,若家长请老人帮助带孩子,捍卫这个工作是很必要的。
观察19个月生气的幼儿
宝宝现在19个月,有时候会突然生气,把周围的东西都扔到地上。若训斥她,她会继续扔,还会踢扔到地上的东西。如果不理她,她就一头趴在桌子上或者沙发上,再不理就干脆趴地上了,怎么弄都不行。如何帮助她改掉这个习惯?
回答:
观察、观察、再观察。
对幼儿的陪伴没有他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他们的一切行为都是有原因的。有时候,一个19个月的宝宝会因为自己玩弄手中的玩具不顺利而发脾气。这个时候,我们就很清楚,他们为什么要把那个东西和全部的东西扔在地上了。
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训斥她们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是偷偷地收起那些超出他们能力的玩具更有效果。
这个年龄的人类就是这样,认真而真实。有时他们会为了摆弄一个小东西而急得满头大汗,不得要领。但他们真的是很生气,非常生气。
抱过来,对他们:真生气啊。妈妈陪陪你,妈妈爱你。
如何同时带两个孩子
我今年28岁,有两个孩子。大儿子2岁9个月,小儿子4个月。在生第二个孩子之前,遇到的育儿问题基本能在育儿书和女报的这个专栏里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但自从二儿子出生后,我的生活陷入一团糟。主要表现是,大儿子见我带小儿子有时会吃醋,不停地要求我抱他并做这个做那个,稍有不满就大发脾气。我知道他是吃弟弟的醋,所以总是尽量满足他,但是有时哄半个小时都不起效果,往往事情发展到最后我跟他都情绪失控。我想知道,他发脾气的时候我该如何处理?如何能够让他的情绪尽快冷静下来?
回答:
带两个相差2岁的孩子,其难度可想而知。首要的办法是,尽快找一个得力的帮手。小儿子现在只有4个月,得力的帮手可以比较好地照顾他的生活起居,以让妈妈腾出一些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
很多人现在知道了,若要照顾好孩子,前提是先照顾自己。人在累、饿、压力大的情况下难免情绪失控。所以,对于你来说,似乎还不是处理孩子发脾气的问题,而是先得把自己解救出来。
我没有带两个孩子的经历,所以必须坦诚地说,即使我表达最真切的理解,那也只能是理解的一部分,因为我无法体验你每日的生活。我只能作这样的切换,作为一个职业女性,要如何协调工作压力和带孩子的问题。
我不知道,在这个时候生第二个孩子是否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也不了解,同时在家带两个孩子是否出于你个人的意愿。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所有的生活问题都需要尊重和被解决,但我不知道,当我们无法完全负起责任时,我们有什么退路。情况也许是最初的时候,你很高兴地承担带两个孩子的职责,但现在,你似乎无法完全地应付与两个孩子困在家里的生活。面对这样的事实,你是否仍有很多选择?
你的先生是否愿意承担更多一些的责任?或者,他可以分担一些压力?再或者,你的亲友中,是否有年轻有理解力的人可以帮助,哪怕帮助一两个小时?又或者,你可以想办法请专业年轻的阿姨陪伴孩子一个上午……
这样的思考绝不是可有可无,你需要时间获得暂时的释放,也许你需要参加一个有意义的团体,或者学习一个你感兴趣的课程,在那个时间里,你可以全情地投入其中。
当孩子们看到一个全情投入的妈妈回到他们身边时,他们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喜悦与满足。
处理两岁半孩子的人际交往
宝宝快两岁半了,很喜欢看绘本,语言发展很好,说话很有条理。运动方面比同龄宝宝差一些,双脚蹦还不会,不太爱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有时想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会站在旁边看,不会问人家借,有时会直接伸手去夺。我鼓励她去问小朋友借,她明明没有开口,但会回答我说小朋友不愿意借给她,她会要求我去帮她借。生活中很多事她都是自己做的,在外面她与小朋友发生纠纷,我也很少干涉。不懂她为什么会这样?
回答:
当两岁半的孩子与小朋友发生纠纷时,需要家长介入。孩子并不知道如何处理冲突,家长的不干涉往往会造成孩子无法面对人际交往压力,结果自然是对人际交往的惧怕。
成人如何介入需要大家好好学习,这是很重要的课题。
首先需要明确规则,推荐大家去了解“爱和自由”教育倡导者和实践者孙瑞雪的七条规则:
1.粗野、粗俗的行为不可以;
2.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自己的东西归自己所有并有自由支配的权利;
3.从哪里拿的东西请归位到哪里;
4.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请等待;
5.不可以打扰别人;
6.学会道歉,并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7.学会拒绝别人,也尊重和接纳别人拒绝自己。
这七条规则可以一条一条在生活中告诉孩子,并且可以作为孩子遇到冲突和纠纷时的指导依据。
在帮助孩子处理纠纷时,很重要的一条是先不处理事情,而是陪伴孩子的情绪。陪伴情绪后,成人要放在对事件中任何一方孩子的判断,让当事人都有机会表达刚刚发生了什么。在充分表达之后,成人可以根据七条规则进行判断,然后询问其中的孩子:“你想借他的车子骑,你没有经过他的同意,是这样吗?”在得到孩子确认后,成人可以告诉孩子:“他是车子的主人,你需要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玩,你愿意向他道歉吗?”……
一点点,帮助孩子了解、表达。很多时候,当儿童遇到纠纷时,其内在错综复杂,需要帮助处理的成人平静地了解,逐步解决。但成人的介入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可以在成人的介入中了解事情的全貌,而不是简单的对错。最重要的是,如果成人不介入,孩子也将在冲突中学习到他们学到的:谁大听谁的,谁厉害听谁的。
何时家长可以不再介入:当孩子充分理解规则,并且在生活中熟悉运用时,孩子之间或许可以自行商议解决。那可能是在孩子5岁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