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内逻辑视角下的英汉长句翻译

2013-04-29 22:15张磊
现代语文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句法翻译逻辑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本质上是源语和目的语言之间句子与句子的“等值”相互转换。但英汉语言句法有着各自的特点: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句型变化多,形成纷繁复杂的句子;汉语不用连接词语,语篇结构松散,语意层层展开。在对英语长句汉译时,译者应该分析英语的句内逻辑,找到恰当的方法和表达方式来进行句子的汉译转化。

关键词:句法 逻辑 翻译

一、前言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传递着不同文化以及语言之间的信息,帮助人们更快更好地了解世界,所以翻译在现今全球化的模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明确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及区别极为重要。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除了不同文化、习俗等因素之外,句法结构的差异是造成翻译困难的主要原因。要想提高翻译技巧,研究探析英汉句法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英汉句法

在句子概念的理解方面,英语和汉语有很大区别。英语句子必须同时包含语义和结构的完整性,既是语义上能够独立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词组组合(Timmon&Gibney1980:148),又必须包括主语和谓语两个组成成份,因为主语和谓语相互依存是句子成为独立语言结构的基本要求(Bussmann 1996:461)。而汉语句子类型的划分只能从功能而不可从形式出发,句子之所以成为句子,根本条件是具有表达功能而不是由于某种结构。“汉语句子在语法上限制不清楚,句首连续出现的主题语和句中连续出现的动词都没有标记,因此汉语的句界是不清楚的。”(申小龙,1988:34)。王力指出,西洋语言的结构好像连环,虽环与环都联系起来,但依然有联络的痕迹;汉语的结构好像天衣无缝,只是一块一块的硬凑,拼凑起来却没有痕迹。西洋语言的语法是刚性的,没有弹性;汉语的语法是柔性的,富于弹性。因此,西洋语言有许多呆板的要求,比如每一个分句必须有一个主语。而汉语语法以表意为主,可以使用无主句,相关联的两件事情可以拼凑在一起,不用任何关联词。

(一)词序灵活与固定

英语属于综合-分析语,即运用诸如词缀、构型(give-gave-has given)、助词等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严格意义上讲,汉语没有形态变化,仅用数量助词(如“们”表示复数)、动态助词(如“着”“了”“过”表示动词的体)以及结构助词(如“的”“地”“得”表示定语、状语以及补语)来指示形态变化。但这些成分在汉语里缺乏普遍性,有些场合一定要用而有些场合可用可不用,有些场合甚至不可以用。例如,汉语里,我们可以说“孩子们”,但是在“两个孩子”、以及“他们是孩子”这样的语句中,却不需要加“们”,而英语需要在名词后加“-s”。汉语是典型的分析语言,词没有形态变化,位置不能随便移动,词语之间的关系主要通过安排词序以及使用虚词来表示。

英语词序相对灵活,从而使得英语句子结构复杂,句型变化多样。有时,从句里面又套从句,短语里面又有短语。其结构像一棵树,主干生枝,枝外又生枝,可谓“节外总生枝”,呈现立体结构。

(二)简短与繁琐

从属结构是现代英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从句和短语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要成分和从属成分;从句可以层层环扣,短语往往不短,书面语的句子常常显得十分繁琐。汉语常用散句、紧缩句、流水句以及复合句,以中短句居多。书面语虽然也用长句,结构复杂,但常用标点把句子断开。多数汉语句子结构简单,没有拖沓之感。总体来看,英语句子比汉语句子长得多。

英语注重形合,句子结构可以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加以扩展和组合,形成纷繁复杂的句子;汉语注重意合,少用甚至不用连接词语,因此语篇结构松散,但是语意层次分明、简洁明快、言简意赅,层层展开,呈现显性结构。

(三)形合与意合

所谓形合,就是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形态上——形合(Hypostasis)与意合(Parataxis)有很大差异。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指出: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莫过于形合与意合的区分。这种区别特征在后来语言界和翻译界都得以认同:“语言界和翻译界普遍认同形合与意合是英汉语言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特征,而且汉语以意驱形而英语则以形制意。”所谓形合, 指的是借助语言形式手段(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衔接。英语造句主要采用形合法( hypotaxis)。刘宓庆指出:“英语句子都有一个严格的SV提挈结构”。因此,无论语句多长,结构多复杂,我们都可以先从句子的核心即主谓入手,对句子进行第一层剖析,找出主干,以统领大意;然后再运用形态手段,围绕主谓结构对语句的其他成分逐层分析,逐层理解。所谓意合,指的是词语和分词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 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汉语造句主要采用意合法(parataxis)。汉语注重的是意义的连贯,语法意义和逻辑联系常隐含在字里行间,多数汉语句子结构简单,句子按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层叙述事件,整个句子看似铺排却意义凝聚。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两个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翻译。本质上,英文的长句与汉语的长句是不同的。“英文中的长句经常是‘延长了的句子,即在基本的句子结构‘主语+谓语基础上加入其他修饰限定成分后所形成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对一个英文的基本句子添加修饰成分、复合句、短语以及从句来使英语的一个基本句子得以在长度上延伸。而汉语组织句子时突出时间顺序,通过多个动词的连用,按时间的先后和事理的不断向前推移来描述事物。

例如《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描写林黛玉初见贾宝玉的段落:“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这句话是汉语中非常经典的人物描写,由一连串的短句组成,人物形象的展现是按黛玉的观察顺序,即行为动作顺序,逐渐向前推进的:林黛玉刚进入贾府,初次见到宝玉,些许厌恶中夹杂着满满的期许,忽听靴子声响,丫鬟报说:“宝玉来了!”此时她最想确认宝玉是否是她心中的“惫懒人物,懵懂顽童”,挑帘而入,最先映入黛玉眼帘的是宝玉的头饰,然后才看清楚他的身段、服饰、面容以及眼神。

