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层水利规划工作创新实践与探索

2013-04-29 23:27:50李肃尉海霞李栋
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3年9期

李肃 尉海霞 李栋

摘要:近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使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生存,如何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水资源,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基层水利规划工作创新思路进行了探讨,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基层水利 创新规划 水利规划

一、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已经严重威胁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存,如何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规划工作,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文件,提出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強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的道路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我国水利资源的安全管理、科学利用和有效保护能力。下面,本文从基层水利规划工作实践出发,对创新基层水利规划工作进行浅要的探讨。

二、统筹兼顾创新现代基层水利建设

水利建设不是针对一条河、一个镇的事,而是一项综合性配套性极强的工作,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应当统筹兼顾,充分考虑流域和区域的系统功能与综合效益,对流域和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在基层水利规划时,要针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水利问题,按照流域和区域内水利情况和自然规律,以河湖水系作为重点规划内容,对河湖水系进行防洪、保护、治理、利用、整治、疏浚规划,并充分考虑城市水利、周边河湖水系、地下水系等的相互衔接与配套。在进行水利规划工作前,必须根据现代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标准与评价指标,对流域和区域进行系统调查,明确流域和区域等级和功能定位,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主体、管理机制、管理措施,实现流域防洪、区域防洪、流域水资源配置、区域水资源配置的配套衔接。对于薄弱环节,应当重点解决着重处理,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应当着重加强农村内部水系的治理利用,包括县乡河道、村庄河塘等淤积、坝埂、污染的治理规划确,保障流域和区域的泄洪排涝和生态环境,保障河道和河塘的蓄水能力。对于城市水利规划,由于近几年来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防洪排涝能力明显不足,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也不高,城市水环境问题严重,应当着重于这方面问题的统筹规划解决,优化水利分布理顺引排关系,增强区域和流域的水利综合应用保障能力。

三、水利旅游综合利用创新基层水利规划

水利旅游是以水域、水利工程及其相关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自然影观和人文影观为主体的旅游产品形式,其特有的资源和景观形态倍受游客青睐。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引入水利旅游观念,能有效提升基层水利的利用能力,解决基层水利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不过目前我国水利旅游普遍存在市场化程度低、产品粗放、开发程度低、项目和内容单一、资源整合程度差、景点各自为阵等问题,尤其是基层水利更无法形成规模化和集群化效应。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今天,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不能各自为阵,基层水利不再是独立的单元,应当加强区域合作、流域合作,在区域合作系统下打造区域合作水利产业链,实现区域基层水利的分工协作。基层水利要向水利旅游方向发展,不是一条渠、一道坝、一个湖的事,单一独立的发展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应当在空间上进行联系,在差异化上寻求互补,实现区域基层水利旅游协作,这就要求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加强区域合作意识,明确区域合作的重要性,寻求科学合理的区域水利旅游合作策略,打造区域基层水利旅游产业价值链。

四、多元管理综合利用创新基层水利规划工作

基层水利规划需要考虑防洪蓄水、引流疏浚、湖泊治理、饮水安全等问题,但不只是需要考虑这些问题,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还需要考虑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元化利用,以更好的改善生态环境、修复地区水资源、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例如水利工程的投资都是连续性大规模投资,其建设时间不仅长,且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收益,虽然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却与很多人相隔较远。而水利工程除了防洪蓄水、引流疏浚、饮水安全等功能外,还有很多具有能创造直接经济价值的功能,如水利功能直接进入生产领域,直接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等等,其社会经济功能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不能忽视。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应当根据具体问题和具体需要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扬长避短发挥更多的综合性效益。例如可以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考虑水利养殖业的发展,利用流域和区域内的水利资源培养优质的养殖环境,促进地区水利养殖产业的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再如可以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考虑发展经济林木产业、特色种植产业,这样既能利用经济林木产业和特色种植产业增加经济效益,又能更好的调节生态环境。除了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应当考虑间接经济效益,如在其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充分考虑主体工程的配套设施,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来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基层水利建设不只是一条河、一个村、一个镇的事,还是整个流域、整个区域的事,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应当充分考虑域、区域内的情况统筹兼顾合理配置。基层水利建设也不只是能实现防洪泄洪、引流疏浚、饮水安全、生态保护等功能,还能产生很多其它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在基层水利规划工作中,还应当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多元化的建设、管理,来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从全局出发,加强流域、区域协作,加强产业协作,才能使基层水利建设更科学合理,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吕振霖.创新规划思路发展资源水利[J].江苏水利,2007(05)

[2]周彦凯.浅谈资源水利[J].河北水利,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