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你在他乡还好吗?

2013-04-29 00:44:03
家家乐·上半月 2013年9期
关键词:小孙女外孙媳妇

释义:

年迈的他们,离开家乡,来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敲开一扇门。门里,住着他们的儿子儿媳或女儿女婿,还有与他们的1/8基因相同的小生命。从此,含饴弄孙成了他们的新工作。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他们的内心还有着不少因漂泊异乡而产生的孤独和烦恼。这些为照顾第三代而远离家乡、来到陌生大城市的父母,被称为“老漂族”。

随着中国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养老”问题成为民生大事。加上随着城市化建设加快,社会竞争激烈,很多人选择外出务工,不但产生了“留守儿童”,还出现了“留守老人”。有媒体做过一次民意调查显示:近五成受访的城市外来人表示一年难得见父母一次,93%的受访者称,如果父母不来自己所在的城市,一年难得回一次家乡,他们希望能与父母在城市中团聚。许多结婚生子的年轻人,由于工作繁忙,也希望父母能帮忙照看一下小孩。而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在外生活,无人照看孙子孙女,加上自己日趋年迈,为了和子女团聚,愿意到孩子工作的城市生活,成为流动人口的一员。于是出现了孩子在外闯明天,父母跟着“漂”晚年的现象。

可是,父母与子女“团聚”后,老人们在新生活环境中面临着怎样的现实?

一半是天伦之乐,一半是忧伤孤独

案主:杨大海,68岁,漂爸

家庭基本状况:

河南人,来广州7年,老伴在女儿家帮忙照看外孙,他在儿子家照看小孙女。儿子媳妇是大学老师,女儿女婿在外企上班。

我是河南人,儿子和女儿先后考入广州高校,毕业后留下来发展。我和老伴成了留守老人。十年前,老伴提前退休,那时候儿子媳妇就想着让她先来广州,帮忙打理家务和孙女的生活,我不同意,我认为,操劳一辈子了,儿女也长大了,该是我们自己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我和老伴一直在老家生活。非常悠闲,我上班了,老伴就在家打打麻将,和邻居出去郊游,周六日,我就和老朋友一起去钓鱼。可是,八年前我退休了,一下子从忙碌状态变成“无所事事”,老两口在家待着,看哪里都空落落的。那时候,儿子媳妇刚买了房子,女儿女婿也有了固定住所,他们又提出让我们来广州。

起初,我还是想坚持一下,一是怕过来不习惯,二是怕和子女住太久生矛盾,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独立的空间。老伴劝我,别倔强了,与其每天在老家惦记孩子们,不如就待孩子们身边,照顾他们的起居。而且,广州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让我们老两口没有想到的是,媳妇和女儿竟然同时有了宝宝。于是,在她们临盆前夕,2006年6月20日,我和老伴来到了广州。

说实话,从河南坐火车,二十几个小时,坐得我全身都疼了。加上我们给孩子们带了许多家乡特产,只能用疲惫交加形容。我就想,下了火车肯定能舒服一下了,可是,刚一出车门,扑面而来一股热浪,闷热闷热的天气,像北方的蒸汽澡堂。我和老伴热得汗流浃背,随着人流出站,黑压压的人群看不到头。我就一个感觉,总算证明了为啥说中国人口多了。

好在,儿子住的地方周边环境比较好,是珠江边的一个社区,虽然不是江景房,但整个环境还是不错的,有花园有游泳池。三居室,足够住了。女儿住的地方也不错,小区配套设施很齐全,就是偏远了一点。

