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婕
没有打卡上下班,没有整齐划一的格子间,邻座不是同团队的人,你还能意识到是在办公室里工作吗?适合发挥创意和生产力的地方,本不该墨守陈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首推CO-Working Space概念,意为协同创作空间,将不同的创业团队联合起来,互相激发灵感与合作,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又身怀绝技的企业家、设计师、程序员等等各职业碰撞在一起,提升效率进而孵化成功。此后便有了Hub,它是游牧工作族的办公Loft,将浮在空中Co-Working Space,变成一个个实打实的创业团队集中营。
2012年11月武汉的Co-WorkingSpace诞生,它叫“去创吧”,为本土创业者搭建起抱团合作的平台。今年年初,一个开放、自由、舒适又极具个性的办公地落户光谷商业核心区,名为“开创地”跨界工作室为创业团队服务,邂逅天使投资,享受指导、扶持和帮助。
创业者的“龙门客栈”
无可厚非,单枪匹马的创业者是孤独的,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摸爬滚打。太多的人选择一头扎进成功学里,埋头挖掘秘诀寻觅捷径,却忘记与同级别的创客碰撞交流。在武汉从Demo Coffee到创业者俱乐部,一帮为梦想协同合作的人从未停歇脚步,“去创吧”就好比上海的飞马旅,打造平台吸纳力量,放大创业的价值。
现在的去创吧已吸纳了100名本土创业者,组织超过千人次的创业沙龙,制作创业扑克并推出创业者访谈。首期募集到包括海豚浏览器、蓝天使创投会、大都督网在内的十余位微天使,“伯乐相马”正在进行中,好几个创业团队的项目也进入了第二轮评估。
除此以外,不同类型的论坛及交流会也将创业者人脉网打通,提供项目融资与资源对接的可能。在这里,通过定期的谏言、头脑风暴、话题讨论、讲座沙龙、创业大赛,不少创业者得到了培训和孵化。
跨界工作,联合办公
“要是只需要一张桌子的话,谁会去租一整个办公室?”
300平米的面积,可容纳工作席位50余人,卡位、公共洽谈区、会议室、统一前台以及办公设备齐全。不必担心日常行政与人力资源,并让创业者节省初期90%的一次性投入。开创地为同一个屋檐下的有限团队创造更多的交流的机会。
与此同时,每周一次的资源对接汇,让平台里创业者和创业服务者都有机会展示自己。8分钟的分享,8分钟的互动带来万元扶持基金的可能,去创吧的天使投资人也会参与其中。
目前开创地的18位微股东,计划在年内吸纳108个创业团队入驻联合办公体,将有数千余名创业者在这里找到战友、伙伴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