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对唐五代的比拟式“如Y相似”进行探讨,并比较从中古到近代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认为上古出现“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在中古时期的佛经译文里发生了重新分析,晚唐五代“如Y相似”式基本定型,其表达功能的变化反映了句式结构发展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比拟式 如Y相似 重新分析
一、引言
汉语的比拟式是表示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关系的结构[1],关于汉语比拟式的历时研究已有数篇专论。李思明(1998)依据晚唐到清初的九种有影响的语料,得出比拟助词体系萌芽于晚唐宋代,成熟于元明的结论,指出“似”系比拟助词最早的词形是“相似”(晚唐时即已使用),发展过程为:由“似”,至词组“相似”,至复合动词“相似”,而最后虚化为比拟助词“相似”(明后“是的”与“似的”并用)。[2]江蓝生(1999)从语言渗透与融合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比拟式的历史发展,认为金元时期出现了与先秦唐宋完全不同的新的句式和语法功能,这种句式是受阿尔泰语(主要是蒙古语)语法影响而产生的,并经过逐步调整、改造而纳入汉语语法体系。魏培泉(2009)指出中古时期已产生与上古汉语有异的新句式“如Y相似”等,并进而推测:新的比拟句式主要来自复句的紧缩,是在仿效表“等同”或“类同”的“与”字式基础上产生的,而词汇复音节化是新句式取代上古汉语旧形式的原因。[3]
本文在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句式上首先对“如Y相似”式进行共时描写,然后结合前后时期一些有影响的文献用例进行比较,对其起源、使用情况、演变机制等问题做进一步探究。
二、“如Y相似”式的结构特征
(一)“如Y相似”式的句法特征
唐五代影响较大的文献里,《敦煌变文集》和《祖堂集》各出现语例3次和22次①,其中使用全式“如Y相似”的有16例,使用简式“Y相似”的有9例。“如”代表比拟类动词,“Y”为比拟客体,“相似”是助词,作为标记词。例如:
(1)时有坚牢树神,走至殿前唱喏,状如豹雷相似,……②。 (《敦》卷二,庐山远公话)
(2)不同窒塞人紧把著事不解传得,恰似死人把玉擩玉相似。 (《祖》卷七,岩头和尚)
(3)岑上座便拦胸与一踏。师倒,起来云:“师叔用使,直下是大虫相似。”(《祖》卷一八,仰山和尚)
(4)此事似个什摩?闪电相似,石火相似,火焰相似,霹雳相似。(《祖》卷一一,保福和尚)
例(1)(2)(3)使用了全式比拟句,例(4)使用了简式比拟句。两部文献里全式比拟类动词多数使用“如”(9例),《祖堂集》里出现少数使用“似”(3例)和“是”(1例)的语例。
与比拟主体一致,比拟客体“Y”可以由体词性词语充当,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包括主谓短语)充当,其中体词性词语有15例,谓词性词语有7例。例如:
(5)王见怒蛙,犹自下马抱之,我等亦须努力,身强力健,王见我等,还如怒蛙相似。(《敦》卷一,伍子胥变文)
(6)舜子是孝顺之男,上界帝释知委,化一老人,便往下界,来至方便与舜,犹如不打相似。(《敦》卷二,舜子变)
(7)宗和尚喝云:“什摩念经,恰似唱曲唱歌相似,得与摩不解念经。”(《祖》卷一八,仰山和尚)
(8)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 (《祖》卷一四,百丈和尚)
以上例句中,例(5)的“怒蛙”与“王”为体词性词语,例(6)的“不打”与“至方便与舜(传法与舜)”,例(7)的“唱曲唱歌”与 “念经”,以及例(8)的“云开日出”与“心无所行”都是谓词性词语。
“如Y相似”的结构层次为“[如Y]相似”,大都在句;《祖堂集》里出现了充当状语(计2例)或补语(计1例)的例句。例如:
(9)师示众云:“明镜相似,胡来胡现,汉来汉现。”(《祖》卷七,雪峰和尚)
(10)担却一个佛,傍家走飏飏,渴鹿趁阳焰相似,何时得相应去?(《祖》卷一七,福州西院和尚)
(11)粗食接命,补衣寒暑,兀兀如愚如聋相似,稍有相亲分。(兀兀:昏昏沉沉)(《祖》卷一四,百丈和尚)
以上例句中前两例的比拟式充当状语③,后一例的比拟式充当补语。例(9)的“胡来胡现,汉来汉现”即本性自明的意思,例(10)意谓:挑着一个佛,沿着自家房子跑,就像鹿渴了去追逐阳光中浮动的尘埃一样,什么时候才能追得到呢?