三、长句翻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知汉语注重的是语体意义的连贯,语法意义和逻辑关联常隐含在字里行间,汉语句子多数显得结构简化,句子按一定的时间和逻辑顺序有先有后、有主有次,逐层叙述事件,整个句子看似松散却意义凝聚。英语属于形合语言,与汉语相比英语是一种更为综合化的语言。句中语法关系主要靠词汇的曲折变化来实现。句中各意群、成分、各分句的联系,主要通过词汇纽带(如介词、连词)直接显示出来。在英译汉的过程中,要根据这两个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翻译。

(一)句内显性逻辑

如果英语文本中主要动词所承载的动作信息符合汉语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展开以及逐层叙述事件的原则,那么就可以直接采用动词显性逻辑进行直接转化。

One night they destroy a regime checkpoint, the next they capture the loyalist owner of a petrol-station and his militia, and every day volleys of gunfire ring out as felled fighters and civilians killed by shelling are ferried back to wailing mothers and stoic fathers in their villages.

翻译:头一天晚上他们摧毁政府军的一个据点,第二天他们就占领了一名政府拥护者的加油站,俘虏了他的自卫队。每一天都有战士倒在血泊中,平民死于枪林弹雨里。这些尸体被运回村落里,母亲们伤心欲绝,信仰斯多葛派的父亲嚎啕大哭。

分析:英语文本中的“destroy”“capture”,以及“ring out”等一系列动词符合汉语的动作体现时间转移的描述方式。

(二)修饰成分的逻辑

松散句是英语的常用句型,其特点是主句在前,后面跟着不同形式的修饰成分,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但在汉语中,这些附属成分多用来标明主句的条件、状态以及原因等,所以定语和状语往往位于中心词或主要信息之前。这样的句法翻译时,应注意调整英语句内修饰成分来符合汉语逻辑。

On October 11th Mo Yan, a Chinese writer, won the 2012 prize, and the Nobel Committee lauded what it called the “hallucinatory realism” of his works, which mix surreal plots with folk tales and modern history.

翻译: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赢得了本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称莫言的作品带有一种把民间故事、现代历史和超现实主义情节糅合起来的“魔幻现实主义”,对此表示了赞赏。

“which mix surreal plots with folk tales and modern history.”在英语文本中是非限制性定于从句,而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语法结构,翻译时把它调整到句首,这样更符合汉语语法规范。

Imagin Louiss chagrin when Eleanor produced four sons with henry, in the process making the English kings the greatest magnates in France.

翻译:埃来诺和亨利生育了四个儿子,后来使英王成为法兰西最大的权贵,想象一下路易该有多么懊悔。

文本中,状语从句表示的是原因,主句表示结果。从时间顺序上说,也应该是从句描述事情在前、主句描述事情在后,这样才符合逻辑。所以依照汉语的语言习惯,应该先翻译从句之后是主句。

(三)重建指称逻辑

英语习惯于用长的句子表达比较复杂的概念,而且个别词汇会有转移修饰的情况,这就会使句内逻辑很复杂。汉语则常常使用若干短句, 作层次分明的叙述。因此, 在英译汉时, 要明确并理顺长句内部各成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将英语的长句分解翻译成汉语的短句。

Gao Xingjian, a Chinese-born dissident with French citizenship, won it in 2000, but Chinese leaders thought him too political, banned his books and declared the prize had been awarded with “ulterior political motives”。

翻译:生于中国,已入法国国籍的高行健曾在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因其与中国政府唱反调,中国领导人认为他的政治味太重,禁售他的书,并宣称把诺贝尔奖颁给高行健是有“别有用心的政治目的”。

“a Chinese-born dissident with French citizenship”在文中是名词短语作同位语,部分成分可以提前翻译,这符合汉语修饰语提前的规则。但是“dissident”和“won it in 2000”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很紧密,而和后一分句关系更为密切。因此,汉译时,需要补出其中的逻辑“但因其与中国政府唱反调”。

再如:

Gladstone harbour lies within the World Heritage Area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 area the size of Italy stretching along the coast of Queensland.

翻译:格莱斯顿港位于大堡礁这个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内。大堡礁沿昆士兰海岸绵延开来,大小相当于意大利的国土面积。

“an area the size of Italy stretching along the coast of Queensland”在英语文本中是名词短语作同位语,对“the Great Barrier Reef”这一概念做解释说明。根据汉语的语言逻辑习惯,翻译时需要补出“an area”的实体所指,并且先说明位置关系,然后指出体积状态等补足成分。

四、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句法结构上有很大差异,英语句子因成分布局分散而呈现形合句;而汉语正相反,句意相互勾连,层层递进多为意合句,又多是按“时间顺序”或者“行为动作顺序”组织句子的。英语句子较长,且较多使用关联词、从句以及转移修饰成分。在翻译英语长句时,首先要弄清原文的句法结构,主要是各句法成分的内在逻辑,找出主句及各层从句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如因果、时间顺序等),最后按照汉语特点和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文的句法形式,采用动词显性逻辑、修饰成分转化以及重建逻辑译出原文。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1993.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3]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第二版)[M].北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12

[4]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力.中国语法理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王宏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7]许钧.翻译思考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4.

(张磊 天津宝坻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外语系 301830)

猜你喜欢
句法翻译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逻辑
创新的逻辑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