为了摸清两边的居住环境,我和老伴来来回回坐了好几次公交车。媳妇和女婿也很孝顺,让我和老伴很欣慰。同年六月底,媳妇和女儿先后生下小孙女和外孙。两个人都坐月子,老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而媳妇妈妈前几年过世了,也没人能给媳妇帮忙。于是,我们全家人就一起商量,媳妇这边请一个月嫂,我在旁边帮忙买菜做饭,老伴去照顾女儿,就不用请月嫂了。这样安排,还出于另一个方面的考虑,就是为避免婆媳之间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心生矛盾,我是公公,听从月嫂的指挥就行。也不会为了媳妇的一句话半句话闹情绪。还有,我女婿非常疼我老伴,他们俩相处起来就像母子似的,女儿的婆婆年岁又大,也省却了女儿和婆婆之间的摩擦。

其实,不要小看这些生活小事的安排,安排不好,会闹出大问题。尤其是老一辈照顾孙子这件事上。像我们这个小区的一户人家,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争着照顾孙子,差一点都要打起来了。还有一户人家,婆婆卫生习惯不好,媳妇说也不听,儿子说也不听,反过来婆婆还教训媳妇,说媳妇太讲究了,一家人每天都闹得不开心,连累着小宝宝都比我们家小孙女爱哭闹。

当然了,我不是说我会照顾孙女,也不是说我和孩子们没有分歧,只是,我会比别的老人家懂得化解。坦白说,我也有生气的时候,也有想撂下孩子带着老伴回老家的想法。

比如,媳妇的产假休完要上班那会,月嫂也期满走了,我一个人带小孙女,喂奶、换尿布,还要准备晚上的饭菜,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孩子饿,我就想,只喝奶粉肯定不扛饿,就想给孩子喂一点辅食。我记得,那天我给小孙女买来米糊糊,她吃得可香了。晚上媳妇回来,见孩子嘴角有残留的糊糊粒,就问我给宝宝吃了什么。当她知道我给宝宝吃了米糊糊后,非常生气,当场就对我发火,说我不懂带孩子就不要逞能,不能给孩子胡乱吃东西……

那一刻我真的很委屈。我這么一个大老爷们,年轻的时候都没带过自己的孩子,千山万水地来到这里好心给他们带孩子,还挨她训斥。从早晨他们上班离开,我就没闲着,一会儿给宝宝喝水,一会儿给宝宝喂奶,一会儿给宝宝换尿布,一会儿又哄宝宝睡觉,还有打扫卫生,中午我自己都没吃饭,就啃几块面包。那天,媳妇说完我没出声,起身出去了,我坐车到女儿家了。

见我大晚上的来了,老伴就笑了,问我是不是“逞能”了。我没解释,我就让她收拾行李和我一起回河南,老子不给他们照顾家带孩子了,辛辛苦苦还受气。

“训你是活该,谁让你年轻时不照顾儿子女儿的?现在喂养孩子不像以前,他们都讲究优育,多大的孩子该吃什么食物,都有科学配方的。要我说,媳妇批评你是对的。”老伴还说,我还没到女儿家,媳妇就打电话过来了,向老伴承认她态度不好,让老伴劝劝我。

所以,老伴也批评我,帮着孩子们讲话。可是,我不信呐,以前的孩子能吃上米糊糊就很不错了,现在的孩子咋就不能吃了呢?真不由得我不信,第二天,小孙女就没有拉大便,太干燥,拉不出,这下子我慌了,此后再不敢擅自给小孙女吃东西。

后来,我们又想了一个办法,白天老伴带着外孙来儿子家,我们一起照顾两个小家伙。晚上,孩子们都回儿子家这边吃饭,女儿女婿适当交生活费和给一些家用。

就这样,我们一带就是七年。现在孙子和孙女读小学了,我和老伴相对清闲一些,两个孩子又读同一所学校,我和老伴分工,一个人去接送,一个人负责做家务。即使这样,有时候还是感觉很累,心累。一辈子,就围着孩子转,而且,就算住在一起,除了吃饭时能和孩子说几句话,其他时间连面都见不到。

像我还好,能和老伴聊聊,小区里很多和老伴分开的老人,找人聊天都难。生个病,儿女也难照顾到。隔壁的李老太太,前一阵子生病了,儿子媳妇把老人送到医院里,给她订医院的快餐,请一个护工,晚上下班的时候去看一眼……

