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队伍建设

2013-04-29 13:15:54黄岑智
课程教育研究 2013年2期
关键词: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新课程

黄岑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已经开始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次进行的课程改革,以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管理与评价等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也应该认识到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成为了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并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89-01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素质要求

(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在教学的过程中,无一不体现出教师的基本素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所谓教人先正己,一个教师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他的一举一动、每一个细节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而教师这个职业也是一种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培养素质、以教师和学生间的相互影响来实现育人的。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虽然在课堂上,但是教师在课堂之外的言行举止都能够真实的体现出其品德、素质、学识,这些细节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联系。新课程下教师更应该主动加强自身建设,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要认识到教师的人格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它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一本教科书也代替不了的。

(二)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

新课程下提出的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为最终目标的教育形式。为了更好的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教师必须对教学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反思,以素质教育作为基础,积极更新教学观念,打破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朝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具备素质教育观念,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树立互动式、形象化、案例型、系统化等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尽量避免片面简单的认识素质教育概念和教学观念创新工作,能够认识到学校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全面发展、个性创新的综合型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的接班人。

(三)要具备较强的教研能力

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处在教书育人一线的教师来说,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更要加强进行教研工作,把自己的文化知识和教育实际相结合,不断的进行自我充电,以更好的适应新形势下教学工作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让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育事业同步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自身,要求加强教学研究工作,不仅能够充分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水平,还能够让教师队伍整体增值,推动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师队伍建设

(一)要建立教师质量评估系统

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必然要求学校对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进行评估,从各个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通过评估,学校可以更多的掌握实际教学活动的情况并进行分析,为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建立教师质量评估系统,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可以掌握大量真实信息并对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充分的了解。对教师进校全面评价,对教学工作作出科学的分析,能够更加准确的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作出判断,在这个基础上可以更好对教学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促进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从而推动教学工作稳步前进。

(二)要大力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学校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课改、教改、考评改革等,要妥善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学校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创建学习型校园的观念,帮助教师成长,找准教学和学习、科研之间的相互关联,让教师的才能得到完全的发挥,努力为教师创造学习教研机会,创建教研平台和学习培训原地,促进教师直接进行交流研究,让教师能够通过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以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教研平台的构建,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教学方法、沟通教学心得、学习教学技巧的平台,这样学校就能够更好的对教学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去,还能够让教师之间进行研究交流,提高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要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方法

最后,新课程要求教学工作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第一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给学生,从而让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够得到发挥,归根结底需要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应该扮演导演的角色,把教学工作看成是一门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对一门课程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人格魅力,该堂课是否能够达到完美的教学效果,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当好“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把自己看成课堂的主宰者,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质疑,说出他们的看法,无论学生的提问是否正确,教师都要给予一定的肯定。

三、结语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自身职业的性质,教师是在不断积累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中发展的职业。尤其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只有积极转变观念,以学校的发展目标凝聚人,以先进的典型感染人,以和谐的环境维系人,以改革的措施激励人,才能够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的前进发展有机结合,让学生真正能够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务南,汪楠.“思政课”新课程呼唤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2(03):P15.

[2]莫志勇.教师队伍建设: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的核心课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09):P30.

猜你喜欢
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管理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校内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分析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7:05:16
教师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根本保障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浅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目前的状况成因及策略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15:37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9:04:45
新时期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6期)2016-03-11 08:19:42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