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并购背后的扩张之路

2013-04-29 18:06:19
文化产业 2013年11期
关键词:触网跨界文化产业

陈志杰

华泰联合证券投行部董事总经理

人的问题是比较难的

在当前文化产业的并购中,人的问题是比较难的。众所周知,文化产业企业本身有一个特点,轻资产,轻资产在传统行业很少。文化产业企业主要依赖于人,这本身就给并购增加了很多难度。比如说在估值方面,在传统行业的企业中,企业估值要高于人的估值,而文化产业的企业,估值都低于人的估值。大家看到华谊兄弟只有1000多万的资金,但市值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所以有很多质疑。但我想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另外,整合上也非常复杂,因为我们说的收购重点是人,把人留住是非常关键的。怎么把一个轻资产的公司并购之后还能保证其激情和创造力,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们做的过程中特别强调对于人的激励,包括文化的协同。我想并购当中比较难的就是这两点,这两点解决了,后边的事情相对都是比较容易的。

张亚波

东方花旗证券传媒与科技组主管

IPO停顿只是一个诱因

现在很多已经走在IPO路上的公司表面是为了寻求出路,但当一些上市公司从小公司跃升到中型公司,这个时候并购必然会纳入他的范围,他挣钱的方式是靠产品经营,我觉得境界相对高一点的企业会认识到,也可以做资本层面上的股权经营,所以说不要觉得IPO开了,并购这个事情就会淡下去,其实IPO停顿只是一个诱因,而不是根本的原因。我认为现在文化产业并购才刚刚开始,未来三年中国会出现市值800亿到1000亿的公司,他们是相互重合度比较高的,但有各自核心的业务。我们目前觉得新的内容机会可能会发生在互联网领域,也就说网络视频跟内容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说出版行业,传统出版包括图书、报刊、杂志,有没有可能像国外的一些机构进入到教育培训,进入到信息服务这个领域,我觉得这是一个潜在的方向,事实上我们所接触到的上市公司已经有人在谈这个事情了。

赵小兵

汉能投资董事总经理

定位、垄断及融合

分享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定位。我曾经做过华谊兄弟上市以后的顾问,我说上市了以后是一个影视公司,还是一个娱乐集团?这是定位的问题。经过讨论,确定是一个娱乐集团。定位决定着企业的业务范围和发展方向。第二个是垄断,过去几年资本市场发生了剧变,这个剧变就是国内文化传媒上市公司的市值从几十个亿到了几百个亿,在国外上市的BAT公司从几十亿美金攀升到了几百个上千亿美金,成为世界级的公司。当他们变成一个巨无霸的时候,他们会谋求对所有产业链上的布局和积极的投资,并且非常充足,这种垄断是会对未来的中小企业形成非常大的威慑力和压力,让你必须进行。第三就是融合,如果你的业态是一个传统文化公司,如果你不跟新经济,不向综合性的媒体资源集团进发的话,你以后必将被淘汰。

马美宏

电广传媒战略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

跨界、互补和触网

对文化企业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顺势而为,兼顾移动互联网时代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并购,才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一、跨界。目前,跨界投资并购、跨区域整合、跨界发展,正成为推动企业或产业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常态。如果死守自己的原来的“一亩三分地”,不仅很难做大做强,而且迟早还会蚕食、侵吞。二、互补。事实上,单纯做大、盲目扩张,不一定能做强,相反,还会造成资金紧张、文化冲突、管理成本上升及产能过剩等弊端。国内外因双方缺乏互补性、协同性而失败的文化产业并购案例也是屡见不鲜。三、触网。也就是互联网化。触网是必须的,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其他产业,不触网便无前途。因此,未来文化产业的并购,一定要以前瞻性眼光,关注“触网”或与移动互联网有关的企业。

