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课堂教学结构初探

2013-04-29 08:44刘晓英
东方青年·教师 2013年9期
关键词:隐者品评古诗

刘晓英

一、引入情景

教材中的古诗,写景的占绝大多数。教学的时候,可以用课件出示内容的写景诗的画面,让学生通过画面来猜出诗的内容。这样学生根据画面会情不自禁地诵出诗来。如在教学韩愈的《早春》时,可先让学生看同是写春天美景《咏柳》的投影画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会争先恐后地诵出诗来。这样就把学生带到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里,学生对学习古诗产生浓厚的兴趣。

“音乐导入”也是引入情境的方法。如在教学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时,可先播放一段古筝演奏曲,低沉忧伤的乐曲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到某种孤独凄凉的境界,学生会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过程中对作品描绘的意境就不难理解了。

二、疏通词句

首先要借助工具书自学字词,并进行旁批。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古汉语常识:通假字要讲清,如《示儿》中的“死中元知万事空”的“元”同“原”;古今字义不同的要讲解,如前诗中的“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乃”是“你的”的意思,古今字音不同的要讲清,如《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词性变化要讲清,如《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动词等。然后再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直译。直译过程中对一些形象的动词、形容词、要借助图片来理解。如在理解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的“云深”时,可以出示一幅山林幽深、白云缭绕的画面,即可理解“云深”的意境。与此同时,对于诗作者省略、跳跃的一些内容,也可根据画面进行再造性思维,进一步挖掘未尽之意。如前者把“云深”与“不知”联系起来时,用课件出示几个画面:隐者行走在深山密林中,攀悬崖、尝药草。学生就会体会到隐者不辞劳苦的形象,从“不知”中可看出诗人对隐者的敬慕之情。

三、分析画面

如在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时,启发学生想象思考:诗中写了哪些景致、人物?而后出示“西湖歌舞”醉生梦死的享乐图。让学生观察描述画面;再结合历史背景出示一幅南宋历史地理图片,学生就会很容易理解作品中“几时休”是诗人对统治阶级的愤慨情绪。

四、品评赏读

古诗语言精练,教学的时候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如在教学林升的《题临安邸》进行到这一环节时,用动画出示王公贵族享乐图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找出感情重音,品评一个”熏”字,逼真地写出王公贵族歌舞场上,酒筵席间的奢华铺张。一个“醉”字,活画出王公贵族毕露的丑态。这样,师生边析边读,不能不陶醉在妙词佳句之中。

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来看,引入情景,是导入新课;疏通词句,是理解作品的内容;分析画面,是了解思想感情;品评赏读,是读后欣赏。每个环节利用形象创设古诗课中具体生动的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思维、想象,加深了对古诗语言文字的理解。

猜你喜欢
隐者品评古诗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寻隐者不遇
《寻隐者不遇》续篇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寻隐者不遇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