(二)“如Y相似”式的语义特征
比拟句是在不同性质的事物或现象之间建立相似关系的语言结构,其语义成分主要包括“比拟主体、比拟客体和比拟项”三要素。比拟主客体在语义上可分为事物和事件两类,“比拟项”表明主客体之间的相似性,在相似关系明了的情况下可以不出现。例如:
(12)莫嫌古德夙根,悬铎相似,触著则应,是与摩根器始得。(《祖》卷一二,禾山和尚)
(13)若能一生心如木石相似,不为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则生死因断,去住自由。(《祖》卷一四,百丈和尚)
(14)(帝释)来至方便与舜,犹如不打相似。(《敦》卷二,舜子变)
(15)往来生死,如门开合相似。(《祖》卷一四,百丈和尚)
例(12)中,比拟主体、比拟客体、比拟项分别是“古德夙根”“悬铎”“触著则应”。“古德夙根”意谓古代高僧的悟性,属于抽象事物,“悬铎”属于具体事物: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例(13)中,比拟主体、比拟客体、比拟项分别是“心”“木石”“不为阴界五欲八风之所漂溺”。“心”被看成是有情有识的实物,“木石”被看成是无情无识的实物: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事物。例(14)的比拟项没出现,比拟主体是“至方便与舜”,属于口耳相传的事件,比拟客体是“不打”,属于肢体事件: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事件。例(15)的比拟项没出现,比拟主体是“往来生死”,属于佛教修行中的大事,比拟客体是“门开合”,不属于修行中的事:两者是性质不同的事件。就《祖堂集》而言,作为人物类的比拟主客体占大多数(共16例)。
比拟项在语义上含有比拟主客体的共同语义特征,一般来说具有比拟客体的典型特征与比拟主体的非典型特征,比拟主体因比拟客体的存在而使得相应的特征得到突显。例如:
(16)寻常道“我会禅”,口如铃相似,今日为什摩大师问著总无语?(《祖》卷九,罗山和尚)
(17)不用一日三度五度上来,但如山里燎火底树桩子相似,息却身心……(《祖》卷一〇,长庆和尚)
(18)心地若空,慧日自现,犹如云开日出相似。 (《祖》卷一四,百丈和尚)
例(16)中,“铃”具有清脆响亮的典型特征,突出学僧应答快而动听的特点。例(17)中,“燎火的树桩”具有寂灭的典型特征,形象表明学禅者在息除妄念后还原清净法身之态。例(18)中“云开日出”具有明朗的典型特征,被用来显示心空入道时顿悟一切的光明之境。
三、“如Y相似”式的演变过程
(一)南北朝以前
在上古文献里,存在“相似”作为比拟动词位于句尾的例子,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如“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易传·系辞上》),“面目与顷公相似,衣服与顷公相似”(《春秋公羊传·成公二年》)等。目前从我们见到的文献来看,大约汉代时已存在与“如Y相似”式同形的结构。例如:
(19)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 (《战国策》卷二八)
(20)比若四时气,五行位,虽不同受,内同气转相生成。犹若人头足不相似,内反合成一人也。(《太平经》卷九二)
例(19)表示孪子之间的关系同各公国的利害关系相似,例(20)表示人头与人足之间的关系同四时气与五行位之间的关系相似。这类例句一般都由前后两句组成,前后句都表达事物关系,两种事物关系之间形成同构,这种“相类”“相似”的关系义由动词“相似”表示,句中“如”表示比较或譬况的意义。“如Y相似”句法上是双动词结构,其结构层次应分析为:“如︱X相似”,其中“X相似”是主谓短语。
六朝时期的佛经译文里,“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也被用来表达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类相似关系,主要以双句式的形式出现。例如:
(21)中有生有,譬如印作字,如父子相似。(曹魏《阿毗昙甘露味论》卷上)
(22)复次如镜中像与面相似,余果亦应与因相似。 (姚秦《百论》)
(23)是故彼法犹如彼萌芽与子相似。(符秦《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中)
(24)若二者应有异,如牛角相似故不异,长短差别故有异。(刘宋《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
(25)不同体相,如牛二角相似不异。(元魏《入楞伽经》卷六)
例(21)的“中有”与“有”之间关系与“父”与“子”之间的关系相似,例(22)“镜中像”与“面”之间关系与“余果”与“因”之间的关系相似,例(23)“彼法”之间关系与“彼萌芽”与“子”之间的关系相似,例(24)“二者”之间关系与“牛角”之间的关系相似,例(25)“体”与“相”之间关系与“牛二角”之间的关系相似。
从上面的语例中可以看出,佛经译文里使用了中古汉语已有的“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可能是这种结构较适合于佛经文献“以明了事故说譬喻”的表达需要,因此这些双句型譬喻句在译经文献中出现了套用现象,而在同时期的中古文献很少见到。
更为有趣的是,这一时期的佛经译文里,我们发现了“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的用例:
