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运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比较分析了汉语“约束”与日语“約束”这一同形异义词中所对应的语素及词,同时也证实了这一中日同形异义词有本质区别,从而使日语习得者更加认识到区别对待中日同形异义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同形异义词 比较研究 “约束” “約束”
汉字的历史悠久,除我国的学者外,不少外国学者也对汉字的研究情有独钟。日本的汉语教育家藤堂明保(1981)指出:昔,伏羲氏が、易の八卦を画したのが,繩文字の起こりであるし,また蒼頡が天下万象の姿をとらえ画いたのが、漢字の起こりである。[1]很显然,藤堂明保的这种说法是典型的汉字起源之“八卦说”。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均使用汉字。中国的汉字词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而日本独创的汉字词主要是在近代明治维新之后才传到中国的。中日文化交流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随着语言的交流与传播,汉语和日语的词汇中出现了很多同形词。
关于中日同形词的界定,目前虽尚未取得共识,但一般的观点认为,不考虑繁体字与简体字的因素,由两个字的汉字所组成,且具有相同字型的汉字词则被称为中日同形词。由于此类词在中日语言中均被使用,因此相互之间存在着借用关系。若按照中日同形词词意是否相同的标准进行划分,可大略分为三类,即: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同形类义词。
众所周知,汉语和日语的汉字词汇中存在着很多同形词汇。而这些同形词汇中各类型词汇所占的比例却完全不同。吴春燕(2009)将《新编日语》(1~4册)中出现的中日同形词词条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所统计出的1229个同形词条中,同形异义词仅占7.97%。由此可见,中日同形异义词汇所占比例非常少。由于其数量之少,学习者很容易忽视它的重要性和难区别性。
汉语的“约束”和日语的“約束”便是一对同形异义词。日语的“約束”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汉语繁体字的“約束”。但作为现代用语,它们在两种语言中各自所表示的含义却大相径庭。汉语的“约束”有时作为学术专业词被广泛应用在医学、物理学、力学、应用伦理学、法学等学科领域。而作为一般常用词的“约束”在汉语和日语中究竟有怎样的不同呢?
语言学认为,词是由语素组成的。因此,词与语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换言之,语素的含义问题解决了,词的含义问题就容易理解了。笔者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查找汉语及日语相关的权威字典,并统计汉语“约”和日语“約”、汉语“束”(以下简称“束1”)与日语“束”(以下简称“束2”)、汉语“约束”与日语“約束”的含义,之后将它们进行比较研究。从而观察分析两种语言中各语素及词之间所对应与不对应的含义。
一、“约”①与“約”之语素比较
《说文解字》中“约”的语源是形声字,“糸(mì)”表义,“勺”表音。对于“约”,笔者通过比较汉语《辞海》及日语《広辞苑》后,其含义可概括为:①缠束、环束;②绳子;③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守的条约。如要约、契约、盟约;④邀请;⑤阻止;⑥紧缩、节俭;⑦简要;⑧大略。如约计、大约;⑨隐微;⑩屈曲;k备办车驾等。
相反,对于“約”,其含义可概括为:①つづめること。つづめ。省略。(要~、集~);②ひかえめにすること;③とりきめをすること。ちかうこと。ちぎり;④ある数で割ること;⑤約音の略;⑥あらまし。およそ。ほぼ。
“约”的古语用法无需与其他汉字组词,单个字便能表示所有的含义。而“約”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一般需与固定的词组搭配在一起使用才能表示出它的含义。例如“約”常搭配的日语词组有“節約、約束、約分”等等。
此外,“約”除“ある数で割ること”“約音の略”含义之外,其他含义均可在“约”中找到对应项。然而这并不能认为日语“約”有不同于汉语“约”的意思。在《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中,对于“约”有一条释义可以表示为数学上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例:约分、约数)。这与“ある数で割ること”的意义相同。而“約”的“約音の略”这一含义中所指的约音,是指日语中常见的一种音韵变化现象,经常简称为“約”。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释义与“約束”一词的构词无关联,因此就不对其做赘述。
笔者参考了古汉语词典后发现,汉语“约”作为古代汉字,还有“约定、约会,掠、拂过,笼罩”等释义。[2]相反,其他大型日语字典中对于“約”无不同的释义。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古语用法中,还是现代语用法中,汉语“约”均被广泛使用,而日语“約”的含义基本上在汉语中均有对应项。
二、“束1”与“束2”之语素比较
