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石记

2013-04-29 00:44林恬韵郑爽
中外建筑 2013年9期
关键词:厦大校园内厦门大学

林恬韵 郑爽

摘要:历史不仅被书籍、建筑所记录,也被镌刻在石头、雕塑之上。面对渐渐被忽视的厦门大学校园中的石头及其承载的历史,笔者开始了寻找他们并以尝试“让石头发声”的方式展现这些历史的历程。以此为例,探研通过重塑校园内文化景观秩序来重现文化历史的可行性。

关键词:文化景观;校园历史;场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9-0044-04

1 厦门大学石头演义

厦门大学坐落于东海之滨、鹭岛之南;其依山伴海,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图1)自192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以来,厦门大学在历史的洪流中风起云涌,历经社会变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这些历史不仅被载入史册,也被刻在了校园里的石头上。那一块块或是沧桑或是精美的石刻、雕塑,如一步步脚印般,记录着厦门大学的成长。

1.1演武亭、镇北关、蔡牵碑、厦大界、坟碑群、陈嘉庚像、林文庆像、罗扬才烈士纪念碑、鲁迅像、止于至菩石等——讲述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厦大址的前世今生及建校初的峥嵘岁月(图2)

厦门岛东南五老峰下的演武场,即“演武亭”,就是现在厦门大学的校址。自明朝起这里就是金戈铁马的军事阵地。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在此处操练陆军培训水师,“演武亭”的名号正式确立,并成为了收复台湾的根据地。校址确定后的建校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界内“公私坟墓密如鱼鳞”,经过大量迁坟才保证了校舍的顺利建设。之后又有地址的扩充,为厦门大学之后的发展莫定了基础。

1921年陈嘉庚先生创办厦门大学,既提出“自强不息、止于至菩”的校训。1923年起开始聘请鲁迅、陈景润、史禄国(俄国人类学家)、赖特(美国生物学家)等卓尔不凡的国内外知名学者前来任教,使办学有了较高的起点。

1.2萨本栋纪念碑、卢嘉锡像、王亚南像、南方之强石等——代表三十年代至二十世纪末厦门大学的兴衰历程及光辉成就(图3)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爆发,萨本栋校长带领师生将学校迁往福建西部长汀地区,继续办学,并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40年开始,厦门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被誉为“南方之强”,而后却经历了1951年至1959年的全国院系调整,众多学科被迁出或兼并,损失惨重。但在这个时期及后来的几十年间,仍有众多如卢嘉锡、王亚南等学术巨匠在校任教进行科学研究,继续推动着厦门大学的发展,使其逐步成为综合性大学,并以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影响力成为当时中国少数名牌大学之一。

1.3“清风”、“青春”、“谆谆教导”、美尽东南石等——展现二十一世纪校园新面貌新精神(图4)

21世纪前后,校园内出现了表现新时代新精神的现代雕塑。“清风”刻画了青年女孩迎着微风热爱生活的温馨场景,“青春”抽取了三角梅生机勃勃的形态及颜色,暗喻热血沸腾、激情四射的大学生。而“谆谆教导”则传递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1.4石头的现状及未来

当莘莘学子悬梁刺股时,当访者过客忘返流连时,这些沉甸甸的石头却躲在光鲜亮丽的嘉庚建筑背后,或只偶尔映入眼帘,或只充当摄影作品的背景,伴随着的是对厦门大学历史的忽视甚至遗忘。将这些石头——挖掘并不是笔者的最终目的,而是尝试通过新的设计思路,让校园变成石头的舞台,让他们讲述校园的历史。

2 石头的角色重塑

石头如何发声?几百年间错综复杂的历史应以怎样的路线展开?校园内这些石头之间用何种方式产生关联?带着疑问,笔者进行了“校园环境、历史印迹与石头”三者角色重塑的尝试。

2.1石头在“物质环境”和“时代意义”两个层面上的双重角色

首先在物质环境上,石头是构成校园景观环境的一部分,而同时它的存在也对其周边环境产生了影响和对话——以石头为中心,对周边如草坪等开敞空间以辐射状产生一个“影响场”,使场内的物质具有向心性。而对于一个时代来说,石头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是历史在现实中遗留的线索。作为历史事迹、历史人物的化身,石头是理解时代背景的导引;在地理位置上,如厦大界、演武亭等还有承担标志性事件地理标记的意义。

2.2石头与“场”

由此可见,石头在具体物质和抽象物质上各有意义。[引用“具有特定时空存在属性的物质称为具体物质。与之相对,由人的意识产生的,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复写、摄影和反映,乃至加工想象创造的事物,叫抽象物质。”]在此笔者引入“场”的概念来具体描述,词典释义中,场有“空地、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引力场、矢量场”等释义,而此处主要借“场”的抽象特性来描述空间中节点的影响力和向心性空间的范围,并可将节点在当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映射描述为场内的事件。

