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云
目前,有两股雄劲的资金力量正在西部涌动,共同汇聚在这片被看好的国内最佳投资热土,一股源自本地区,另一股则来自东部或海外。投资项目多为基础产业,其中煤化工、氯碱化工等成为诸多资金追逐的投资目标。然而,面对来势凶猛的投资涌动,一些有识之士难免生出些许忧虑和担心来。因为化工项目多为耗水和排放大户,如此高密度高强度地大兴化工产业,真为当地将来的环境承载能力捏一把汗。
笔者也认为,西部地区投资“双高”产业,不能仅仅看到这里的资源、电力、人力成本等优势,还要预见到产业会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决不能患上GDP饥渴症,不论什么项目,不论污染状况,不论市场因素,一律欣然“笑纳”。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给子孙后代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西部地区在遴选投资项目时,理应科技把关、绿色过滤,留下清洁和精华,婉拒落后与污染。
首先是非高科技含量项目不接纳。企业面对的永远是市场,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要落实到产品上,而产品在市场打拼胜败与否最终凭借的是科技含量。因此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即使是上马传统基础化工项目,如果不具备当今最为先进的技术工艺或装备,同样不能接纳。
其次是非清洁项目不接纳。在东部许多地区,由于环境约束力不断加大,一些污染项目急欲转移搬迁至西部。这里不排除有些输出项目在转移的同时能做到产业升级,但也不能否定有相当多的项目是带着赚一把就撤的心态进行搬迁的,利用的就是当地如饥似渴的引资需求。这种美其名曰跨地域的合作,既能帮其甩掉包袱,又能通过投资获取一杯羹。因此,西部地区面对这样的搬迁污染项目,一定要进行绿色过滤,否则,哪怕对方白送装置,也要拒之门外。
再次是制度保障要跟紧跟实。建设项目配套的环保设施是最为重要的保障措施,一定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决不能重项目而轻环保。西部地区的环保执法部门要勇于担当起历史与人民赋予的重任,无畏权贵,敢于犯颜直谏,针对不能满足“三同时”的项目,坚决不发“通行证”。
综上所述,开发与投资热使西部充满机遇,也充满风险。引导与处置恰当,这里就是一片沃土,相反就可能变为一方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