“束,縳也。従口、木。”[3]对于“束1”的释义一般有:①捆、系;②计量成束物的单位;③约制,管束。如束身自爱;④事之结末收梢。如结束、收束;⑤姓(西晋时有束皙)等。而“束2”的训读及音读共有3个读音,即“たば”、“つか”、“そく”。1.当读作“たば”时表示“束ねたものを数える語”。2.读作“つか”时表示:①握った時の四本の指の幅ほどの長さ;②束ねた数の単位;③短い垂直の材;④(製本用語)紙を束ねたものの厚み。3.读作“そく”时,可表示为:①たばねること。まとめること;②つかねたものを数えるのに用いる語;③矢の長さの単位。親指以外の指四本の幅;④蟇目の矢二〇本の称;⑤(江戸時代の隠語)一、十、百などを示すのに用いた。除此之外,在《新明解国語辞典》中,“そく”还有“字音語の造語成分”这一用法。
“束1”和“束2”均可表示“约束、管束”以及“作为计量成束物的单位”这两种含义。同时它们又分别有其他的用法。例如“束1”还可以释义为“捆、系”,并作为动词来使用。“束2”虽也有表示“捆、把”等的用法,但它是作为名词来使用的。两者在词性上是不同的。再有,“束2”可以表示除束物之外其他的计量单位及特殊隐语的同时,也可作为字音语的构词成分来使用,这些用法在“束1”中均无对应的内容。总而言之,“束1”和“束2”有相同含义的同时又分别有各自的其他含义。
三、“约束”与“約束”之词比较
汉语中的“约束”是与“放纵”相对的。概括起来它有这几种释义:①控制、管束;②对物体位置及其运动条件所加的限制。例如书本受到桌面的约束而不掉到地上。轮子受到轴承的约束而在一定位置上转动。钢体上各质点的运动受到任意两质点距离不变的条件限制等。作为一般常用词,现代汉语中“约束”经常表示为限制使不越出范围。此外,“约束”在古语用法中有表示“信约、盟约”的意思。
关于“約束”,《広辞苑》中的释义为:①くくりたばねること。②ある物事について将来にわたってとりきめること。契約、約定。③種々のとりきめ。規定。④“約束事”に同じ。此外,《新明解国語辞典》认为“約”和“束2”都表示“ちかう、ちぎる”的含义。“約束”作为动词,既能表示“近い将来、必ずそうするということを相手方に伝え、了解を得る(相互に取り決める)こと。また、その内容。”但这种用法不能用于表达不好的内容。还可表示“関係者の間にあらかじめ了解が成立していたり、不文律があったりして、その事柄が暗黙のうちに認められていること。”“約束”作为名词,表示“その組織 構成の維持や正常な運営の上で必要欠くべからざる内規。”即汉语中所说的某组织或机构内部的规定、规则。
综上所述,“约束”与“約束”分别有各自的用法,且没有相互对应的内容。它们的释义完全不同,不可混淆。现将“约束”与“約束”的释义整理成表,如下表所示:
从上述分析来看,虽然构成“约束”与“約束”的各语素之间有着共通的含义,但由它们所构成的词之间无任何共通之处,即“约束”与“約束”的书写形式虽然相同,但它们的含义却没有什么联系。可见,各语言中词汇的含义是与该国家的文化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也正因如此,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讲,由于受到汉语母语的干扰,在认知同形异义词时很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现象,从而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扰。例如汉语中的“床”和日语中的“床(日语中一般读为‘ゆか)”这一同形异义词。现代汉语中的“床”是指供人睡卧的家具;而日语中的“床”则一般指家中的地板。像这种外形相同但含义完全不一样的词,在日常学习和运用中很容易成为错用、误用的对象。
许多中国人在学习日语时较容易忽视在不同语言体系下的词汇体系是不同的,且不同词汇体系下的词也是各呈异态这一现象。他们总是习惯于在汉语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去学习、思考日语词汇。但中日语言词汇间很少存在有一对一可等值对换使用的情况。中日同形语的滥用在日语学习者中已司空见惯。因误用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值得人深刻反思。我们必须重视区分中日同形词,排除母语的干扰,从其本质意义上学习、掌握词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二语习得的方法与技巧。
内容注释:
①“约”在汉语中是个多音字。笔者只研究其读“yu”时的意义。
引用注释:
[1]藤堂明保.漢字語源辞典·序説.东京:株式会社學燈社,1981:
13.
[2]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徐伟建.上古漢语词典[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藤堂明保.漢字語源辭典[M].東京:株式會社學燈社,1981.
[2]沈宇澄.现代日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3]佐藤芳之.日汉同形同义词研究[D].北京大学中文系,2010.
[4]吴春燕.中日同形词的比较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3).
[5]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6]広辞苑(第六版)[Z].東京:株式会社岩波書店,2008.
[7]古今汉语词典(大字本)[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新明解国語辞典(第5版)[Z].東京:株式会社三省堂,2005.
[9]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0]古汉语常用词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06.
[11]刘富华,孙炜.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王静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315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