在此概念下可进一步描述在具体和抽象之间石头的角色。如把抽象不可见的“影响场”和“历史事件的映射”等划为“场”,物质层面的石头和历史展览品则为场中之“物”。“物”和“场”的关系可以描述为:物是场的表象,场依附于物存在,以一个影响范围的形式,并需要人的参与才能被感知。

现有石头的状况是独立零散,位置缺少关联,影响场不连续,文化意义上也并无完整清晰的脉络,才会造成埋没于校园寂寂无声的现象。以场的理论为基础,笔者提出策略:在环境关系上,添加节点衔接路线,将现有影响场串起组成连续序列,强化石头位置间的联系;在对历史的关照上,这些节点将被设计为展览小品,将石头所提供的历史线索呈现出来,用图像等资料代替石头发声。

3 景观的秩序重塑

3.1基本操作

厦门大学校园内由于建筑以建筑群形式各自依势而建,没有主轴线;且景观空间层次丰富、道路方向多变、地形高差等原因,校园内游览路线交错返复,偏迹难寻。节点的引入将重新安排原有的景观秩序,浏览路线也将因新“场”的影响而明晰起来,操作步骤如下:

1)寻石:将现存石头、雕塑等有参观价值的地点分类标记于校园地图上,分为历史遗迹、校史寻缘、近代石刻与雕塑四类。

2)选址:选取四个交通枢纽处,分主题添加四个景观节点新石头,作为联系石头群的枢纽。(图5)

3)角色:旧石头是实体,是历史的见证,置身于历史之外。新石头是虚体,人们“走入石头”,走入过去的旧时光,开始从石头的视角去看厦大。

3.2产生影响场的新石头

3.2.1体验馆:“谆谆之语”(图6)

“谆谆之语”临近校门,毗邻历史建筑映雪楼群,是“郑成功练兵历史遗迹”集中处。影响场内包含演武亭、练胆石和陈嘉庚像、鲁迅像、萨本栋像、罗扬才纪念碑等,并遥指校园景观中心芙蓉湖,历史文化方面包含了郑成功练兵、厦大建校、民国、抗日时期的历史事迹。选址此处旨在联系校门至各分支,通过影像展示历史人物事迹,并兼做指引作用。

3.2.2读书、穿行:“朗朗之声”(图7)

“朗朗之声”临近另一个校门,位于图书馆一侧,后方有较为隐蔽的湖面和雕像群,包括林文庆、卢嘉锡、王亚南等学术名流。作为学术主题的小品,设计为内设可以用于自习和讨论座椅的走廊形式,兼具导向性和功能性。

3.2.3报刊亭、公共厕所、休息座椅:“浪漫之曲”(图8)

“浪漫之曲”位于校园主要道路与环山道路的交界处,是生活区和芙蓉湖景观区分隔、集散处。沿环山道路上行500m可至思源谷、高尔夫球场等,风景秀丽但十分隐蔽,该节点可将这些地方指引出来。影响场内还有上世纪初建时的厦大界石、不同朝代遗留的地界石、祖坟遗碑等,见证建校曲折。功能上弥补景区周边需要的厕所、休息座椅等,以及生活区所需的报刊亭。

3.2.4露天电影:“铿锵之音”(图9)

“铿锵之音”位于连接厦门大学与白城海滩的道路上,联系历史建筑建南楼群、上弦场、海滩等主要景观区,影响场内还有现代艺术雕塑、明朝抗击倭寇的遗址“镇北关”等。借此处地形,将“新石头”嵌入挡土墙内,形成的内部空间作休息处,视频影像投射到对面挡土墙上,成为传递历史知识的自然屏幕。

通过四个“新石头”位置及功能的确立,校园内原有的包含历史意义的石头被归入到新的不同的“场”中,景观的秩序被以新的规则重新塑造,其背后的故事也在不断的被倾听、寻找、触碰的过程中重现在世人面前。

4 结语

校园的历史与文化应该得到重视,而展现的途径不仅仅只有简单地摆在博物馆、图书馆内等待人们翻阅的一种方式。对文化景观的秩序重塑是笔者对展现历史的另一种方式的探索,希望校园内的一砖一石,一花一木能像长者那样,站在后辈的身旁,亲切地讲述那些耐人寻味的故事。

猜你喜欢
厦大校园内厦门大学
校园里若有人行凶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An interpretation of kisses in This Side of Paradise
墨尔本女子学院将拆除校园内所有垃圾桶
执此长情
某高中校园内颗粒物尘源调查实测与分析
“厦大”印象
厦门大学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