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梅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活”是生物和生命现象的特征,也是生物学的特点。让生物课堂教学活起来,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提高学生生物成绩的捷径。下面我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1.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课堂活起来
好的课堂往往会让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惑,会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手段的恰当选择和应用,会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于生物课堂教学中,备受学生欢迎。
1.1启用动画,使生物学现象活起来。
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减数分裂”一直都是重点知识,它既是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遗传学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但由于减数分裂内容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它也成了教学中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一直为如何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该知识而苦恼。后来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我把减数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动画。上课时只要一按“播放”,形象逼真的画面就会呈现给学生。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轻松化解了难点。
1.2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变活。
多媒体动画效果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内容显得生动形象。如学习“氨基酸的脱水缩合”时,教材中关于二肽的形成图示,学生不易看懂。我把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氨基酸上的氨基中的H和另一个氨基酸上的羧基中的OH结合形成水并掉下来的过程制成动画,剩余部分再通过动画的形式连接上去。学生观看之后,对内容的理解自然就透彻了。
1.3多媒体让教师变活。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真正让教师告别了只靠一支笔加一张嘴的教书历史,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和上课负担。上课时只要轻击鼠标,原来要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就会立即出现,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这样可为教师节省较多的时间,而用来与学生互动,增大课堂容量。
2.精彩的教学语言让课堂活起来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依靠语言来进行。教学语言活起来是课堂活起来的核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生动形象的语言材料,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1让幽默的语言点缀课堂。
课堂幽默是一种教学艺术,它可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也可借助眼神、手势、动作来表达。教师幽默的话语和幽默的动作可使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如在讲“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时,学生对ATGC这几种碱基的中文名称和缩写对不上号,总是出错。我为了让学生记住,这样讲:“同学们,你们看字母G像什么?”下面立刻来了精神,有说像这,有说像那,还有同学大喊,什么也不像就像字母G。全班同学都在激烈地讨论着,我话锋一转,说G非常像一只大鸟蹲在地上(G及鸟嘌呤),一群孩子拿着T状叉凶巴巴(T及胸腺嘧啶)地把鸟半包围(C及胞嘧啶)。我边说边做动作,学生全笑了。在开怀一笑中记住了难点,同时也消除了上课的疲劳感。
2.2让故事激活课堂。
在生物教学中,利用故事进行教学,能吸引学生,吊起学生的胃口,让学生乐于学习。刚开始学习遗传病时,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月亮儿女”之谜。在大西洋中,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岛。岛上有三百多位居民,他们都喜欢月亮,害怕阳光。一到夜晚,男女老少就成群结队在沙滩上唱歌跳舞,尽情欢乐。居民皮肤雪白,头发白色或淡黄色,眼睛的虹膜粉红色,怕阳光,视力也差。“月亮儿女”由此得名。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才搞清楚,原来岛上居民几乎都是白化病患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立即听到有学生问:他们皮肤为什么都是白的?为什么怕光?为什么岛上居民都是白化病?这一连串的疑问困扰着学生,为学生学习新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2.3让比喻活化知识。
教材中的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表述一般都比较抽象、枯燥,为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教师在讲述的时候,可以使用比喻手法浅化知识。如学习“ATP的功能”时,好多学生不理解“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我就把ATP在细胞中的作用比喻成人们使用的“人民币”一样。把三大能源物质比喻成家里的“存折”,在消耗时必须用存折提出现金(ATP)才能使用。这样的比喻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知识。又如在学习“DNA的结构”时,把DNA的双螺旋结构比做“旋转楼梯”,“楼梯的扶手”比做DNA的基本骨架,“楼梯的踏板”比做碱基对。这样的比喻让学生记忆知识不再是难题。
2.4让口诀激活记忆。
口诀文字短,内容少,读起来朗朗上口,记忆起来容易又轻松,学生喜欢听。如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过程可记忆为:前失现,中上道,后加倍,末反前(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与前期相反,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纺锤体逐渐消失)。又如学习“体液免疫”过程时,我编了一道口诀帮助学生记忆:抗原进,吞T忙,B刺激,变高强,效B产抗体,记忆去巡逻,共同保家为祖国。学生听后开怀一笑,轻松愉快地记住了这部分知识。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学习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我校针对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低效性、一言堂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大胆教学改革,逐渐摸索出了“先学后教,生生互助,师生互动,当堂练,当堂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强调课堂教学要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根据导学提纲,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生生互助、发现问题、探究解疑的过程,结合师生互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措施,达到熟练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如笔者在讲授必修一“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这部分内容时,是这样设计课堂教学的。学生先根据预学案内容,自学教材,并完成预学案的填空,时间大约十五分钟。教师利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完成几件事,一是在黑板上写出这节课知识的主线,重难点知识以空格的形式让学生完成,便于检查学生自学情况。二是巡视抽查,及时点拨学生出现的问题。自学任务结束后,让学生对照黑板上的知识主线,分组讨论,相互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以上知识。讨论后,请两位同学展示空白处的内容,并给大家讲解,最后教师针对错误进行分析、总结、强调、训练。主干知识完成之后,接着引导学生讨论重难点知识,以问题的形式讨论如下:(1)DNA和RNA在化学组成和结构上的区别是什么?(2)核苷酸有几种?(3)核酸和遗传物质的区别;(4)烟草、烟草花叶病毒、噬菌体所含的核酸种类分别是?。通过分组讨论,教师点拨、总结,并配合针对性的课堂练习,这节课的教学任务轻松又高效地完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要动脑、动嘴、动手,真正实现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师讲的反而少了,但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却实现了大幅度的提高。
总之,教师要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气氛真正“活”起来,相信教师会越来越热爱教学,学生也会越来越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