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温岭方言中的俗语往往指的是谚语。温岭方言俗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研究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鲜活语料。
关键词:词汇 温岭俗语 民间文化心理
俗语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在日常生活中口耳相传,带有浓厚方言色彩的表达形式,包含谚语、歇后语、惯用语等。温岭方言俗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本文从俗语的定义、地方民间文化心理两方面对温岭俗语加以探析,以探求温岭俗语的一些基本特点。
一、俗语的定义
对于俗语的定义,众说纷纭。“俗语”始于刘向《说苑·贵德》,“俗语云:‘画地作狱,议不可入;刻木为吏,期不可对。此皆疾吏之风,悲痛之辞也”。温端政(2005)认为俗语是“汉语词汇学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并把俗语的范围规定为包括谚语、歇后语和惯用语。韩厥林把汉语熟语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即“成语、典故、俗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和名言等”;把俗语从熟语中单立出来。在实际运用中,人们所说的“俗语”往往就是谚语(流传于民间的简单通俗、寓意深刻、带有结尾性的语句),常见的“俗语说”“俗谓”“俗云”等一般都是“谚云”和“谚曰”的同义词。本文所谈的俗语,当然不仅仅指谚语,不过在举例阐述时以谚语为主,同时也列出少量的俚语(带有方言性的通俗的口语词)等,以求体例之全,便于审视温岭俗语的概貌。
二、从温岭俗语看民间文化心理
所谓地方民间文化心理,是指受地方民间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地方民间社会心理。作为文化心理,它是一种社会心理状态,这种状态是文化而非自然的,因而它必然具备相应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模式。不妨把文化心理界定为,它是由价值取向决定并且通过行为模式反映人的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的。由于这种心理活动与心理状态受民间文化影响,所以地方民间文化与地方文化心理具有同构效应。易言之,人们可以从地方民间文化的内涵与特色观察到地方民间文化心理特点。
温岭俗语作为地方民间语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题材广泛、内容涉及到劳动大众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笔者从众多的俗语中概括与提炼出它的主要文化倾向,并通过一些典型的俗语来表述温岭民间文化心理。
(一)兼容并蓄的农耕文化和海洋文化
季羡林先生在《长江文化研究文库》的总序中说:“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差异是南北问题,南方以长江文化为代表,北方则以黄河文化为代表。”浙江处于中国的东南部,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稻作农业区域。从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价值取向,与中原主流文化均有明显的不同之处。而温岭是浙江的一个沿海小城,既具有江南典型的农耕文化,又有异质的海洋文化色彩。这两种文化中有关动物的词汇明显受到农业环境和海洋环境的影响。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加以分析。
1.农耕文化
在温岭的俗语中包含了大量与庄稼及牲畜有关的词汇。丘陵地区湿润的气候,茂密的山林是动物生长的理想场所,肥沃的土地可以种植很多庄稼。这样的环境使得温岭俗语中的动物词汇及庄稼词汇异常丰富。如:
(1)眼鸡落进米堆里。
形容一个人运气好。
(2)黄普鳝假死。