王利锋

北京美意互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

借资本之力发展自己

你把自己的公司卖掉也好,还是跟别人去合作也好,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资源,尤其广告行业,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本,需要更多品牌的推出。如果这些只有自己团队去做,你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也可以拿到,但是我跟上市公司合作,在很短的时间里面就可以拿到他们上市公司的资本,对于我们公司帮助非常大。还有另外一点,在跟上市公司融合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在选择上面,你是拿VC的钱不断不断地去融资,还是你直接跟上市公司去合作,这个真的要看你团队的水平,甚至我创业本人的风格了。最后关键的一点,我想还是落到业绩上面,我觉得这还是基石,首先把自己的业绩做好,把业务做好,因为广告公司盈利是最清晰、最简单的模式,这个模式不赚钱的话,就会有问题了。

张鸿成

FAB精彩集团董事长

高速融合才有高速发展

FAB精彩集团原来是做企业的,现在通过上市,也在做投资。去年年底在我们纽交所上市的时候,人民币也就是不到4个亿,现在已经做到十几个亿了。文化产业不光是中国,美国的华尔街纽交所对中国的文化企业也是非常关注。做文化产业,从企业的角度,你的项目一定要有差异化,因为你只有与众不同了,同行才感兴趣,从金融的角度,任何金融机构都会想到风险,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找专家,听专家的分析。现在北京10家银行给我们授信,应该是两到三个亿,正在落实。我想说的是,无论是企业做项目,还是金融机构做投行,你一定要高速度地融合,才有高速的发展,才能做大做强。

王勇

广州日报新媒体有限公司投资副总监

在新技术平台下重构产品

现在并购绝对是刚刚开始。现在信息技术实际上可以做得到的是传统方面不能做到的,一个是个性化的,另一个是云的计算。传统的媒介应重点考虑在未来做什么样的产品,现在有不少传统媒介只注重了提概念,做数字,但是也要考虑到将来最核心的产品是什么。我们报业现在的核心产品可能是一份报纸,附带其他产业的业务,那五年以后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对此,核心点还是技术,原来我们把技术看成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但是现在它是产品重构的一个彻彻底底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所有的产品必须要在技术平台下重构自己的产品。

于小云

中科招商执行副总裁

从上下游产业链看并购

文化产业企业现在并购市场这么火,我感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IPO不能开闸造成的。从股权投资角度来讲,文化产业企业里边具有并购价值的,或者说并购机会比较多的,应该是传媒类的企业。华谊兄弟并购一个同样做影视的企业,无非是今年拍三部电影,明年拍五部电影的事情,这些并购的项目,只是同行业之间的并购。但如果它并购的是上下游,并购的经济人的业务,并购的是渠道,并购的是一个传播媒体,它的价值才能发挥得更大,它可能就产生1+1大于2的效果,这才是企业并购真正的用意。现在我们看到资本市场很多的并购更多的局限在利润、销售额方面简单的叠加。

王楠

建银文化基金首席投资官

并购的三种类型

从去年到今年,并购都非常火爆。去年整个文化产业领域里的并购额已经达到了150多亿美金,今年肯定是超过了这个数字。现在大形势下,并购主要分为三类:第一个是战略性的,我们必须要占领这块阵地,价格不是考虑因素。第二个是横向的,以现在上市的传媒类的公司为主,这种横向的拓展,有IPO的情况,也有很多是我们这些投资机构在背后推动的。第三个是纵向的,像美国好莱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现在我们国内的上市公司也有了这种成功的雏形。这三种形式的并购从大方向来看,我们觉得都很看好。那么现在这些并购案例到底成功还是不成功,可能是需要几年之后才会看得更清楚,因为现在中国现在很多并购案例也与当下政策的一些规定有很大关系。

猜你喜欢
触网跨界文化产业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2期)2023-03-11 09:19:48
跨界
诗歌月刊(2023年1期)2023-02-11 13:08:28
那些触网的能源企业们
能源(2018年10期)2018-12-08 08:02:30
一名“触网”记者眼中的“网红记者”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农产品“触网”的另一面
当传统企业开始频“触网”
跨界之道
汽车科技(2015年1期)2015-02-28 12:14:36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