(26)念念生灭,相续相似生故,可得见知;如流水、灯焰、长风,相似相续故,人以为一。(后秦《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八念义第三十六之余》)
这里的“相似”与“相续”构成连动结构,虽然表明“相似”还具有动词的用法与功能,但是已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正在发生变化,“Y”与“相似”之间的直接关系开始转向与“如”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如︱Y相似] ﹥[如Y︱相似]”。
(二)南北朝时期
随着“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在佛经译文里的套用,“如Y相似”式开始被用来表达两种不同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似关系,这种相似关系比较直接。句法上结构中心前移,“Y”与“相似”之间的关系松弛,难以发生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例如:
(27)彼一切苦,此中具受,十倍更重,四百四病,如地狱中极恶相似。(元魏《正法念处经》卷一〇)
(28)彼处骨身,如雪相似,自身生火。(元魏《正法念处经》卷一二)
(29)缠束行者,如网相似。(北周《十地论义疏》卷三)
(30)爱著三界障戒,不得出离,如缚相似。(北周《十地论义疏》卷三)
以上例句中,例(27)表示两种性状“彼一切苦”与“地狱中极恶”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例(28)表示两种实体“彼处骨身”与“雪”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例(29)表示两种行为“缠束”与“网(动词)”之间存在相似关系,例(30)表示两种行为“爱”与“缚”之间存在相似关系。各例中的句式结构中心已前移至“如Y”上,构成动宾结构,“如Y相似”宜分析为“如X︱相似”;不过,“如Y相似”式主要以句子形式附于比拟主体所在的句子之后,“相似”处于虚化过程,不过在句中的助词特征尚不明显。
(三)唐宋时期
“如Y相似”式在佛经译文里经过长期的使用,到了唐宋时期,在一些与佛教相关的文献里也开始使用起来,如《敦煌变文集》《祖堂集》等。“如Y相似”式具备表达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相似关系的功能,语法功能以充当谓语成分为常见。例如:
(31)诸欲如枯骨,亦如软肉段,如草炬相似,犹如大火坑。(唐·玄奘译《瑜伽师地论》卷一六)
(32)乘佛愿力速生西方,受诸快乐,犹如蚁子乘翅鸟力上山相似。(唐《念佛镜本》)
(33)(你)每日在长连床上,恰似漆村里土地相似!(?卷七,岩头和尚)
以上例句中,例(31)(33)用“如Y相似”式比拟两种事物,例(32)用“如Y相似”式比拟两种事件。“如Y相似”式的句法语义关系已发生了重大变化,“相似”的虚化程度较高,发展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助词,完全可以删去;因此,在句中已虚化成为助词。
由此可见,“如Y相似”式萌芽于中古时期的佛典翻译文献,至晚唐时“相似”已经成为助词。李思明(1998)认为比拟助词的早期形式“相似”萌芽于晚唐时期,比上面所观察到的语言实例稍晚。江蓝生(1999)认为比拟式出现于唐宋,在时间概念上略显模糊。
四、“如Y相似”式的形成机制及其条件
(一)重新分析
由第三节分析可知,“如Y相似”式的同形结构最早出现在上古文献里,后来中古的佛经译文里也出现少量的语例,并逐渐发展出“如Y相似”式。到了晚唐五代,在与佛经相关的文献里,“如Y相似”式得到定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Y”与相邻部分“如”“相似”之间的关系变化导致句法结构层次的改变,从而使“如Y相似”式发生了重新分析。
重新分析是句法演变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改变一个句法模式的底层结构,却不涉及表层表现的任何直接或内在的调整的机制”。[4]“如Y相似”式的演变过程可以表示如下:[如︱Y相似] > [如Y︱相似] 。例如:
(34)今公国,其利害之相似,正如孪子之相似也。 ——见例(19)
(35)念念生灭,相续相似生故,可得见知;如流水、灯焰、长风,相似相续故,人以为一。——见例(26)
(36)往来生死,如门开合相似。——见例(15)
例(34)中,“相似”在语义上与“孪”“子”发生直接关系,双动核“正如孪子之相似”的结构关系为“[正如︱孪子之相似]”。例(35)中,“相似”在语义上也与“流水、灯焰、长风”发生直接关系,但是双动核“相似”与“如流水、灯焰、长风”的结构关系为“[如流水、灯焰、长风︱相似]”。例(36)中,“相似”是结构助词,可以删去,与“门开合”在语义上不发生直接关系,“如门开合相似”成为单动核结构,结构关系为“[如︱门开合相似]”。
(二)句法环境
“如Y相似”式发生重新分析的句法环境可能是双句式。佛经流传至我国后,需要对许多抽象佛理和虚空境界现象进行通俗易懂的说明,要用此岸世界易知的事物或现象来说明抽象神秘的事物或现象,因此譬喻的使用很普遍。比拟的主客体之间不仅存在性质上的差别,而且所处语境也大不相同。在语言表达形式上,要在不可度量的非同类事物间进行比拟,就必须使比拟主客体在语言结构关系上产生距离。梵文佛典里存在这种双句式譬喻句,但是在目的语里并没有相应的现成句式,于是译者就可能套用古汉语里原有的比拟式同形结构,这种形式来源具有直接性,用汉语原有结构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可以说是最省力的。