其实,我们做老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孩子们都健健康康的,生活和和美美的,对我们嘘寒问暖的,就是我们累一点也没什么。很多年轻人说,工作累,没时间对父母嘘寒问暖,想照顾父母,精力顾不上。那我问一句:你们工作累,我们老人做家务和照料孙儿就不累吗?看看我的一天生活实录——

杨大海一天生活实录:

上午7:00——起床。其实,即便是晚上睡觉心里也装着事,担心起晚了,因为可以趁着小孙女睡觉,能洗衣服、准备早饭、拖地等。7点50分左右,小家伙醒了!开始给她穿衣服、把屎把尿、换尿布、喂奶、洗脸……一切收拾妥当,已经是一个小时以后的事了。

上午9:00——带孙女外出溜达,趁阳光还不是那么强烈,我要带小孙女去外面转一圈。同时,还能和小区里其他“漂”着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聊聊天。每天,大家都会带上孩子聚在花园里,交流带孩子的经验,说说异乡的烦恼。当然,像我这样爷爷带着小孙女的比较少,很多奶奶或外婆不愿意和我聊天,我老伴带着外孙来了之后,大家才认可我也是带孩子的一员。

中午12:45——外孙和孙女睡了,我和老伴就轮流眯会儿眼。中午孩子们都不回来吃饭,我和老伴吃得也简单,有时候煮饺子,凑合着对付一顿。吃饭也要轮流吃,因为,随着两个小家伙渐渐长大,他们到处爬,就是坐在学步车里,也要看着,一不留神,他们就可能会抓桌子上的杯子。所以,我和老伴无论是吃饭,还是午睡,都要轮流着来,也要趁两个小家伙睡着了才行。

下午3:15——宝宝们睡醒了,開始给他们喂水、换尿布、喂奶,稍微大一点的时候,还要专门给他们煮食物。比如煮菜心肉碎粥呀什么的,尤其是他们长了牙齿之后,需要辅食辅助了。等把他们俩收拾妥当了,又该去菜市场买菜,准备晚上的晚饭了。通常是,我和老伴把宝宝们推到小区花园里,老伴看着,我去买菜。等我买菜回来,我在花园里逗宝宝们玩,老伴上去准备晚饭。

下午5:30——准备给宝宝洗澡。准备好宝宝的衣服,放洗澡水,一个宝宝要洗半个小时,因为洗头发比较麻烦,宝宝怕洗发水进眼睛或耳朵里。后来嫌麻烦,反正宝宝们又都小,经过儿女们同意,我和老伴给外孙和孙女都剃了小光头。

晚上7,30——散步时间。在周围一公里的范围内活动。有时候去听老人唱歌,有时候去江边看老人在地上写毛笔字。碰到儿子媳妇加班或出差,我的散步时间就没有了。

晚上9:30——洗澡看电视。散步回来洗澡,差不多就9点半了,我喜欢看新闻时事点评。但也不能看太久,一是累一天了,撑不住,二是第二天还要早起。每天晚上10半准时睡觉。

调查篇——“老漂族”面临忧伤的关键词

微型网络快调结果显示,74%的网友身边有“老漂族”,对城市快节奏生活的适应、居住的空间、和周围人的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生病就医等,被认为是漂妈、漂爸们最大的烦恼。

王文海,广州,漂爸

城市太大——我第一次进城,第一次坐飞机,是来看孙子。可是我不喜欢坐飞机,坐得耳朵隆隆响,感到头疼。而且,这里太热,人还多,吃个饭都要等半天,出门溜达一会儿,都找不到家了,因为看着每栋楼房都差不多呀。儿子媳妇工作忙,也没空陪我唠嗑,一个人也不敢出去转悠,每天关在笼子里一样,不适应。

戴桂珍,深圳,漂妈

居住太挤——我和儿子媳妇还有孙女挤在50平米左右的两居室里。早上儿子儿媳着急上班,抢厕所,我只好每天起早到小区的公共厕所去。晚上洗澡也排队,先给小孙女洗,哄小孙女睡觉,等小孙女睡着了,儿子媳妇再洗,我最后洗,洗完都大半夜了。这都是些小事,但每天如此也要命啊!

