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2013-04-29 11:12段学萍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段学萍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这不仅要考虑数学的自身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改变了见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这都要求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将课本知识、社会实践、学生经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下面就创设情境,谈谈自己的创设构想和实践过程。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学习,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有其概念的抽象性,去处的繁琐性,推理的复杂性等特点,教学中若生搬教材,照本宣科,就会因内容显得枯燥而使学生厌学,生动的教学情境的设置,如讲故事,直观演示,放录音,看录像等,可以引起学生睥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我爱学、我要学”的氛围中愉快地接受新知。

例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我首先播放一段录音:“北京市今日气温为-3~3℃,……”接着多媒体投影课件,显示银行储蓄卡,点击放大“¥2300,¥1800”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多彩的画面,在创设的轻松愉悦的情境氛围中展示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他们都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再如学习“平移”时我生先让学生们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描出一排“雪人”。把美术课引入数学课,不仅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而且由于绘画这一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围绕问题去探究、讨论、交流,主观能动性得以极大地发挥。绘画用去了的约7分钟,我原以为会因此而手拖堂,结果提前完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这都有赖于那有趣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体作用,能够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只有把书本知识同实际情境结合起来,才能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有趣直观的具体情境,这样就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教学过程遵循中学生的心理规律,教学内容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素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我们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中。现代教学论认为:任何教学内容都可以用一个问题呈现出来,学习的发生起源于情境变化刺激,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心智状态出发,抓住学生这内容时可能产生的疑难,或是学生原有的认知与新知之间的冲突,或由于知识能力的不足而产生的障碍,从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未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例如:在教学“再探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议程组(3)”时,设置“长青化工厂财务办公室”场景:

甲(采购员):“张科长,我厂从A地购买一批每吨1000元的原料。”

乙(销售员):“科长,制成每吨8000元的产品运往B地。”

丙(运输员):“公路运价1.5元/(吨?千米),铁路运价为1.2元/(吨?千米),两次运费共支付公路运费15000元,铁路运费97200元。”

丁(财务科长):“会计,销售款比原料费与运输费的各多多少?”

戊(会计):“①要求这些问题需要哪些量?

②已知哪些量?

③还差哪些量?”

上述问题把教学内容剧情化、社会化,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工业生产、商业活动中的应用价值。促使他们去观察、探究、思考、交流,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深厚的学习欲望。

这样改变了以往那种教师只就题讲题,学生只会解题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局面。学生能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数学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一种意识,而不是靠机械重复训练形成一种钥匙技巧。“技巧易忘,意识长存”。这种意识也是一种学习方法,为今后的继续学习、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学生亦可从中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由以前“高分低能”型转变为能自觉灵活运用数学的高素质人才。

三、创设实验情境,培养实践能力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一句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到了就记住了,我做到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动手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设置鲜明有趣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掌握实验技能,发展探究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组织学生进行如下活动:

(1)把一些立体图形模型展开,再合拢围成立体图形。

(2)把圆柱、圆锥、正方体展开,并画出展开平面图。

(3)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不同的平面图形去围成正方体。

(4)探究: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通过操作、观察,每个学生都可能发现如下某些结论: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可相互转化,圆锥的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和一个圆,……

这样通过创设实验情境,突破了教学难点,学生不仅能主动获取知识,而且能够不断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学习,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自己实验得到的数学结论理解得深、掌握得牢。

四、创设道德情境,进行思想教育

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教学中结合具体内容创设适宜情境,如介绍我国数学的灿烂历史,计时数学家的动人故事,数学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应用等,达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学习中,部分学生因觉得运算繁琐而厌倦,好出错。我就给他们讲陈景润的故事,那堆积如山的演草纸,那不畏艱险的奋斗意志打动了学生们的心。学生们都能够面对问题严谨细心、一丝不苟;遇到困难英勇顽强,知难而上。再如:学习“矩形”时,让学生观看奥运会颁奖仪式,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运动员那夺眶而出的泪水。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为国争光的豪迈激情,培养学生珍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又如:教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时,我让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我指战员运用数学知识目测与敌军阵地的距离,课后,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认识到数学在军事上的应用价值。我们青少年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加强我国的国防建设,保障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我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还有教学“抽样调查”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向学生介绍回收废电池的益处。通过学习,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我们只要科学地创设适宜的情景,就能赋数学知识以政治生命,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材是心灵彼此的宝藏,情境是沟通的桥梁。教学中,只要结合具体内容创设恰当的情境,就能把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就能把书本知识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就能对青少年进行良好的思想教育。这样,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