黄普鳝即黄鳝,它在遇到危险时会装死。形容一个人狡猾,知道却装作不知道。在农村,很多人会在半夜带上手电筒和抓黄鳝的工具去田里或是河边抓黄鳝。
(3)麻袋里的菱,里戳出。
菱角是江南水乡特有的农产品,人们把成熟的菱角从河里摘了,放在麻袋里。由于菱角有着尖锐的角,会从麻袋里戳出来。这句常用来比喻吃里扒外的人。
(4)白扁豆天露丝缠在一个棚里,解不出。
天露丝就是丝瓜,它和白扁豆都是藤本植物,两种庄稼在一个棚里互相缠绕着生长,自然难以解出各自的藤蔓来。
这些词汇,可以说是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对温岭俗语影响的结果,同时也说明温岭人想象力丰富,用最简单的事实来说明比较深刻的道理。
这些俗语还透露出江南水乡特有的追求含蓄、委婉的审美倾向。千百年来,儒家文化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发育、性格成长和气质形成,也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情感表现和语言表达。“和”的精神、“中庸”的方法体现在俗语委婉、曲折、含蓄的表达方式上,表现在修辞格上,其中比喻的修辞格占优势,尤其以借喻为主。
我们对128条俗语中修辞格的使用频率进行数据统计,结果如下:
如上表所示,128条俗语共使用了10种修辞格,其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千百年来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南方人追求举止的含蓄和行为上的中庸,例如孩子从小会被家长告诫“朋友千个不多,冤家一个够了”“人怕出名猪怕壮”“吃酒量家当”等等;更追求语言表达的含蓄,推崇“留口”,不能把话说死、说绝的风格。“缸破好箍,口破难收”“过头酒好吃,过头话难讲”,就折射出了含蓄委婉的地方文化心理。温岭俗语委婉语的普遍运用与南方社会文化制度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人们的意识形态、审美心理、文化品格等。
2.海洋文化
温岭是个沿海小城,滩涂广阔,海岸线狭长。沿海人靠海吃饭,以捕鱼为业。这样的环境使得温岭方言中与海有关的俗语形象贴切,妙趣横生。
(5)弹糊钻竹滚,自寻死路。
当地人在退潮后会赤脚到海滩上抓跳鱼、螃蟹。“弹糊”即跳鱼,竹滚即竹筒。人们利用跳鱼喜欢钻洞的习性,在退潮的时候,把竹筒插入泥中,做上记号,待去收回时,就看到跳鱼倒插在竹筒里出不来。
(6)鱼生卤过酒。
海边人把一寸来长的小带鱼用盐腌制,制成风味独特的“鱼生”,用来下饭。鱼生的汁就是鱼生卤,苦而咸,和酒一起喝下去会泛酸得胃病。此句比喻自食其果。
(7)人多嘴多,烤头落镬头多。
“烤头”是很小的鱼,人们用盐把这些小鱼腌制好,晒干,做成一道风味独特的菜。由于烤头太小,几乎没肉,所以一落镬就只见很多鱼头。这里形容说话七嘴八舌,意见纷纭。
(8)墨鱼笑鲑蛄,不知道自己乌否乌。
墨鱼与鲑蛄是同类,它们体内都有乌,遇到危险时,屁股后面会喷出乌,像烟雾弹,然后趁机逃跑。这里说墨鱼嘲笑鲑蛄,说它喷乌,其实自己也是一样的。这是讽刺那些自以为是的人。
沿海地区的人们以捕鱼为业,这种特定的海洋环境与生产方式,进一步丰富了温岭的俗语。透过这些俗语,我们可以看出海洋文化对文化心理的影响。温岭是个沿海小城,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很大。当地人的心态开放、自由、随意,更追求创新求异、幽默戏谑。
温岭俗语修辞格的运用包括:比喻、对偶、夸张、对比、借代、比拟、重复、顶针、双关等。其中最常用的是比喻、对偶、夸张,有的俗语还兼用多种修辞格。温岭俗语运用多种辞格来增强表现力,如“勿讲早迟,只要落时”(对偶),“白露汤,汤了个精打光”(顶针),“宁添一斗,莫添一口”(对偶、对比),“老倌吃硬饭,咬(要)不得”(双关),“懒人担重担,一日担到晏”(夸张),“水浇鸭脊背”(比喻),“墨鱼笑鲑蛄,不知道自己乌否乌”(比拟),“老糊狲”(借代)。
另外,温岭俗语中有大量关于生殖器官等不雅的词。体现了沿海人们自由开放、幽默戏谑的心态。例如:
(9)赤卵鸡,代鸭愁
(10)人搓人,搓不动;匹挫人,滴松松
(11)拉嘘不耸腰