儿子媳妇也想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可深圳房价多贵呀,生活成本又高。我也想回老家,但要是走了,小孙女又没人带了。

邱梅红,东莞,漂妈

语言不通——我读书少,是个地道的农民,没什么文化,每天送孙子去幼儿园后,就不知道做什么了。想和小区的老人聊天吧,可语言不通,她们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说什么,她们也听不懂,很多老人家都是有知识的人,与她们差距很大。我更愿意回家乡,和村里的老少们聚在一起唠家常。可是,由于我常年不回家乡,同家乡的亲朋好友疏离了许多,有时好不容易通次电话,聊着聊着会发觉居然没话说了。

赵丽珍,武汉,漂妈

习惯迥异——我是山西人,几十年的生活习惯,现在变成了“毛病”。儿媳妇是武汉人,每天不是觉得我不洗澡,就是看不惯我用孙女的毛巾。我也看不惯她的一些习惯,洗菜直接放在水龙头下冲洗,浪费水。衣服每天都洗,穿一天能有多脏?好好的衣服都洗坏了。洗澡也是,天热的时候一天洗好几次……我们在山西,洗头都要几天一次,因为缺水呀。每一天,都为这些小习惯有争执,看着儿子夹在中间难做,多数时候我就忍下来,学着适应武汉的生活习惯。

郝大海,上海,漂爸

老夫妻两地分居——我是甘肃人,一年前和老伴同车来到上海。但老伴对上海的饮食和天气都不习惯,没到半年就打道回府了。我和老伴一直很恩爱,从来没有分开两天过,突然这样分居两地,我真的不习惯。现在老伴不放心我在这边带外孙,我也不放心老伴一个人在家。我们想把外孙带回甘肃去照顾,女儿女婿又不肯。现在我们老两口就像牛郎织女,每年寒暑假见面。唉,做父母的难呐。

马志国,合肥,漂爸

看病太贵——老伴去世早,为了照顾孙子,我在上海已经待了五年。从去年年底起,我就感觉心脏很不舒服,儿子陪我去看医生,医生说我心脏的确有问题,需要做全身检查,可是,我看到检查要缴纳的费用,立刻不愿意。太贵了呀,好几千块,因为我的医保不在合肥,让孩子们拿出差不多一个月工资的钱给我检查身体,我心疼。我坚决不同意做检查,让医生给我开一些药先吃着。后来,儿子在老家给我参保了,可是,看病后异地报销,很麻烦,都已经两个多月了,还没有走完报销程序。现在,我有点什么不舒服,就自己扛着,省得花钱又添麻烦。

李谷梅,大连,漂妈

想放手又不忍心——我在女儿家好几年了,外孙都要升小学了,之前就说好了,等外孙读小学,我就回老家,卸下照顾外孙的担子。可是,最近女儿因为工作表现突出,被公司派到国外进修一年,我听到后,既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获得外派进修机会不容易。着急的是,孩子们正是事业打拼的关键时刻,如果我走了,谁帮他们带孩子、照顾家?找保姆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女儿在国外,女婿一个大男人要上班,怎么照顾外孙?忙不过来的啊。

链接:老人权益案及各城市“随漂”老人优待政策

2013年7月1日,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正式施行。老年人权益再次成为热点,尤其是近几年不断出现的老年人权益案,急需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新法无论是针对“老漂族”还是独居老年人,都推行了一系列有关老年人权益的优待政策。