(三)语义基础
与“与Y相似”侧重表示比较有别,“如Y相似”侧重表示譬况。从时间上看,魏培泉(2009)曾指出这样一个事实,中古各比拟式都有对应的“与”字式,而且后者的时间都早于前者。“如Y相似”式没有类推与“与Y相似”相同的结构,可能因为在双动核结构“如Y相似”中,“如”和“相似”是两个同义词语,两者并行使用必然导致竞争,其结果是实词义比较强烈的部分保存下来,而另一方以降格形式存在,词性由实变虚。[5]例如:
(37)a.案人殄复悟,死复来者,与梦相似。(东汉《论衡》卷六一)
b.心更起乱,如梦相似。(元魏《正法念处经》卷一三)
(38)a.大神人有形,而大神与天相似,故理天。 (东汉《太平经》卷四二)
b.有无量种无量分别,如天相似。(元魏《正法念处经》卷三九)
(39)a.余业果报,与因相似。(元魏《正法念处经》卷六)
b.生在中有,如因相似。(元魏《正法念处经》卷一一)
(40)a.所行智慧与佛相似。(后秦《大智度论释集散品第九下》卷四三)
b.威仪如佛相似亦名得也。(唐《维摩经疏》卷六)
(41)a.若年与我相似看如姊妹。(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九)
b.姊妹,此是第一供养中最,如我相似持戒修善。 (唐《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一一)
以上例句表明,唐代以前,汉译佛经文献里出现的“如Y相似”比拟式与“与X相似”有互用现象,包括出现在同一个译者的前后译文里。这说明“相似”刚开始虚化,尽管不排除译者在使用同义句时存在有忽视读音相近词区别的可能。
江蓝生(1999)也说过:“‘相似本是动词‘似前加副词‘相,其意义是动词‘像‘类同,用在前面已有像义动词‘如‘似等的比拟结构末尾,致使其词义虚化,从而用如比拟助词。”
魏培泉(2009)认为“X如Y相似”是由“X如Y”与“相似(类)”等紧缩而成的新式,这一论断值得商榷。在中古佛经译文里,出于表达的需要,套用并发展了上古比拟式的同形结构“如Y相似”,经凝固而成为一种格式化句式,这样理解似乎更合理一些。
五、结语
本文讨论近代汉语“如Y相似”式的特征与来源,主要结论如下⑤:
1.“如Y相似”式中的结构中心在动宾结构“如Y”上,助词“相似”起标志作用,语义上以比拟主客体含有共同的语义特征为条件,句式通过比拟客体的典型特征(常在已知语境中省略)而使得比拟主体相应的非典型特征得到突显。
2.“如Y相似”式源自汉语自身。中古时期,佛经的译者们沿用了上古汉语里的“如Y相似”式同形结构,同时也推动了句法结构向“如Y相似”式的发展。大约在晚唐五代时,“如Y相似”式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格式。
3.“如Y相似”式的演变机制是汉语原有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功能决定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佛经传播对我国语言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无著道忠禅语考释集录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1YJA740089];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北山录》校注”, 项目批准号[1279];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祖堂集》语言问题研究”, 项目批准号[10HQYY03]。)
注释:
①本文仅统计以“相似”为助词的语例。
②引文《敦》代表《敦煌变文集》,《祖》代表《祖堂集》,其他
文献不一一标出篇名。
③张美兰:《〈祖堂集〉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图书馆,2003年
10月版,第101页。
④见《祖堂集》498页,文中“如”原为“知”,注解疑为
“如”字之譌,这里按注解理解。
⑤本文为笔者博士论文《<祖堂集>框架句研究》中的一章,结论
基本上没有修改。
参考文献:
[1]江蓝生.从语言渗透看汉语比拟式的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1999,(4):169-198.
[2]李思明.晚唐以来的比拟助词体系[J].语言研究,1998,
(2):131-138.
[3]魏培泉.中古汉语时期汉文佛典的比拟式[J].台大文史哲学报,
2009,(5):29-53.
[4]Alice C. Harris ,Lyle Campbell.Historical Syntax in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M].Cambridge:University of Cambridge,1995:389.
[5]陈昌来,杨丹毅.介词框架“对/对于……来说/而言”的形成
和语法化机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83-89.
(祁从舵 浙江宁波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