例(9)中的“卵”是指男性的生殖器官,小男孩穿开裆裤,就称为“赤卵”。“赤卵鸡”引申为没羽毛的鸡。落羽毛的鸡却担心鸭受冻,比喻当愁不愁,怀不必要之担忧。例(10)匹是指女性的生殖器官,以匹来代指女人;“挫人”是派遣人的意思。这句话讲的是,男人有求于人,别人往往不乐意帮忙,而女人麻烦男人,男人们很乐意帮忙。例(11)“拉嘘”即“撒尿”,这句话与普通话俗语中“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意思相似,但是在温岭俗语中表达得更直白。俗语中这种直白的表达体现了劳动大众幽默戏谑心态,更体现了温岭人自由开放,不拘小节的心理特征。
(二)勤劳谋生的劳动观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对于劳动大众来说,重要的莫过于劳动谋生。在温岭,勤劳致富的观念根深蒂固,对他们而言,时间就是金钱。可以看到温岭做生意的人,开店营业很早,早上四五点,很多店面已经开门做生意了。而那些“讨小海”的,往往凌晨一两点钟下海捕鱼,俗语“赶潮落水。”就是对他们生活的写照,也指争分夺秒。而俗语“三日打鱼,四日晒网。”就是讽刺那些因为偷懒而一无所得的人。温岭人喜欢勤劳踏实的人,家长给女子找对象,摆在首位的条件就是这个小伙子是不是能吃苦。如果不是,外表再俊,也会被人说成:“蛎灰方糕,好看勿能吃。”形容一个人好吃懒做,就有俗语:“三月泥鱼,流滞拔肠。”(泥鱼三月放了子,体形消瘦皮肉松弛,动也懒得动,碰一下,也只缩一下。)值得玩味的是,俗语还以拟人手法表达劳动大众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对劳动经验的重视。“先落冬雪后落霜,一个麦头两人抗。”“清明头夜雨,秧烂麦死。”农令时节,劳动大众要辛勤劳作,还要和自然灾害抗争,勤劳是他们的生存之道。
(三)发人深思的陋习
每个地方的民间心理都有其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温岭也不例外。俗语“外甥皇帝,娘舅狗屁”是说舅舅比外甥的地位高,但是外甥的言语却比舅舅的重要,人们对外甥反而言听计从,显示出对小辈的溺爱,且不够尊重长辈。而俗语“小猢狲”是指小孩子调皮捣蛋,长辈半恼半怒地责骂,说是责骂,却透露出浓浓的爱。听起来,亲切之情多于责备。相反的“老猢狲”则是对老年人的不尊重,多见于农村,媳妇与公婆吵架时对公婆的称呼。这与劳动大众对劳动力的迫切需求有关,无论是农业还是渔业都需要劳动力。在地里干农活与下海捕鱼主要靠青壮年,家里的小孩子是这个家的未来和希望,就特别受疼爱。而老人,吃穿全仰仗小一辈的提供,缺少劳动大众的重视。俗语“竹竿头的鸭子”,“鸭子”即“鸭蛋”但是在这里引申为家里的独子,把儿子当做用竹竿顶着的鸭蛋,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条俗语从侧面反映出了温岭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温岭也是很普遍的。一方面是出于养儿防老,温岭的养老主要是靠儿子承担的,儿子多,父母的生活水平就相对会好一些。另一方面是出于“女儿是赔钱货”的想法。
三、结语
温岭是个海滨小镇,依山傍海,决定了温岭人的生活方式依赖于农业和渔业。这使得俗语也体现着两种不同的风格。俗语意蕴丰富,其丰富的内容、广泛的题材,涵盖了劳动大众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动地体现了温岭劳动大众的生活场景与民间文化心理。
参考文献:
[1]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3.
[2]吴子慧.从越地谚语、俗语看地方民间文化心理[J].浙江学刊,
2006,(4):113~115.
[3]谭志满.土家语俗语的特征及文化意蕴[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17.
[4]钱伟.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0,
(2):146~150.
[5]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0.
[6]魏爽.汉语俗语修辞探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
[7]张岚.熟语的修辞功能探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
(3):82~83.
(黄海秀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