链接一:相关涉老案

▲1997年12月,秦淮法院就专门成立了老年法庭,所有的老年案件均归该法庭审理。老年法庭在审理好老年案件的同时,还做接待老年人来信、来访,为老年人开展特色服务等其他工作。

▲2010年3月,71岁的重庆刘老太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一起告上了法庭。开庭时,老人说:“我不要钱,只要他们每个月回家吃顿饭。”原来,老伴去世后,子女们经常用给钱的方式代替陪伴,很少回家陪老人吃饭。

▲2010年11月25日,北京房山区83岁老父亲,将6个子女告上法庭。老人的訴求很简单,子女每周至少保证探望一次。老人称,自己不缺钱,有退休金和医保,但就是孤独寂寞。

2011年1月6日,青岛年已七旬的赵某夫妇将两儿两女告上法庭,要求四个子女每月负担赡养费2400元,并要求每半月回家探望一次。

2012年11月29日,浙江衢州市八旬老母亲,将七个子女告上法庭,要求每人每星期陪自己吃一餐饭。

2013年7月1日,新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正式施行,在新法中,新增“儿女应常回家看看”等内容,强调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同日上午,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宣判一起案件:被告人被判决每两个月至少需至77岁老母亲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应至少安排两个节日期间予以看望。

链接二:各城市“随漂”老人优待政策

北京:

北京早在2008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老年人优待工作办法》(以下简称《优待办法》),共11条,但只针对北京户籍的老人。2013年7月1日起,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给予同等优待。比如免费乘车,免费逛公园、博物馆,免费健身,免费心理咨询等9项优待政策。

广州:

7月3日金羊网报道,广州相关部门正在调研在穗异地老人的情况,以让该群体享有与本地老人相同的待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长居广州的异地老人在十万人左右。据相关人士透露,除户籍老人各年龄段享受的长寿金,因牵涉地域财政分割问题,恐难突破,其他本土老人能享受到的优待,外地户籍老人有望全盘同享。广州老人目前享受的相关免费优待:乘坐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线路公共汽(电)车、过江轮渡和地铁;进入未免费开放的公办公园、景区、景点;进入未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烈士纪念建筑物、名人故居、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艺术馆。

深圳:

深圳市结合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在2004年就首先出台了暂住深圳的老人可与本地老人_样享受免费乘车优惠的规定,深受欢迎。深圳暂住老人免费乘车规定:凡男年满70周岁,女年满65周岁的非深圳户籍老人,只需持深圳市有效暂住证(或居住证)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到居住所在地的居委会填表申请,即可免费办理《乘车证》。

西安:

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陕西省老年人优待服务办法》规定,持《陕西省敬老优待证》的老年人,享有以下优待服务:免费进入公园、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博物馆、纪念馆等;免费使用收费公共厕所:就医时,优先挂号、检查、化验等;每年一次免费健康管理服务;优先购买机票、车船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有关优待服务;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优待服务。其中特别提到:外省(市、区)老年人持户籍所在地发放的敬老优待证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与本省老年人享受同等优待服务,但本办法第十条(政府给予70周岁以上老年人一定的生活保健补贴)规定除外。

结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我们中华民族历来的优良传统,201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对常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外埠老年人实行同等优待原则,全国各大城市都已实施或正在调研出台相关优待政策。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老人们都享受到“老有所依”的幸福晚年。

猜你喜欢
小孙女外孙媳妇
对视
雨露风(2023年1期)2023-05-30 15:55:30
除非在小朋友的监护下
散文诗世界(2022年2期)2022-03-10 09:33:13
无 辜
我家有个小精灵
老友(2018年8期)2018-09-03 18:47:28
不同寻常的暑假
外孙啊,姥爷想念你
侨园(2016年8期)2017-01-15 13:57:18
两个字
幸福家庭(2016年12期)2016-12-22 19:30:45
记账让外孙有钱不乱花
中老年健康(2015年2期)2015-10-21 23:59:29
搂着媳妇
娶个媳妇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